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形容紅棗的詞語

形容紅棗的詞語

甜絲絲、脆生生、紅彤彤、酥甜甜

描寫棗的詩句:

紅棗林繁欣歲熟,紫檀皮軟禦春寒。——[宋] 歐陽修《送襄陵令李君》

(釋義:紅棗樹枝繁葉茂每年都長高很多,紫檀皮膚細軟可以抵禦禦春寒。)

白鷗池沼菇蒲影,紅棗村虛雞犬聲。——[宋] 楊萬裏《早炊高店》

(釋義:?白鷗在池水中自由自在的遊走,紅棗村上傳來雞鳴狗叫聲。 )

堰茗蒸紅棗,看花似好時。——[唐] 貫休《士馬後見赤松舒道士》

(釋義:堰茗地區蒸熟了紅棗,看見繁花似錦正是好時光。)

描寫棗樹的諺語:

四月八,棗樹葉花麻。

棗兒塞鼻子,準備種糜子。

七月半,花紅棗兒亂。

壹天吃三棗,身輕不易老。

棗木案板,正好搟面。

棗木門檻,出入平安。

擴展資料:

紅棗在我國的種植歷史:

據史料記載,紅棗是原產中國的傳統名優特產樹種。經考古學家從新鄭裴李崗文化遺址中發現棗核化石,證明棗在中國已有8000多年歷史。

早在西周時期人們就開始利用紅棗發酵釀造紅棗酒,作為上乘貢品,宴請賓朋。紅棗的營養保健作用,在遠古時期就被人們發現並利用。

《詩經》已有“八月剝棗”的記載。《禮記》上有“棗栗飴蜜以甘之”(釋義:“?棗栗蜜糖以甜的

”),並用於菜肴制作。

《戰國策》有“北有棗栗之利……足食於民”(釋義:“北有棗和栗子的利益足夠吃的”),指出棗在中國北方的重要作用。

《韓非子》還記載了秦國饑荒時用棗栗救民的事。所以民間壹直視棗為“鐵桿莊稼”“木本糧食”之壹。

棗作為藥用也很早,《神農本草經》即已收載,歷代藥籍均有記載,對其養生療病的認識不斷深化。

至今,棗都被視為重要滋補品,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棗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有“日食三顆棗,百歲不顯老”之說。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紅棗

百度百科-送襄陵令李君

百度百科-士馬後見赤松舒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