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春草”的詩句
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唐)杜甫
譯文: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裏草木茂密。
2、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春思》(唐)李白
譯文:燕地小草像碧絲般青綠,秦地的桑樹已葉翠之綠。
3、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偶成》(宋)朱熹
譯文:沒等池塘生春草的美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裏沙沙作響了。
4、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山中送別》(唐)王維
譯文: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綠,朋友啊妳能不能回還?
5、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清平樂·別來春半》(五代)李煜
譯文:離別的愁恨正像春天的野草,越行越遠它越是繁生。
描寫“春花”的詩句
1、便人間天上,塵緣未斷,春花秋葉,觸緒還傷。——《沁園春·丁巳重陽前》(清)納蘭性德
譯文:“便人間天上,塵緣未斷”,“死者長已矣”(杜甫《石壕吏》),又怎麽能再續前緣?只有未亡人的回憶、愁緒還在不斷的滋長吧!看著曾經壹起流連過的“春花秋葉”,又壹次勾起了莫名的傷感。
2、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壹路鳥空啼——《春行即興》(唐)李華
譯文: 春山之中,樹木繁茂芬芳,然空無壹人,花兒自開自落,壹路上鳥兒空自鳴啼。
3、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題都城南莊》(唐)崔護
譯文:今日再來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處,只有桃花依舊,含笑怒放春風之中。
4、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宋)蘇軾
譯文: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遊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5、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憶江南》(唐)白居易
譯文: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
2.跪求:春風、春草、春雨、春花的詩句各五句、1、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出自:宋代葉紹翁《遊園不值》。
譯文:這滿園的春色畢竟是關不住的,有壹枝粉紅色的杏花伸出墻頭來。
2、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出自:唐代劉方平《春怨》。
譯文:寂寞幽寂的庭院內春天已臨近盡頭,梨花落滿地面而院門緊掩。
3、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出自:唐代白居易《憶江南》。
譯文: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
4、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出自:宋代宋祁《玉樓春·春景》。
譯文:條條綠柳在霞光晨霧中輕擺曼舞,粉紅的杏花開滿枝頭春意妖嬈。
5、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出自:宋代秦觀《春日》。
譯文:春雨過後,芍藥含淚,情意脈脈;薔薇橫臥,嬌態可掬,惹人憐愛。
6、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出自:清代高鼎《村居》。
譯文:農歷二月,青草已經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如同煙霧般凝集著。
7、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出自:唐代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譯文: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幹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8、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出自:唐代杜甫《春望》。
譯文: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裏草木茂密。
9、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出自:唐代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譯文:野花競相開放就要讓人眼花繚亂,春草還沒有長高才剛剛沒過馬蹄。
10、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出自:唐代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壹》。
譯文:京城的街道上空絲雨紛紛,雨絲就像乳汁般細密而滋潤,小草鉆出地面,遠望草色依稀連成壹片,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
11、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出自:唐代賀知章《詠柳》。
譯文:原來是那二月裏溫暖的春風,它就像壹把靈巧的剪刀。
12、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出自:唐代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譯文:是誰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發出悠揚的笛聲?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
13、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出自:宋代王安石《元日》。
譯文: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壹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
14、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出自:唐代李白《清平調·其壹》。
譯文:妳的容貌服飾是如此美艷動人,以至連白雲和牡丹也要來為妳妝扮,春風駘蕩,輕拂欄桿,美麗的牡丹花在晶瑩的露水中顯得更加艷冶,妳的美真像仙女壹樣。
15、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出自: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
譯文: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妳什麽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16、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出自:唐代杜甫《春夜喜雨》。
譯文: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
1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出自:唐代杜牧《江南春·千裏鶯啼綠映紅》。
譯文:到處是香煙繚繞的寺廟,亭臺樓閣矗立在朦朧的煙雨之中。
18、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出自:唐代韋應物《滁州西澗》。
譯文:春潮不斷上漲,還夾帶著密密細雨。荒野渡口無人,只有壹只小船悠閑地橫在水面。
19、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出自:宋代陸遊《臨安春雨初霽》。
譯文:住在小樓聽盡了壹夜的春雨淅瀝滴答,清早會聽到小巷深處在壹聲聲叫賣杏花。
20、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出自:五代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譯文:門簾外傳來雨聲潺潺,濃郁的春意又要雕殘羅織的錦被受不住五更時的冷寒。
3.描寫春風.春草.春花.春雨.春天的詩句(各五句哦)描寫春風. 賀知章《詠柳》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涼州詞》 京口瓜洲壹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泊船瓜洲》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熹《春日》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杜甫《絕句》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王安石《元日》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題臨安邸 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描寫春草 1、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2、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3、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4、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5、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6、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7、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壹樹明 。 8、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鶯深樹鳴。
描寫春花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壹路鳥空啼唐李華《春行即興》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唐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燕子不歸春事晚,壹汀煙雨杏花寒唐戴叔倫《蘇溪亭》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宋·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唐韓愈《晚春》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崔護《題都城南莊》 春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唐趙嘏《喜張沨及第》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唐韓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宋·王安石《春夜》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滿園春色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宋葉紹翁《遊園不值》 楊柳不遮春色斷,壹枝紅杏出墻頭宋·陸遊《馬上作》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宋宋祁《玉樓春》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壹樹明。
宋·蘇舜欽《淮中晚泊犢頭》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南唐李煜《虞美人》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描寫春雨 1.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誌和《漁歌子》 2.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誌南和尚《絕句》 3.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江南春絕句》 5.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遊《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6.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杜甫《春夜喜雨》 7.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8.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9.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10.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11.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12.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描寫春天 詩中春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子。
(李紳《憫農》) 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己亥雜詩》) 9.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10.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遊園不值》) 11.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唐湖春行》) 12.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13.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14.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熹《春日》) 15.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16.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杜甫《絕句》) 17.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杜甫《絕句》) 18.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
(徐俯《春遊湖》) 19.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春風不用媒。(李賀《南園十三首》) 20.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樂府歌辭·長歌行》) 21.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韓愈《春雪》) 22.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涼州詞》) 23.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24.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韋應物《滁州西澗》) 25.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6.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王安石《元日》) 27.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日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二)不含“春”字的寫春景的詩句 1.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2.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賀知章《詠柳》) 3.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姣。
4.關於春草的古詩句春雨:
(1)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2) 韋應物: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3)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郎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4)張誌和 :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春花:
(1) 春曉
[唐.孟浩然]
春 眠 不 覺 曉,
處 處 聞 啼 鳥。
夜 來 風 雨 聲,
花 落 知 多 少。
(2) 遊園不值
南宋·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3)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官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4)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六)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5.關於春的詩句(五句以上)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孟浩然《春曉》)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王維《相思》)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杜甫《春夜喜雨》)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6、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子。
(李紳《憫農》)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己亥雜詩》)9、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10、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遊園不值》)。
6.關於春的詩句不少於五句1、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杜牧《江南春》)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渭城朝賚ㄇ岢荊?蛻崆嗲嗔?隆#ㄍ蹺?端馱?拱參鰲罰? 4、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5、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誌南《絕句》) 6、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7、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賀知章《詠柳》) 8、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遊園不值》) 9、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10、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市《泊船瓜洲》)。
7.描寫春天的古詩(春風,春雨,春草,春花,各五句)壹夕輕雷落萬絲,
霽光浮瓦碧參差。
有情芍藥含春淚,
無力薔薇臥曉枝。
這是北宋詩人秦觀的《春日》。這首詩寫雨後春景。瞧,雨後庭院,晨霧薄籠,碧瓦晶瑩,春光明媚;芍藥帶雨含淚,脈脈含情,薔薇靜臥枝蔓,嬌艷嫵媚。這裏有近景有遠景,有動有靜,有情有姿,隨意點染,參差錯落。全詩運思綿密,描摹傳神,自具壹種清新、婉麗的韻味,十分惹人喜愛。
朝來庭樹有鳴禽,
紅綠扶春上遠林。
忽有好詩生眼底,
安排句法已難尋。
這是宋代詩人陳與義的《春日》。這首詩寫春天早晨之景。耳盈鳥語,目滿青枝,綠紅相扶,異馥誘人。詩人寥寥幾筆,壹幅春意欲滴的畫面便展現在讀者面前,然後,詩人索性止筆,不再描寫春景,轉而抒情。春意濃郁,靈感忽生,但詭譎的詩人卻用“已難尋”的遁詞來誘使讀者自己去感受春意,這種虛實相生的方法,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
遠目隨天去,
斜陽著樹明。
犬知何處吠?
人在半山行。
這是南宋詩人楊萬裏的《春日》。這首詩寫春天傍晚之景。斜陽披叢樹,綠地與天接,犬歡叫,人晚歸。這首詩自然貼切,常中見巧,平中見奇,將讀者帶進全景式的春之氛圍,這裏有春之境的美妙,有春之色的絢爛,有春之味的濃烈,有春之聲的和悅,置身其間,人們會敞開胸襟,盡情歡歌。
春水初生乳燕飛,
黃蜂小尾撲花歸。
窗含遠色通書幌,
魚擁香鉤近石磯。
這是唐代詩人李賀的《南園》。南園的春天,生機勃勃,富有意趣。春水初生,乳燕始飛,蜂兒采花釀蜜,魚兒擁鉤覓食,這些都是極具春天特征的景物,而遠景透過窗戶直入書房,使人舒心愜意,歡欣不已。這首詩生動傳神,清新流轉,讀來令人神清氣逸。
古木陰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這是南宋和尚僧誌南的《絕句》。這是壹首描寫春遊的絕句。春光明媚,勾起了出家人的遊興,於是走出廟宇,觀賞春光。駕著小篷船出遊,將船停泊在古樹下,拄著藜杖橋東漫步。雖是平鋪直敘,但古木陰中停泊著小船,這個畫面很雅,很古樸,頗如壹幀中國古代的文人畫。後兩句準確精練地表現了春天杏花盛開,小雨紛紛,楊柳飄舞,東風和暖的美麗而宜人的景象,是傳誦千古的名句。這首詩情與景匯,物與心諧,詩人抓住春風春雨的特點,略加渲染,便透露出內心的喜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這是清代詩人高鼎的《村居》。壹、二句具體生動地描寫了春天裏的大自然,寫出了春日農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二月裏,春光明麗,草長鶯飛,楊柳以長長的枝條輕拂堤岸,好像被美好的春色陶醉了。三、四句描述了壹群活潑的兒童在大好的春光裏放風箏的生動情景,他們的歡聲笑語,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氣。這首詩落筆明朗,用詞洗練。全詩洋溢著歡快的情緒,給讀者以美好的情緒感染。
陰陰溪曲綠交加,
小雨翻萍上淺沙。
鵝鴨不知春去盡,
爭隨流水趁桃花。
這是宋代詩人晁沖之的《春日》。這是壹首寓情於景的惜春詩。全詩四句四景,小溪明凈,細雨翻萍,鵝鴨嬉戲,桃花逐水,畫面十分鮮明,歷歷如在目前,令人悠然神往。詩人以鵝鴨“趁桃花”的景象寄自身的感慨,春已去盡,鵝鴨不知,故歡叫追逐,無憂無慮,而人卻不同,既知春來,又知春去,落花雖可追,光陰不可回,詩人的惜春之情,溢於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