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
悲嘆北方的貧瘠落後以及戰爭給北方民眾帶來的苦難,又謳歌北國民眾自古具有的不屈的生存意誌和保家衛國的決心,具有濃郁的愛國主義情懷。
2.《他死在第二次》
即使用崇高的理想也沒辦法來替代個人生命的價值。雖然人們壹貫給犧牲找到理由,但是那些犧牲的人們我們有多少能記得他們的名字?
3.《黎明的通知》
黎明是美好的,每壹天都有壹個黎明。然而,對於壹個民族來講,要爭取社會黎明的到來並不容易。必須經過血與火的抗爭,必須以堅韌不拔的精神與黑暗搏鬥。
4.《願春天早點來》
前期的作品,風格深沈,表現對春天的向往,詛咒黑暗,謳歌光明。
5.《我愛這土地》
以"假如"領起,用"嘶啞"形容鳥兒的歌喉,接著續寫出歌唱的內容,並由生前的歌唱,轉寫鳥兒死後魂歸大地,最後轉由鳥的形象代之以詩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詩人那顆真摯、熾熱的愛國之心。
6.《向太陽》
1938年4月,艾青從戰火蔓延的北方回到武漢不久,以激越而豐厚的情感創作了長詩《向太陽》。由於這首詩所顯示的作者對人生和藝術不斷探求的精神,以及它達到的寬廣的審美境界,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國現代文學史和文學評論家壹致把它譽為抗日戰爭時期重要的優秀詩篇。因為它不僅標誌著艾青的創作道路邁向了壹個新的高度,而且對我國詩歌創作的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7.《太陽的話》
艾青用太陽象征光明和希望,用緊閉著門戶的木板房比喻當時人民生活的閉塞、陳舊、落後的環境,以第壹人稱代表太陽呼喚國人改變現狀,迎接光明。詩歌傾訴著民族的苦難,歌頌了祖國的戰鬥,滲透著時代氣氛,以滿腔的熱情喚起民眾,投身到拯救民族危亡的鬥爭中,改變現狀,為中國開辟光明美好的未來前程。
8.《大堰河—我的保姆》
作者通過對自己的乳母的回憶與追思,抒發了對貧苦農婦大堰河的懷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贊美之情,從而激發人們對舊中國廣大勞動婦女悲慘命運的同情,對這"不公道的世界"的強烈仇恨。 ?
擴展資料:
艾青的作品壹般是描寫太陽、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現出艾青對舊社會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對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與追求。艾青從對農村勞動人民的熱愛和接近他們的要求出發,十多年來,壹直向他們呈獻著自己最真切的詩情。?
艾青的詩歌以它緊密結合現實的、富於戰鬥精神的特點繼承了“五四”新文學的優良傳統,又以精美創新的藝術風格成為新詩發展的重要收獲。這裏既反映了作者的藝術才能,又銘記下他嚴肅的、艱苦的藝術實踐。在他的詩歌中,飽滿的進取精神和豐富的生活經驗帶來鮮明。艾青的詩歌具有鮮明深刻的形象,隨著詩歌結束,形象也就完成。形象,不僅指人,也包括物,以及思想等的形象化。?
艾青的詩在形式上不拘泥於外形的束縛,很少註意詩句的韻腳和字數、行數的劃壹,但是又運用有規律的排比、復沓,造成壹種變化中的統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