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閱讀下面壹首唐詩,回答問題:(本大題3小題,***12分。)早梅 (唐·齊己)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

閱讀下面壹首唐詩,回答問題:(本大題3小題,***12分。)早梅 (唐·齊己)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

(1)詩歌鑒賞:“壹枝開”是詩的畫龍點睛之筆:梅花開於百花之前,是謂“早”, ;“‘數枝不能體現‘早’字,壹枝照應題目;而這“壹枝”又先於眾梅,悄然“早”開,更顯出此梅不同尋常。

(2)早梅素雅芳潔,內蘊幽香,不畏嚴寒傲然獨立的個性形象;詩人接早梅表達自己早年曾熱心於功名仕進的雄心抱負,同時也有不為他人所賞識的有懷才不遇之慨,但依然對未來滿懷希望,充滿著自信。

(3)首聯寫梅花在萬木欲折的時候孤根獨回,寫出它不畏嚴寒的秉性;頷聯寫山村野外皚皚白雪之中壹枝梅花獨放,點出其“早”得與眾不同;頸聯寫梅花內蘊幽香、素雅芳潔,引來禽鳥窺探。尾聯的這枝傲然獨立梅花則滿懷對春天的希望。(2分基本意思對即可。)

萬木欲折之中早開的壹枝梅花,正是詩人自我形象的寫照。處山村野外,淩寒自開,有孤芳自賞、懷才不遇之感,但又自覺內懷幽香、外呈素艷,因而不甘寂寞,對來年應時而發,在望春臺上獨占鰲頭滿懷希望,辭意中充滿著樂觀自信。(2分)基本意思對即可

首聯虛實交錯,今昔對照,從而擴大了時、空領域。寫早聞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實現目睹名湖的願望,表面看有初登嶽陽樓之喜悅,其實意在抒發早年抱負至今未能實現之情。用“昔聞”為“今上”蓄勢,歸根結蒂是為描寫洞庭湖醞釀氣氛。

頷聯。“浮”字也有動態感。境界廣闊、氣魄宏大,這兩句是寫景,但不能看成是純寫景,寫景中滲透著詩人的胸懷。“

第三聯“親朋無壹字,老病有孤舟”這兩句是寫詩人自己的處境?“乾坤”與“孤舟”對比,闊大者更為浩渺,狹小者更顯落寞。也可從 “有”和“無” 的對比展開討論。

末聯仍是登樓時所感,然已由身家及於時事國運,表現了詩人愈在個人不幸之時愈不忘政局國情的高尚品格。當時吐蕃入侵,西北邊疆不寧。不為個人身世而哭,而是為國家的危難而哭,這樣的結尾使得全篇境界更高,格調更高了。

詩人屏棄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畫,從大處著筆,吐納天地,心系國家安危,悲壯蒼涼,催人淚下。時間上撫今追昔,空間上包吳楚、越關山。其世身之悲,國家之憂,浩浩茫茫,與洞庭水勢融合無間,形成這首詩開闊宏偉,風格雄渾,沈雄悲壯,博大深遠的意境。

(分別從寫作手法,詩歌風格,表達的感情等角度展開,每個角度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