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詩歌題材比較廣泛,有諷刺時弊的,也有詠史懷古的,還有反映民生疾苦的、友人贈別的,但成就最高的還是邊塞題材的詩歌,他的邊塞詩雄渾而悲壯,主要描寫戰士們奮勇殺敵的英雄氣概,也有戍邊戰士們對故鄉的思念。
詩歌風格
“雄渾悲壯”是高適的邊塞詩的突出特點。其詩歌尚質主理,雄壯而渾厚古樸。高適少孤貧,有遊俠之氣,曾漫遊梁宋,躬耕自給,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個性,故詩作反映的層面較廣闊,題旨亦深刻。高適的心理結構比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詩多直抒胸臆,或夾敘夾議,較少用比興手法。
高適詩歌的註意力在於人而不在自然景觀,故很少單純寫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時伴有寫景的部分,因此這景帶有詩人個人主觀的印記。《燕歌行》中用“大漠窮秋塞草衰,孤城落日鬥兵稀”勾劃淒涼場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組成富有主觀情感的圖景,把戰士們戰鬥不止的英勇悲壯烘托得更為強烈。高適在語言風格上用詞簡凈,不加雕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