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遠流長的中國古代詩歌,發展到了唐代就進入了他的最高峰,出現了高度繁榮的局面。到了唐代,唐詩進入繁榮的標誌,正如明人胡應麟所說的那樣:甚矣!詩之盛於唐也。其體則三、四、五言,六七雜言;樂府、歌行、近體、絕句,靡弗備矣。其格則高卑、遠近、濃淡、深淺、巨細、精粗、巧拙、強弱,靡弗具矣。其調則飄逸、渾雄、博大、綺麗、新奇,靡弗詣矣。其人則帝王、將相、朝士、布衣、童子、婦人、羽客,靡弗預矣。他從詩歌隊伍、詩歌風格、詩歌題材三個方面總結了唐詩繁榮的具體標誌。下面來欣賞壹首托物寓意的小詩
蟬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在唐代文壇詠蟬詩中有三絕,三首詩都是唐人托詠蟬以寄本意的名作。虞世南的"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駱賓王的"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沈",還有李商隱的"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這三首都用比興手法。,由於作者地位、氣質、遭遇的不同,雖同為比興寄托,卻呈現迥異的意境,構成富有個性特征的藝術形象,成為唐代文壇詠蟬詩的三絕。
這首詩是唐人詠禪詩中時代最早的壹首被後世人所稱道。這首詩首句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處處含比興象征。次句描寫蟬聲之傳播。三四兩句是全詩比興寄托的"點睛"之筆,它是在壹二兩句基礎上引發出來的議論。蟬聲遠播,壹般人往往認為是借助於秋風的傳送,作者卻別有用心,強調這是出自居高而自能致遠,這種獨特的感受蘊含著壹個真理: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並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借自能聲名遠揚,他突出強調壹種人格的美,強調人格的力量。
兩句中的"自"字和"非"字,壹正壹反,相互呼應,表達出作者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表現出作者以禪自許,雍容不迫的風度和氣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