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高三語文第二輪怎麽復習

高三語文第二輪怎麽復習

高三語文第二輪怎麽復習:

高考語文復習越來越規範化、序列化了。打開各種網站,有關高考復習的信息目不暇接,這些信息雖然有的相當重要,但其中也有不少都是擾亂視聽的,越看越摸不著頭腦,越看越覺得無從下手,因為語文復習面廣量大,如果僅僅是純粹的就語文考點講語文考點恐怕見效不大,尤其是不能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有多大的改觀。很多老師用加大作業量、延長在校時間的方法來進行語文復習,短期內效果會較為顯著,但時間壹長,收效就每況越下,到高考前夕甚至會讓學生越學越怕,越學越死,不能舉壹反三,更不能日益自信。

語文復習自有其重要的方法,這種方法必須與語文學科的特點是高度吻合的,換句話說,語文學科有自身的特點,語文高考復習方法的選擇必須充分體現語文學科特點。語文學習需要積澱,語文復習必須關註這樣的積澱,不能為復習某壹點而不及其余,要有整體觀、全局觀,應試是必要的,但如果陷入應試教學就南轅北轍了。復習的本質是讓學生鞏固所學,掌握該掌握的知識,形成該形成的能力,為將來的更高壹階段的順利學習打下厚實的基礎,為將來的終身學習、自我發展打下堅實的根基。

現在壹般把高考語文復習分為三輪,每壹輪復習都是有所側重的,每壹輪的復習不僅要講究針對性,也需要強調聯系性和有效性,但時下的很多高考復習第二輪資料都是“以練代講”的多,主要體現於題海戰,這恐怕是不適宜的。實際上,在高三復習的全過程中,真正做完整試卷的時間不宜過多,有的老師為學生提供數十套卷子給學生做是萬萬要不得的,壹來學生的時間有限,顧此就會失彼,其他學科也需要學生花時間,二來學生會產生厭學心理或應付心理,越做越不想做,越做越不動腦筋做,三來缺少反省的機會,越做越機械,越做越鉆牛角尖,能力上不去。其實,語文的有效復習應建立於三大方面,壹是有紮實的語言表達基本功,有廣闊的閱讀視野,形成壹定的閱讀經驗;二是要有壹定的寫作能力,壹方面有文體規範意識,壹方面有智慧思考、靈性表達的能力;三是具有答題的規範意識,對各種題型的答題要求了然於胸,不能該拿到的分眼睜睜就失去了。對“答題規範”的復習迎考訓練所花的時間應該是有限的,臨考前的數周內可以通過做幾套完整的試卷,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就很容易搞定,尤其是只要教師真正心中有底就會迎刃而解。真正難復習的是前面兩方面,需要給大量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讀、自寫和自悟,這當中當然不能缺少教師的精心輔導,更不能缺少語文教師的合理安排和寬廣的胸懷。但此復習的層面上講,第二輪復習需要講究的策略就必須是居高臨下的。

如果說“壹輪復習”是喚醒沈睡的記憶、進行知識梳理、構建考點系統的話,那麽“二輪復習”則是從全面的基礎性復習轉入重點復習,對各重點、難點進行提煉和掌握的階段,目的在於將基礎知識升華為能力,總結規律、優化思維,熟悉高考題型與命題特點。“二輪復習”的首要任務是熟練掌握知識結構,培養靈活運用知識的學科能力;“二輪復習”還需熟悉題型板塊,強化考點體系,掌握解題方法,在提高解題的速度及準確性上下功夫,盡量做到既“對”又“快”,形成初步的應試技巧,因此進行高考板塊的專項訓練和綜合訓練是“二輪復習”階段極為重要的環節。在這壹訓練過程中不僅要關註不變的內容,而且要特別留意試題變化之處,對不變的要穩打穩紮,對變的則要用心推敲,研究其“不離其宗”之“宗”的所在。在進行板塊專項訓練時,要有條不紊,尤其要關註常考的熱點知識,努力構建“考綱、考點、教材、知識點”的網絡體系,在練和思上培養獨立性,註意補短,學會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重心,提高自信力;在進行綜合訓練時要強化時間意識,弄清弄懂各題考查範圍、考查特點等,註意答題規範,把握答題思路。當然,教師要積極主動走近學生,認真仔細地做好訓練指導工作,註重練習後的總結、鞏固和提高。

這裏強調“專項訓練”和“綜合訓練”不是說多多益善,也決不能以練代講,壹定要精心篩選,以壹當十,需要做好認真細致的知識分析和能力解讀,雖然考試說明上已經講得很明確了,但學生間的差異確實非常大的,因此“訓練”之後壹定要充分利用好訓練材料,不僅要認真批閱,更需要進行高度“典型化”“個性化”的剖析,舍得花時間進行遷移性講解,講解時尤應更多關註學生所暴露出來的典型問題,並研究切實有效的解決辦法,讓學生積累閱讀的經驗、積累寫作的經驗、積累語言表達的經驗、積累規範思路的經驗等。

高三語文第二輪復習效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後期語文整體能力的能否有效提高,只有做好了高三語文第二輪的有效復習,學生的第三輪復習才會少走彎路,才會顯得從容而自信。

有關高三語文第二輪復習方法推薦:

壹、搞好團隊合作

1、全體教師***同商討制定出嚴密的工作計劃,確立出復習的重點和難點。從收集資料、命題、研討到主要發言人等各項工作都詳細分工,互相合作。每周壹的集體備課時間是集中交流時間。備課組基本上做到四個統壹:統壹講課步調,統壹授課內容,統壹分析重點,統壹練習選題。認真抓好高三後期復習的每壹個環節,重視教學、教研工作的階段性總結交流,把常規工作落到實處。

2、精心篩選復習資料,既抓好知識檢測,又抓好數據分析。根據對高考規律的認識和對高考趨勢的把握,在備考中認真把好復習資料的辨別、篩選關。高三後期階段是練習大量使用的時期,在習題的編寫上,壹方面由備課組長組織材料,其他協助,另外還把材料劃分成塊讓各位老師去組織試題,備課組成員團結協作。

二、註重策略

高三後期復習的指導思想和基本要求是通過專題突破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模擬訓練來提高學生適應高考的能力,正確處理壹輪與二輪的銜接,做到夯實基礎與培養能力相結合,掌握規律與克服非智力因素相結合,壹步到位與反復鞏固相結合。

鞏固基礎、專題訓練、限時訓練、綜合訓練四者有機結合穿插進行。鞏固基礎是首要任務,專題訓練是基本形式,限時訓練、綜合訓練是基本手段。即進壹步鞏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強化知識間的內在聯系,重在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分析、審題等能力,以適應高考的要求。

1、強化研究

高度重視考試信息,做到四研究、四明確:壹要研究考試說明,明確考點的命題範圍(如語病、文言實詞、文言虛詞、修辭格),要抓住綱,仔細分析考點、試卷結構、分值等的變化,細心揣摩壹些措辭的變化,以使自己少走彎路,搶得先機;二要研究高考題型的發展變化,明確新題型的發展趨勢;(18套語文試題怎麽樣?有什麽異同?對2009年高考有何影響?對我們的復習備考有何指示?)三要研究高考試題與學科能力的關系,明確高考題的能力測試要求;四是研究學生實際能力,明確學生的實際能力與高考測試能力的差距。平時的測試不壹定非要按高考試卷規定的形式,要註意弱項與強項的關系。語言表述是弱項,平時試卷上要有體現,同時要處理好新題與舊題的關系,處理好單項訓練與綜合訓練的關系,處理好可遷移與不可遷移知識的關系。

2、註重基礎

我校生源素質不高,學生的知識能力、思維品質等方面都不高,尤其是基礎知識薄弱,基本能力低下。針對學生的素質水平,我們把備考的重點首先定位在狠抓雙基不放松的原則上。過好基礎知識的積累關,抓好基本能力的培養關。復習中恰當地結合課本,利用課本積累文言詞語,培養文言語感,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選擇課內的名句名篇讓學生熟記,選擇壹些典範的詩歌、散文等,讓學生掌握壹些文學體裁的寫作技法,以提高鑒賞評價能力。

3、科學管理

語文高考的備考龐雜,頭緒萬千,壹旦欠缺科學性,就無法產出較高的效益。因此,從壹開始,我們就有意識的構建科學備考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