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關於竹的詩句 1.王安石贊美的竹子的詩句
蘇軾: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詠竹,竹子具有“寧折不彎”的豪氣和“中通外直”的度量,它性質樸而淳厚,品清奇而典雅,形文靜而怡然,竹也因此升華到壹個最優雅的品位,成了壹種為人崇尚的精神.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南西北風.
---鄭板橋
衙齋臥聽蕭蕭竹,
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
壹枝壹葉總關情.
---鄭板橋
秋風昨夜渡瀟湘,
觸石穿林慣作狂,
唯有竹枝渾不怕,
挺然相鬥壹千場.
---鄭板橋
壹節復壹節,
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
免撩蜂與蝶.
---鄭板橋
新竹高於舊竹枝,
全憑老幹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竹,
十丈龍孫繞鳳池.
---鄭板橋
陳 陶 .唐(847-859為仕).嵩伯.
福建南平或江西波陽人.
題僧院紫竹
喜遊蛟井寺.復見炎州竹.
杳靄萬丈間.嘯風清獨速.
2.關於竹的古詩
詠竹的詩中,我認為最好的壹首是王安石的:
與舍弟華藏院忞君亭詠竹
王安石
壹逕森然四座涼,殘陰余韻去何長。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煩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倫學鳳凰。
另外,鄭板橋的也不錯:
題竹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詩中帶有竹字的詩就非常多了,列幾首有名的:
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夜涼,開軒臥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竹裏館
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兗
李商隱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3.關於竹的詩句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唐.杜甫《詠竹》 庭竹 劉禹錫 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嚴鄭公宅同詠竹 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雲長。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籜,寒色已青蔥。
冉冉飄凝粉,蕭蕭漸引風。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叢。
惟有團團節,堅貞大小同。 新栽竹 白居易 佐邑意不適,閉門秋草生。
何以娛野性,種竹百余莖。 見此激上色,憶得山中情。
有時公事暇,盡日繞欄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陰未成。
已覺庭宇內,梢梢有余清。 最愛返窗臥,秋風枝有聲。
新竹 韓愈 筍添南階竹,日日成清閟。 縹節已儲霜,黃苞猶掩翠。
出欄出五六,當戶羅三四。 高標淩秋嚴,貞色奪春媚。
稀生巧補林,迸出疑爭地。 縱橫乍依行,爛漫忽無次。
風枝未飄吹,露粉先含淚。 何人可攜玩,清景空瞪視。
題劉秀才新竹 杜牧 數莖幽玉色,曉夕翠煙分。 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礙入簾雲。 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王安石 .宋(1021-1086)。字介甫,半山, 江西臨川人。
次韻張子野竹林寺二首其二 京峴城南隱映深,兩牛鳴地得禪林。 風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緣階帖碎金。
竹裏 竹裏編茅倚石根,竹莖疏處見前村。 閑眠盡日無人到,自有春風為掃門。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壹 竹根珠勝竹皮冠,欲著先須短發幹。 要使竹林有***見,不持方帽禦風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二 無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脆截皮幹。 故人戀戀睇袍意,豈為哀憐範叔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三 玉潤明信好冠,錯力剜出鮮紋幹。 不忘君惠常加首,要使歡盟未可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四 冠工新意斷檀欒,霧卷雲蒸久未幹。 遺種山林真自稱,何須貂暖配金寒。
竹窗 竹窗紅莧兩三根,山色遙從水際門。 只我近知墻下路,能將屐齒記苔痕。
華藏院此君亭詠竹 壹徑森然四詩人座涼,殘陰余韻去何長。 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
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 煩君惜取根株在,欲乞憐倫學鳳凰。
次韻張子野竹寺 風泉隔撞哀玉,竹月緣階貼碎金。 楊萬裏.宋(1127-1206)。
廷秀,誠齋。 江西吉水人。
詠竹 凜凜冰霜節。修修玉雪身。
便無文與可。自有月傳神。
過單竹澤徑 喬木與修竹。相招為茂林。
無風生翠寒。未夕起素陰。
看筍 筍如藤薛爭長。竹似夷齊獨清。
只愛錦竹滿地。暗林忽兩三莖。
竹林 珍重人家愛竹林。織籬辛苦護寒青。
那知竹性無薄相。須要穿來籬外生。
記張定叟煮筍經 江西毛筍未出尖。雪中土膏養新甜。
先生別得煮簣法。丁寧勿用醯與鹽。
巖下青泉須旋汲。熬出霜根生蜜汁。
寒牙嚼出冰玉聲。余瀝仍和月光吸。
謝唐德明惠筍 高人愛筍如愛玉。忍口不餐要添竹。
雲何又遣十輩來。昏花兩眼為渠開。
煮筍 金陵竹筍硬如石。石猶有髓筍不及。
巔南市裏筍如酥。筍味清絕酥不如。
帶雨劚來和籜煮。中含柘漿新甘露。
可蒸可膾景可羹,繞齒蔌蔌水雪聲。 不須咒筍莫成竹,頓頓食筍莫食肉。
都不食筍戲題 竹祖龍孫渭上居。供儂樽俎半年余。
斑衣戲彩春無價。玉版談禪佛不知。
竹枝詞 短儂籬漏芒破。須遣拖泥帶水來。
初食筍蕨 鳳烹龍世浪傳。猩唇熊掌我無緣。
只逢筍蕨杯盤日。便是山林寶貴天。
詠十裏塘姜店水亭前竹林 壹見此君面。荒村不是村。
斜陽與可筆。棲雀子猷魂。
歐陽修.宋(1009-1072)。醉翁。
江西吉水人。 秋晚凝翠竹 蕭疏喜竹勁,寂寞傷蘭敗。
叢菊如有情。幽芳慰孤介。
竹間亭 啾啾竹間鳥。日夕相嚶鳴。
悠悠水中魚。出入藻與萍。
水竹魚鳥家。伊誰作斯亭。
翁來無車馬。非與彈弋並。
刑部看竹郊孟郊體 花妍兒女姿。零落壹何速。
竹色君子德。猗猗寒更綠。
京師多名園。車馬紛馳逐。
春風紅紫時。見此蒼翠玉。
淩亂迸青苔。蕭疏拂華屋。
森森日影閑。濯濯生意足。
幸此接清賞。寧辭薦芳醁。
黃昏人去鎖空廊。枝上月明春鳥宿。
初秋普明寺竹林小飲餞梅俞 野水竹間清,秋山酒中綠。 送子此醋歌,淮南應落木。
暇日雨後綠竹茂,日夕愛君。 佳禽哢翠樹,若與坐人親。
賦竹上甘露 梢梢兩竹枝,甘露葉間垂。 草木有靈液,陰陽凝以時。
深山與窮谷,往往嘗有之。 幸當君子軒,得為叢人知。
物生隨所詫。晦顯各有宜, 聊以助歌詠,兼堪飲童兒。
贈余以端溪綠石枕與蘄州竹簞 端溪琢出月缺樣,蘄州織成雙水紋。 呼兒置枕展方簞,赤日正午天無雲。
黃琉璃光綠玉潤,瑩凈冷滑無埃塵。 憶昨開封暫陳力,屢乞殘骸無埃塵。
聖君哀憐大臣閔,察見衰病非虛飾。 猶蒙不使如罪去。
特許遷官還舊職。 選材臨事不堪用,見利無慚惟茍得。
壹從僦舍居城南, 張仲通示墨竹嗣以篇 數竿蒼翠寫生綃,寄我公齊伴寂寞。 不待雪霜常凜凜,雖無風雨自蕭蕭。
嗟予心誌俱誠厚貺,遠漸為報乏瓊瑤。 劉氏竹林小飲 春榮忽已衷。
夏葉換初秀。 披荒得深蹊。
掃綠蔭清晝。 萬竿交已聳。
千畝蔚何富。 驚雷迸狂鞭。
霧籜舒文鄉。 謝提刑張郎中寄筇竹柱杖 玉光瑩潤錦爛斑。
霜雪經多節愈堅。 珍重故人相贈意。
扶持衰病過殘年。
4.關於竹的古詩
詠竹的詩中,我認為最好的壹首是王安石的:與舍弟華藏院忞君亭詠竹王安石壹逕森然四座涼,殘陰余韻去何長.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煩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倫學鳳凰.另外,鄭板橋的也不錯:題竹石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詩中帶有竹字的詩就非常多了,列幾首有名的: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夜涼,開軒臥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山居秋暝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竹裏館王維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兗李商隱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惠崇春江晚景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5.古代關於竹子的詩句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蘇東坡。
自古以來竹子壹直是詩人、畫家們筆下的題材。古詩中關於竹的詩句很多: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瞻彼淇奧,綠竹青青”的句子;唐朝王維有:“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白居易“閣畔竹蕭蕭,閣下水潺潺”等等。
揚州八怪的鄭板橋,畫了很多竹子畫,並在上面題詩,他在《竹石》畫上題詩:“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意思是人要有風骨,無論做什麽事,沒有咬定和堅韌的精神,是難於立根的。
6.詠竹詩句大全
王安石《詠竹》 [ 2006-11-1 21:09:00 | By: 風雨行者 ] 0 推薦人憐直節生來瘦, 自許高材老更剛, 曾與蒿藜同雨露, 終隨松柏到冰霜。
這是我從家裏壹個新買的花盆上偶然間看到的絕句。 詠竹的詩詞歷朝歷代層出不窮,但大都直言挺拔之勢,初次閱讀還比較有感觸,壹旦看的多了,重復之余,不免覺的有些平淡。
而介甫先生壹句壹個轉折,***三次。先說天生的不足,和後天環境的惡劣,很快便筆鋒壹轉,強調竹子不甘墮落,勇於戰勝困難,終成大器的品質。
仿佛讓人領略了截然相反的兩種風情,而就在瞬間已經歷數次,真是耳目為之壹新,印象自然深刻了。 這首七絕也跳出了常見的泛泛歌頌“松竹梅”三友的形式,成功的表現了作者作為偉大的改革家,所面對的巨大阻力這個情況,以及堅韌不拔的崇高精神。
作文最難的就是如何恰如其分的表達出真情實感,而這首詩,堪稱典範。 古往今來,詠竹詩是祖國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竹林是詩歌的源泉,許多著名詩人均熱愛竹林,承受竹林的恩澤。寫下豐富多彩的詠竹詩,流傳我國詩壇。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小字灌朗,號半山老人,臨川(今江西撫州臨川)人;幼年隨父王益(縣、州官)在江南各竹區度過;任官職後,在南方各地巡視,每見竹林,往往吟詩,因此寫出不少竹詩。 他17歲時開始立誌鉆研學術,學以致用,北宋慶歷二年(1042年)考中進士,名列前茅。
嘉裙四年(1059年),他給宋仁宗趙禎上《言事書》;熙寧元年(1068年)奉詔至京師為相:二年,宋神宗趙頊采納他的意見,實行新法。 。
7.急求關於竹的詩句加賞析
虛心竹有低頭葉;
傲骨梅無兩面枝。
——鄭燮撰
註釋鄭燮(1693-1765):號板橋,江蘇興化人。幼年家貧,但穎悟好學、性狂放落拓。乾隆元年進士,做過山東範縣和濰縣知縣,後因請求賑助農民而得罪豪吏,告疾罷官歸,居揚州以詩書畫自適。板橋詩、書、畫俱有造詣,人稱“三絕”,為“揚州八怪”之壹。板橋擅寫蘭竹、以草書長撇作畫,把中國傳統的墨竹蘭畫發展到壹個新的階段。今有《板橋全集》及書畫多種傳世。
鑒賞這副對聯壹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用了象征的手法。“象征”既是壹種用某種知覺或想象的圖象標示或暗示某種不可見的意蘊的藝術手法,又是指壹種文藝作品與欣賞者的聯系方式。象征聯系的建立是以結構特征的相符度為基礎的,而不求質的完全契合。比如,松樹與豪情,竹與正直的人格具有不同的質,但松樹的壯闊、偉岸的形象與豪情的特征相似,竹的筆直淩霄的形態與人格正直在結構特征上相對應,於是人們就常用松樹象征豪情,用竹象征正直的人格,因此,象征是壹種異質同構的聯系方式。古人在文藝作品中最善用象征手法將事物人格化加以贊揚或貶斥,比如贊竹有虛心、梅有傲骨、蘭有君子之高風等。
鄭板橋壹生愛竹、敬竹;畫以寫竹,詩以詠竹。鄭板橋性狂放不羈,傲岸正直,因此他常詠竹畫竹以勉人和自勉。如“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壹枝壹葉總關情”。(《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竹石》題畫詩)而梅與蘭、竹、松,經常是詩人、畫家作品的題材,當然鄭板橋筆下就更多。上面這副對聯也體現了鄭板橋詩、書、畫的壹貫風格,同時也映照出鄭的人格。
上聯詠竹。竹中空有節,它的葉子都是兩兩相對向下生長的,好像壹個“個”字,所以說它“虛心”“低頭”,“低首虛心”既描竹的外在自然狀態,又指人的內在精神品德,二者異質同結構相對應;下聯贊梅。梅,不懼冰霜,迎風鬥寒傲雪開,所以稱梅有傲骨,而且梅還有壹個特征,它的花都開在枝的陽面,壹律朝上,從無在陰面朝下的,其他的花就不壹定(如桃花就有朝下開的花,所以被斥為“輕薄”)。因此說“無兩面枝”,梅的這種形象特征與人們所贊揚的不向惡勢力低頭,表裏如壹的正直人格又是異質同構的。聯語雖然是詠竹贊梅,實際上是為人寫照、為己寫照。上聯說的是治學的精神,下聯說的是做人的品格。鄭板橋在學術上詩書畫三絕,在為人上傲岸耿直,在他身上,後人不是看到了竹的精神、梅的風格嗎?
8.有哪些描寫竹梅蘭菊的詩句
熱心網友王安石 《梅花》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唐 李白 《古 風》
孤蘭生幽園,眾草***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唐·杜牧《題新竹》
數莖幽玉色,晚夕翠煙分。
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得八簾雲。
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唐·黃巢《詠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