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古詩無題的意思

古詩無題的意思

問題壹:李商隱的《無題》詩是什麽意思 李商隱――《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註釋:

無題:唐代以來,有的詩人不願意標出能夠表示主題的題目時,常用“無題”作詩的標題。

絲方盡:絲,與“思”是諧音字,“絲方盡”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會結束。

淚始幹:淚,指燃燒時的蠟燭油,這裏取雙關義,指相思的眼淚。

曉鏡:早晨梳妝照鏡子;雲鬢:女子多而美的頭發,這裏比喻青春年華。

蓬山:蓬萊山,傳說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懷念者住的地方。

青鳥:神話中為西王母傳遞音訊的信使。

賞析:

這是詩人以“無題”為題目的許多詩歌中最有名的壹首寄情詩。本詩也許還有別的寓意,但作為愛情詩卻是幾無異議。整首詩的內容圍繞著第壹句,尤其是“別亦難”三字展開。“東風”句點了時節,但更是對人的相思情狀的比喻。因情的纏綿悱惻,人就像春末雕謝的春花那樣沒了生氣。三、四句是相互忠貞不渝、海誓山盟的寫照。五、六句則分別描述兩人因不能相見而惆悵、怨慮,倍感清冷以至衰顏的情狀。唯壹可以盼望的是七、八兩句中的設想:但願青鳥頻頻傳遞相思情。

問題二:李商隱的無題詩句的全部意思 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更是難舍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壹樣的蠟油才能滴幹。

女子早晨妝扮照鏡,只擔憂豐盛如雲的鬢發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對方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鳥壹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_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問題三:為什麽很多古詩的題目都取名叫無題? 古詩之所以無題,是因為這些詩歌的作者並非有意作詩,只不過為了抒發自己的情感,所以隨口諷詠,自然成章。顧炎武說:“古人之詩,有詩而後有題;今人之詩,有題而後有詩。有詩而後有題者,其詩本乎情;有題而後有詩者,其詩徇乎物。”袁枚也說:“無題之詩,天籟也;有題之詩,人籟也。天籟易工,人籟難工。《三百篇》、《古詩十九首》,皆無題之作,後人取其詩中首面之壹二字為題,遂獨絕千古。漢、魏以下,有題方有詩,性情漸漓。”

問題四:李商隱的w無題》全部詩句 《無題》

作者:李商隱

全文: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問題五:以無題命名是詩說什麽意思 我國古代詩歌中,常常有以無題為題的詩篇。無題勝有題,之所以用無題"作題目,是因為作者不便於或不想直接用題目來顯露詩歌的主旨。這樣的詩,往往寄托著作者難言的隱痛,莫名的情思,苦澀的情懷,執著的追求等。無題詩有五言無題詩、七言無題詩等。古代無題詩代表人物李商隱,現代無題詩代表人物葉千華。

問題六:唐詩,無題本身含意? 琴是我國古代傳統民族樂器,由七條弦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稱,意象也更具體。“泠泠”形容琴聲的清越,逗起“松風寒”三字。“松風寒”以風入松林暗示琴聲的淒清,極為形象,引導讀者進入音樂的境界。“靜聽”二字描摹出聽琴者入神的情態,可見琴聲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聲,常能喚起聽者水流石上、風來松下的幽清肅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風入松》的調名,壹語雙關,用意甚妙。

如果說前兩句是描寫音樂的境界,後兩句則是議論性抒情,牽涉到當時音樂變革的背景。漢魏六朝南方清樂尚用琴瑟。而到唐代,音樂發生變革,“燕樂”成為壹代新聲,樂器則以西域傳入的琵琶為主。“琵琶起舞換新聲”的同時,公眾的欣賞趣味也變了。受人歡迎的是能表達世俗歡快心聲的新樂。穆如松風的琴聲雖美,畢竟成了“古調”,已經沒有幾個人能懷著高雅情致來欣賞,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獨感。“雖”字轉折,從對琴聲的贊美進入對時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彈”的“多”字,更反襯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有人以此二句謂今人好趨時尚不彈古調,意在表現作者的不合時宜,是很對的。劉長卿清才冠世,壹生兩遭遷斥,有壹肚皮不合時宜和壹種與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調。他的集中有《幽琴》(《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之壹)詩曰:“月色滿軒白,琴聲宜夜闌。vv青絲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向君投此曲,所貴知音難。”其中四句就是這首聽琴絕句。“所貴知音難”也正是詩的題旨之所在。“作詩必此詩,定知非詩人”,詩詠聽琴,只不過借此寄托壹種孤芳自賞的情操罷了。

問題七:無題詩是什麽意思 無題詩_詞語解釋

拼音:wú tí shī

解釋:1.以“無題”為標題的詩。

例句:傅善祥揮筆寫了壹首無題詩,諷刺洪宣嬌低微的出身和小家子氣的作風,氣得洪宣嬌七竅冒煙,告到了洪秀全面前,稱說不定是東王在背後支持。

問題八:無題的古詩無題 無題:作者對所寫的內容有所隱諱,不願或不便標題。 2.畫樓:有彩畫裝飾的樓。桂堂:用香木構築的廳堂。3.靈犀:古人把犀牛角中心有壹條白紋貫通的叫作通天犀,看作是神靈奇異之物。4.送鉤:《漢武故事》:鉤弋夫人少時手拳,帝披其手,得壹玉鉤,手得展。故因為藏鉤之戲。後人效之,成為酒宴席上壹種酒令,藏鉤於手中,令人猜,不中飲酒。5.分曹:分組。射覆:猜測藏在器皿下的東西,猜不中者飲酒。6.蘭臺:即秘書省。《舊唐書?職官誌》:秘書省,龍朔初改為蘭臺。轉蓬:壹種草,蓬生如圓球狀,秋後幹枯,被風吹離根部,隨風飄走。以無題為詩題,是李商隱的創造。此詩向來解釋紛歧,或曰言情,或雲托意君臣之難遇。即以言情而論,亦難知其屬情者為何人。劉、余《集解》雲:此二首顯為賦體,而非比興寓言之作。……所述殆為作者親身經歷之事情。而非托事寓懷,借美人以喻君子之寓言。……此二章之實寫宴飲場面,具體交代'我'之仕履行跡……首章系追憶昨夜所參預之壹次貴家後堂宴會。星晨好風,渲染良夜氣氛;畫樓西畔桂堂東,盛宴良會之所。身無壹聯,謂彼此身雖不能相親相接,效彩鳳之雙飛,心則固如靈犀壹線,相通相應。腹聯送鉤射覆,酒暖燈紅,正寫盛宴熱鬧情景,而觥籌交錯之間,雙方目成心會之情可想。……末聯則謂晨鼓催人,不得久留其間,走馬應官,赴職蘭臺之際,不禁有身如轉蓬之嘆也。'聽鼓應官'與下首'壹夜'相應,蓋昨夜之宴,竟徹夜達曉矣。……二詩作於義山任職秘省期間,則開成四年春、會昌二年春、六年春似均有可能,頗難定編。馮系開成四年初入秘省時,張系會昌二年重官秘省時,均無確據。視首章末聯以'走馬蘭臺'為轉蓬不定之生活,似帶身世沈淪孤孑之感,與《偶成轉韻七十二句贈四同舍》'我時憔悴在書閣,臥枕蕓香春夜闌。赴辟下昭桂東郊痛哭辭兄弟'等句情調仿佛,或作於會昌六年春。然終乏確證。姑依張箋暫系會昌二年春。附此詩之第二首:聞道閶門萼綠華,昔年相望抵天涯。豈知壹夜秦樓客,偷看吳王苑內花。此二詩雖不能確系於某年,但必是商隱在長安秘書省時所作。商隱已娶王氏,而詩中戀情非為王氏而發,則必為婚外戀情無疑。從詩中描寫的生活內容看來,其所愛幕者,當為貴家女子,但只能暗通情意。三、四句是名句,也是這首詩的重心。無題(其二)唐 李商隱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壹萬重。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花爭發,壹寸相思壹寸灰。註釋1、半籠:半映。指燭光隱約,不能全照床上被褥。2、金翡翠:指飾以金翠的被子。《長恨歌》:“悲翠衾寒誰與***。”3、麝:本動物名,即香獐,其體內的分泌物可作香料。這裏即指香氣。4、度:透過。5、繡芙蓉:指繡花的帳子。6、劉郎:相傳東漢時劉晨、阮肇壹同入山采藥,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還鄉。後也以此典喻“艷遇”。7、蓬山:蓬萊山,指仙境。此《無題》四首之作年難考。有人猜測大約作於開成三年(838)婚於王氏之前,所思戀者當為大家閨秀。第壹首寫天涯遊子相思情懷。首句寫夢幻之虛無飄渺。次句言夢醒之際的孤獨。三句寫夢中因遠別而悲啼,四句寫急於寫信,不待墨濃。五六句言孤燈獨宿的情景。獨自壹人面對繡著金色翡翠鳥和芙蓉花的帷帳錦被,思念意中之人。《楚辭?招魂》:翡翠珠被。鮑照《擬行路難》:七彩芙蓉之羽帳。七句用漢武帝求仙故事以喻所求之難得。漢武帝信神仙方士之說,東出海訪蓬萊仙山,終未得。八句寫自己與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