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重陽節現代詩多人朗誦詞

重陽節現代詩多人朗誦詞

1、《重陽登高》

作者:劉炳亮

生命的手,拉近了妳我的距離。

靠近,熱談,朋友的心懷不負厚望。

獨受壹方唯美的凈空,

會意的笑開放春花的燦爛。 

相約重陽,登高望遠。

胸窩勃發壹股朝氣,

意誌的繩索仍舊堅硬如鋼。

啊,生命。啊,朋友。

我們因幻想的心態,

再給生命添幾多美麗。

秋陽溫馨胸懷,老淚灑向紅葉。

壹聲仰天長嘆振奮妳我,

踏著不老青春的火輪。

來年再叫江山多姿映眼簾。

《重陽》作者:江玉中

自從那次月圓之後。

妳就是我,

在相思之河裏的又壹根稻草。

既然是草,

我就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但有希望,

我想還是比沒有的好。

村旁,

那座不算挺拔的山崗。

卻年年都有白發人,

在這壹天眺望、眺望……

也不知望穿了有多少秋水,

伊人,依舊在,

水壹方。

江玉中,男,安徽霍邱人,著名詩人。88年發表作品,詩文散見於《詩人》《詩歌月刊》《詩選刊》《詩潮》《中國電影報》《齊魯文學》《綠風》《中國詩人》《山東詩人》《湖南詩人》。

《行吟詩人》《中國詩歌萬裏行報》《國防教育周刊》《新詩》等國內外報刊。並有作品入選《中國微型詩翠》《中國微型詩300首》《新世紀詩選》《中國散文詩年選》等多種詩文選集。

擴展資料:

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

九九歸真,壹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

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據現存史料及考證,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古時季秋有豐收祭天、祭祀大火星活動。

《呂氏春秋·季秋紀》有載,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成型於春秋戰國,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

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壹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壹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托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

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敬老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重陽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