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朱自清ppt課件及賞析
《荷塘月色》的藝術成就是多方面的,首先文章追求的是壹種詩情畫意之美。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荷塘月色朱自清ppt課件,歡迎大家參考!
原文:
荷塘月色
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裏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裏,總該另有壹 朱自清 《荷塘月色》 賞析
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裏拍著閏兒(1),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壹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壹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周,長著許多樹,蓊蓊(wěng)郁郁(2)的。路的壹旁,是些楊柳,和壹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壹個人,背著手踱(du?)著。這壹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壹個世界裏。我愛熱鬧,也愛寧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壹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麽都可以想,什麽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裏壹定要做的事,壹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3)的是田田(4)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niǎo,nu?)(5)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壹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壹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6)有了壹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m?)(7)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壹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8)了。
月光如流水壹般,靜靜地瀉在這壹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壹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壹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9)的黑影,峭楞楞如鬼壹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10),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ē)玲(11)(英語violin小提琴的譯音)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壹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壹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壹例(12)是陰陰的,乍看像壹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13),便在煙霧裏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壹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裏也漏著壹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裏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麽也沒有。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裏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著小船,唱著艷歌(14)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壹個熱鬧的季節,也是壹個風流(15)的季節。梁元帝《采蓮賦》裏說得好:
於是妖童媛(yu?n)女,蕩舟心許(16);鹢(y?)首(17)徐回,兼傳羽杯;棹(zh?o)(18)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jū)(19)。
可見當時嬉遊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於是又記起,《西州曲》(20)裏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壹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壹擡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麽聲息也沒有了,妻已睡熟好久了。
特色
1.欣賞景物描寫
本文景物描寫的特點,在於將描寫荷塘和描寫月色巧妙地結合起來。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優雅、朦朧、幽靜之美。第四、五段最能體現這種美。如:?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壹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壹段沒有寫月,但處處有月,荷葉、荷花,都處在朦朧的月光中,有著奇異的光彩。把盛開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從色彩和光華上寫荷花之美。寫荷花的縷縷清香,微風傳送,像遠方飄來的歌聲壹樣似有似無,時斷時續,捉摸不
定。這幽雅淡遠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獨處時才會有,如在嘈雜的白天,絕不會有這樣的感受。荷香本是嗅覺形象,作者卻把它比喻成?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使其轉化為聽覺形象,這種把壹種感覺的形象轉化為另壹種感覺的形象的寫法,在修辭學上稱為?通感?或?聯覺?。運用這種修辭方法,可以啟發讀者更加廣闊深遠的想像和聯想,讓讀者從各自的生活經歷和文化素養出發,去領會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境界。又如:?月光如流水壹般,靜靜地瀉在這壹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壹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把荷葉和荷花放在月光的背景下,壹個?瀉?字,給人壹種奶白色而又鮮明欲滴的實感;壹個?浮?字,又表現出月光下荷葉、荷花那種縹緲輕柔的姿容。作者是通過寫葉、花的安謐、恬靜,襯托出月色的朦朧柔和。又如:?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壹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這裏寫?黑影?和?倩影?,還是寫月色,因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體上產生的。樹影明暗掩映,錯落有致,反襯月光輕盈蕩漾。月色本是難以描摹的,但作者透過不同的景物,從不同的角度去寫月色,使難狀之景如在眼前。
2.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文章開篇便是?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以下處處關聯這種不寧靜的心緒:路是幽僻的,寂寞的;地上的月光是淡淡的,天上的雲也是淡淡的;?樹色壹例是陰陰的?;聽到熱鬧的蟬聲和蛙聲,心想?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麽也沒有?;想到古人采蓮的盛況,發出?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的感慨,不滿於現實,又不得不回到現實中來。淡淡的憂愁情緒籠罩了全文。
但是,作者的感情是復雜的,與?淡淡的憂愁?相伴隨的,還有?淡淡的喜悅?。文章開頭,?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裏,總該另有壹番樣子吧?,可見作者是想擺脫憂郁情懷而欣然前往荷塘的;沿著荷塘的小路,往日陰森森,?今晚卻很好?,經過壹番澄思靜慮,便覺得自己是個?自由的人?;到了荷塘,他真正暫得自由,心系於美景,怡然之情頓生;由賞景而思接千載,想到古人采蓮那個?熱鬧的季節?,?風流的季節?。可見,?淡淡的喜悅?同樣籠罩了全文。
直接而集中地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是第三段的內心獨白。這壹大段獨白,是從不寧靜到觀賞荷塘月色的怡然自得的壹個過渡,表達了作者心靈世界與外部世界的沖突和尋求擺脫沖突的願望。作者的這種心情,在月下荷塘這樣壹個幽美的環境中,表現的便是憂愁與喜悅相交織的審美情懷。
總之,憂愁與喜悅是相伴***生的:處憂愁之中而向往喜悅,處喜悅之中而受憂愁的牽掣。它們是作者觀景時矛盾心態變化的兩個方面。但內心的波動沒有大起大落,而是有所掩抑的,情感的抒發是有所節制的(他自稱是個?中和主義者?),這就是所謂怨而不怒、哀而不傷的?中和主義?的表現。所以無論是憂愁還是喜悅,都是?淡淡的?。
關於本文的主題思想和作者的寫作意圖,歷來有多種不同的理解。
有人認為,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之作,抒寫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現淒涼的心境;有人認為本文是借景抒情之作,表現作者愁悶的心情;有人認為是表現作者欣賞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拘守個人的小天地,表現閑適的心情;有人認為它不是抒發作者逃避現實的情緒,而是表現作者對現實不滿的憤激心情;有人認為是表現對黑暗實現不滿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