《死水》教案
〔教學目標〕
壹、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了解現代詩歌的壹般特點,把握《死水》的思想感情和內涵。
二、領會《死水》“反諷”“象征”的手法。
三、鑒賞詩歌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
四、誦讀指導貫穿全詩教學,培養學生朗讀詩歌的興趣和能力。
〔難點、重點分析〕
壹、“死水”象征什麽?
《死水》壹詩,從創作、發表到結集出版,隨時、地不同,壹般有三種看法。
第壹種看法:從《死水》的創作時間看,“死水”是美國社會的象征。
第二種看法:從《死水》的發表時間看,“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
第三種看法:從《死水》詩集出版時間看,“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國現實。
二、如何理解詩中的“翡翠”“桃花”“羅綺”“雲霞”等形象構思的作用?
分析:詩人營造了壹種反諷的氛圍,揭露、批判醜惡和骯臟。詩人選用“翡翠”“桃花”“羅綺”“雲霞”等華麗詞語描寫壹溝死水,將醜惡寫得很美。美與醜交織反差,造成新穎獨特的表達效果。醜越寫得美,越引起反感,使讀者去反思詩人要表達的真實感情,增加了促人思考的魅力。
〔教學安排〕
壹課時。
〔教學過程〕
壹、導入,作者簡介。
聞壹多(1899—1946),原名聞家驊。湖北浠水人。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學者和民主戰士。幼年愛好古典詩詞和美術。1913年考入清華學校,1922年畢業後赴美留學,研習繪畫、文學。1923年出版詩集《紅燭》。1925年回國,歷任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武漢大學、青島大學、清華大學等校教授。1928年出版第二部詩集《死水》。1946年7月15日被國民黨特務殺害,用自己的鮮血譜寫了愛國主義的不朽詩篇。聞壹多的詩歌表現了對帝國主義和反動軍閥的痛恨,抒寫了對祖國和人民命運的深切關註,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在藝術上,聞壹多的詩歌想象奇特,結構整飭,形式整齊,音節和諧,具有較高的藝術成就。
二、初讀《死水》,整體感知。
引導題(只思考,不必回答):
1 說說讀這首詩時,妳的感受是什麽。
2 說說讀這首詩想到了哪些畫面。
3 妳覺得作者意在表現什麽樣的情感?
以上問題,學生們依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不難感受。
(讓學生在反復吟誦作品的基礎上,把握詩作的大意)
全詩5節。
第1節,總寫這溝凝滯的死水。風吹不動,腐爛呆滯,沒有壹點兒活力和生氣,已是它的特征。爽性讓它徹底爛掉,使醜惡更加昭彰。
第2節,直承第1詩節的3、4句,主要從色彩、光澤上靜態地描寫死水的骯臟和汙濁。
這4句類似反語,“翡翠”“桃花”“羅綺”“雲霞”看成是正面寫死水的美。
第3節,從動態上描寫了死水的腐爛變質。黴爛的死水“飄滿了珍珠似的白沫”,那些腐臭的產物——“水珠”們如魚得水,發出洋洋自得的“笑聲”,與那些借機生事的“花蚊”臭味相投,***享這“壹溝綠酒”。
第4節,以動襯靜,寫出死水的沈寂。詩人以“青蛙”的歌聲,有力地突出死水的沈寂,仿佛空山聞鳥語般以動顯靜。
第5節,總之,詩人圍繞死水的呆滯、骯臟和黴爛,創造出壹系列醜惡的意象,將痛恨的感情隱藏在“反諷”的背後。
三、二讀《死水》,探究意象意義,體會詩人的感情,分析詩歌“三美”。
討論:妳覺得如何朗讀才能表現詩人的情感,說說理由。
明確:體味意象的情感、重音、節奏。
(壹)分析意象特點,探究形象意義。
引導題:
1 死水的“絕望”表現在哪裏?
(學生可以根據詩中壹些具體的意象來談,言之成理即可)
詩人是這樣描寫死水的外表的:壹池的“綠酒”,上面有綠的“翡翠”、紅的“桃花”、閃光的“羅綺”和燦爛的“雲霞”,還“飄滿了珍珠”,又有“歌聲”。詩人又是這樣揭示死水的內裏的:裏面有的是“破銅爛鐵”和“剩菜殘羹”,這些汙穢的東西在這裏黴爛、發酵;那“翡翠”便是破銅之綠,“桃花”是爛鐵之銹,“羅綺”是油膩的光,“雲霞”是黴菌,“綠酒”是壹溝臭水,“珍珠”是臭水上的泡沫。可見,死水的“華美”,處處是汙穢和垃圾的黴變,這些意象的***同特征就是絕望、無生氣。
2 如何表現這種“絕望”的?(手法分析)
分析:詩人營造了壹種反諷的氛圍,揭露、批判醜惡和骯臟。詩人選用“翡翠”“桃花”“羅綺”“雲霞”等華麗詞語描寫這溝死水,將醜惡寫得很美。美與醜交織反差,造成新穎獨特的表達效果。醜越寫得美,越引起反感,使讀者去反思詩人要表達的真實感情,增加了引人思考的魅力。
3 探究形象意義。
形象大於思想,詩尤其如此。意象是詩人創造想象的產物,怎樣體會詩中的意象,取決於吟誦者的再造想象。壹個人所處的時代、所站的立場、所經歷的生活以及所具有的思想傾向等,都會影響其審美趣味。妳認為死水象征什麽呢?
(怎樣理解“死水”這壹意象的寓意,不要強求統壹。可以具體到壹條臭水溝,也可以抽象到物極必反的哲理。象征的是北洋軍閥黑暗統治時期,抑或國民黨反動統治時期的中國,還是表面極其繁榮的美國,甚至是整個世界,應由學生去聯想,允許他們見仁見智。讓學生在吟誦中把握詩中的意象,再造想象,創造出各自心中的詩的意境。從而體味詩人經過運思而構成的寓意深刻的有象征意義的形象。)
投影:
象征意義的三種看法:
第壹種看法:從《死水》的創作時間看,“死水”是美國社會的象征。
此詩的後面,署有創作時間:“1925年4月”。這是在美國芝加哥留學的聞壹多先生準備提前回國的前夕。留美期間聞先生的情緒,有兩個突出的方面:壹是由於他在美國身受種族歧視之苦,對美國社會那種在繁華掩蓋下的腐朽與罪惡感到憤怒與厭惡;壹是對自己的祖國的無限熱愛與思念。在這種情緒支配下,他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反帝激情的詩篇,如《孤雁》《太陽嶺》《憶菊》等。這種愛國反帝的激情,更集中地表現在他回國前夕所寫的《洗衣歌》《七子之歌》《醒呀》《死水》等詩中,如詩人所說,這些詩是“歷年旅外因受盡帝國主義的閑氣而喊出的不平的呼聲”。華美外表的下面是汙穢和罪惡。這樣的“死水”,不正是美國社會最真實的寫照嗎?
第二種看法:從《死水》的發表時間看,“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
1926年3月18日,就是魯迅說的“民國以來的最黑暗的壹天”,段祺瑞北洋政府血腥屠殺請願的愛國學生,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三壹八”慘案。聞壹多先生懷著滿腔義憤,聲援學生的愛國鬥爭。他選擇此時發表《死水》,正是用以表達自己對北洋政府的深惡痛絕:這個北洋政府已是“壹溝絕望的死水”,“這裏斷不是美的所在”,那就讓它見鬼去吧;“不如讓給醜惡來開墾”。態度是這樣的決絕、激烈!
第三種看法:從《死水》詩集出版時間看,“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國現實。
1927年,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了。聞壹多先生對於祖國的美好希望破滅了。他結束了詩人的生涯走進了學者的書屋。1928年,他編成他自己的第二部詩集,取名“死水”出版,作為向詩壇的告別。他親自為詩集設計了封面與封底,采用的是通盤的黑紙,只有封面的上方貼有小小的金色簽條,寫著書名與作者。整個封面封底散發著憂郁、沈悶的氣息。人們看到這以“死水”命名的黑色詩集,心中就會浮起“這是壹溝絕望的死水”的詩句。這個時候,《死水》壹詩和《死水》這壹書,又有了另外壹層寓意了。到這時候,在聞壹多先生心目中,“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國現實,表達了詩人對這種現實激憤而又失望的情緒,也表現了他與反動統治者不合作的態度。
小結:本詩通過對“死水”這壹具有象征意義的意象的多角度、多層面的譜寫,揭露和諷刺了腐敗不堪的社會,表達了詩人對醜惡現實的絕望、憤慨和深沈的愛國主義感情。
(二)確立重音、語調、語氣。(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朗讀詩歌,並說說這樣讀的理由)
示例1:
這是壹溝絕望的死水,
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
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
爽性潑妳的剩菜殘羹。
(“絕望”“半點”要重讀,強調詩人的主觀感受,也寫出了汙穢、滯塞、完全喪失了生命力、無可救藥的特點,任憑清風吹過也毫無生氣。這裏的“清風”的象征意義也不難理解;“不如”“爽性”正是詩人憂憤的心情的寫照,要讀出決絕的語氣。)
示例2:
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
鐵罐上繡出幾瓣桃花;
再讓油膩織壹層羅綺,
黴菌給他蒸出些雲霞。
(“也許”是壹個假想,可以有壹個心理停頓。“綠成”“繡出”等動態的詞語要強調,這裏運用了“反諷”的手法,語調要用曲折調,讀出諷刺的語氣。)
示例3:
那麽壹溝絕望的死水,
也就誇得上幾分鮮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
(“那麽”指代上文,要強調。其他處理同“示例2”。)
示例4:
這是壹溝絕望的死水,
這裏斷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讓給醜惡來開墾,
看他造出個什麽世界。
(詩人在前4節冷嘲熱諷的基礎上,忍不住內心的激憤,揭露了“死水”的真面目。詩人看透這溝死水毫無希望,惟有創造壹個新世界,才能找到“美的所在”。“這是壹溝絕望的死水”句,不是簡單的重復,與第1節相比,要讀出情緒的變化,語氣要更加肯定。“斷不是”應重讀,“不如讓給醜惡來開墾,看他造出個什麽世界”中“醜惡”究竟怎麽理解,幾十年來看法不壹。朱自清先生在給《聞壹多全集》寫的序言中引了這四句,他認為“這不是‘惡之花’的贊頌,而是索性讓‘醜惡’惡貫滿盈,‘絕望’裏才有希望”。臧克家不同意這壹說法,認為“應該把‘醜惡’意會為黑暗現實的反面,也就是理解為革命”。“醜惡”究竟作何解,應允許學生從作品的實際出發,見仁見智。)
以上的處理要在師生、學生之間讀讀議議中完成,使學生在讀中加深理解,朗讀中表現理解。對壹些“點”的理解、鑒賞可以穿插其中。
(三)三讀《死水》,分析句式上的特點,體味“三美”——音樂的美、繪畫的美、建築的美。
1 確立朗讀停頓,體味節奏特點。
這是/壹溝/絕望的/死水,2232
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2322
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2322
爽性/潑妳的/剩菜/殘羹。2322
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2232
鐵罐上/繡出/幾瓣/桃花。3222
再讓/油膩/織壹層/羅綺,2232
黴菌/給他/蒸出些/雲霞。2232
讓死水/酵成/壹溝/綠酒,3222
飄滿了/珍珠/似的/白沫;3222
小珠們/笑聲/變成/大珠,3222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2322
那麽/壹溝/絕望的/死水,2232
也就/誇得上/幾分/鮮明。2322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2232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2232
這是/壹溝/絕望的/死水,2232
這裏/斷不是/美的/所在,2322
不如/讓給/醜惡來/開墾,2232
看他/造出個/什麽/世界。2322
小結:《死水》是新格律詩的代表作之壹。從形式看,全詩五節,每節四句,每句九字,排列非常整齊,內部又有變化,結尾雙音節收尾;從韻律看,二四句為腳韻,每節有所變換,讀起來十分和諧。每行詩又以四音節為主。由於內在節奏的高度和諧壹致,加上嚴格的雙行押韻、每節壹韻的音響效果,使全詩的節奏十分鮮明。從這個角度上說,體現了音樂之美。
2 分析“建築美、繪畫美”。(學生可以理解到句式整齊、全詩遣詞造句多繪聲繪色即可)
四、四讀《死水》,體味詩人情感。(形式可以多樣,如分組讀、男女分讀、指名朗讀)
五、小結。
六、作業:讀下面幾首詩,就聞壹多先生詩歌中意象、思想感情、表現手法,任選角度,寫壹篇500字左右的賞析文章。
---------------------------
《死水》教案2
壹、教學目標
1、 體味本詩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提高學生現代詩歌閱讀鑒賞的能力。
2、體會詩歌中“以醜為美”的藝術手法。
3、反復誦讀,理解“死水” 這壹意象的寓意。
4、學習詩人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二、教學重點
1、誦讀來感知《死水》的“三美”;
2、揣摩詩中的愛國之情。
三、教學準備
1、讓學生熟悉了中國現代格律派詩的“三美”詩歌理論主張。
2、學生預先讀讀聞壹多的詩歌:《色彩》《紅燭》《太陽吟》《憶菊》《發現》《壹句話》《靜夜》。
四、教學過程
1、請同學們把自己知道的有關聞壹多的情況和大家交流交流,並且說說自己是通過什麽途徑獲知的。
2、播放《七子之歌》,同學欣賞這首優美的歌曲。
1)導入:聞壹多先生雖然離行我們半個多世紀,但是他還活著,他活在他的詩歌裏,活在歷史書中,活在優美的歌聲中,活在我的心中,也活在妳們的心中,他永遠活在我們中國人的心中。今天,我們學習他的詩歌,是對他的壹種紀念。我們不僅要學習他精湛的詩歌藝術,更要學習他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懷。
2)學生集體朗讀《憶菊》最後三節,教師朗讀《死水》。
A、讓學生談談前者與《死水》在詩歌形式和感情色彩上有何異同。二者情感色彩差異極大,前者感情高亢奔放,是在熱情謳歌,後者低沈,充滿憎恨之情。
B、探討“聞壹多為什麽有這麽大的變化”。從聞壹多的經歷和當時的歷史背景中思考。
3、教師介紹聞壹多寫《死水》前的經歷:聞壹多1922年留學美圍,在異國他鄉受到民族歧視,於是更加魂牽夢繞著自己的祖國。剛才同學們讀的《憶菊》就是他這時期的詩篇。聞壹多在壹個發達國家生活了三年。1925年他歸心似箭,於是他壹踏上祖國的土地,目睹當時國內的情形——可以說滿目瘡痍,貧窮落後,混亂不堪,就像《贊美》裏描述的那樣,再與當時的美國壹比,心裏產生了巨大的落差!我們讀讀他的詩《發現》就知道了。指定壹個男生讀《發現》,然然讓同學們體會壹下當時聞壹多的心情。聞壹多當時的心情是失望、痛苦、悲哀,就好像壹腔熱血時突然被劈頭澆了壹身冷水。正是在這種情籠罩下,他看到壹個又臭又臟的死水溝,於是靈感迸發,《死水》誕生了。
4、學生自由朗讀《死水》壹遍,然後聽錄音朗讀帶。討論這首詩的朗讀問題,然後再安排壹個學生朗讀。總結:朗讀好這首詩,還需要具體深入地分析。
5、自由閱讀,分析全詩,填寫下表。
詩 節 “死水”
具體情形及特點 詩中
體現情感色彩的短語 對立兩極
情感 “死水”
象征意蘊
第壹節,總寫這溝凝滯的死水。風吹不動,腐爛呆滯,沒有壹點活力和生氣。
第二節,主要從色彩、光澤上靜態地描寫死水的骯臟和汙濁。這四句類似反語。“翡翠”“桃花”“羅綺”“雲霞”看成是正面寫死水的美。
第三節,從動態上描寫了死水的腐爛變質。
第四節,以動襯靜,寫出死水的沈寂。
第五節,總寫詩人圍繞死水的呆滯、骯臟和黴爛創造出壹系列醜惡的意象,將痛恨的感情隱藏在“反諷”的背後。
1)先獨立完成,然後小組交流,最後小組代表在班級交流。
2)提醒學生:將詩中華麗的詞語與流露作者感情的短語聯系起來,有什麽發現?
體會:作者將“死水”描寫得愈美,表達的厭惡和絕望之情愈強。這是反諷的藝術手法。
3)交流、探討這首詩的象征意蘊。
6、結合讀詩理解,學生再朗讀壹遍《死水》。
1)思考問題:“如果聞壹多順著這個思想感情往下發展,他還能成為民主戰士麽?但事實是聞壹多最終成了名彪炳史冊的民主戰士。怎樣來理解呢?”
2)探討《死水》思想情感對立兩極的另壹極。
思考、討論、認識:絕望包含著希望——對嶄新、美好的祖國的希望;否定醜惡的現實就是追求美好的未來;極度憎恨腐朽的當時社會正是熱愛祖國的強烈表現!聞壹多先生的內心並非就是壹溝絕望的死水,死水裏有活火。
3)讀讀聞壹多在1943年11月寫給臧克家的壹封信:“我只是覺得自己是座沒有爆發的火山,火燒得我痛,卻始終沒有能力炸開那禁錮我的地殼,放射出光和熱來。只有少數人跟我很久的朋友才知道我有火,並且就在《死水》裏感覺出我的火來。”
提問:“如果說創作《死水》時,聞壹多就像壹座沒有爆發的火山,那麽什麽時候他這座火山爆發了呢?是什麽給了他巨大的生命爆發力?”
聯系當時抗日戰爭後期國統區如火如荼的民主鬥爭情景、聞壹多最後壹次講演的情景,感受作者的愛國主義情感。
4)要求同學們帶著這些理解再來讀壹讀《死水》,讀出死水中的絕望之情,同時也讀出死水中的火來;讀出極度的憎惡,也讀出強烈的熱愛來。
7、小結本課
8、布置練習:
1)學生集體背誦這首詩。
2)對比閱讀〈憶菊〉,比較手法和情感的異同,寫成300字以上的賞析文字。
板書設計:
死水
聞壹多
建築美:外形整齊
形式: “三美” →音樂美:節奏鮮明、韻律和諧
繪畫美:繪聲繪色繪形
技巧:“反諷”→以醜為美:突出醜,強化憎
內容: 死水→舊中國的黑暗社會現實
感情:
---------------------------
《死水》教案
寧夏石嘴山市第七中學 馬久林
學習目標
壹. 通過學習,了解現代詩歌的壹般特點,把握《死水》的思想感情和內涵。
二. 領會《死水》“反諷”“象征”的手法。
三. 鑒賞詩歌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
四. 誦讀貫穿全詩教學,培養學生朗讀詩歌的興趣和能力。
難點重點分析
壹.“死水”象征什麽?
分析:“死水”壹般象征意義有三種看法。第壹種看法,從創作時間看,“死水”象征美國社會。第二種看法,從發表時間看,“死水”象征北洋政府。第三種看法,從詩集出版時間看,“死水”象征黑暗的中國現實。
二.如何理解詩歌中的“翡翠”“桃花”“羅綺”“雲霞”等形象構思的作用?
分析:詩人營造了壹種反諷的氛圍,揭露批判醜惡和骯臟。用這些華麗詞語描寫壹溝死水將醜惡寫得很美。美與醜交織反差,造成獨特的表達效果。
教學安排
壹課時
教學過程
壹. 導入、作者簡介
聞壹多,湖北人,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學者和民主戰士。1922年大學畢業赴美留學,1925年回國後在北京武漢清華大學等校任教。1928年出版第二部詩集《死水》。1946年7月被國民黨特務殺害。用自己的鮮血譜寫了愛國主義的不朽詩篇。聞壹多的詩歌表達了對帝國主義和反動軍閥的痛恨,抒寫了對祖國和人民命運的深切關註,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 初讀《死水》整體感知
引導題(只思考,不必回答)
1.說說讀這首詩時,妳的感受是什麽?
2.說說這首詩想到了哪些畫面?
3.妳覺得詩人在表達什麽樣的情感?
全詩五節。
第壹節,總寫這溝凝滯的死水。風吹不動,腐爛呆滯,沒有壹點活力和生氣。
第二節,主要從色彩、光澤上靜態地描寫死水的骯臟和汙濁。這四句類似反語。“翡翠”“桃花”“羅綺”“雲霞”看成是正面寫死水的美。
第三節,從動態上描寫了死水的腐爛變質。
第四節,以動襯靜,寫出死水的沈寂。
第五節,總寫詩人圍繞死水的呆滯、骯臟和黴爛創造出壹系列醜惡的意象,將痛恨的感情隱藏在“反諷”的背後。
三. 二讀《死水》探究意象意義,體會詩人的情感,分析詩歌的“三美”。
引導題:1.死水的“絕望”表現在哪裏?
分析:詩人是這樣描寫死水的外表:壹池的“綠酒”,綠的“翡翠”,紅的“桃花”,閃光的“羅綺”,燦爛的“雲霞”。詩人寫死水的內裏“破銅爛鐵”“剩菜殘羹”,這些意象的***同特征就是絕望、無生氣。
2.詩人如何表現這種“絕望”的?(從手法上進行分析:象征、反襯)
3.妳認為死水的象征是什麽?(學生分析後,再加以概括)
四. 三讀“死水,體味“三美”――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
1.確立朗讀停頓、體味節奏特點。
詩句排列整齊,內部有所變換,有腳韻,讀起來和諧有雙行押韻,每節壹韻的音響效果,體現音樂美。
2.分析“建築美”“繪畫美”。(句式整齊,用詞造句繪聲繪色即可)
五. 作業:完成課後“理解?鑒賞”第壹、二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