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玄鳥,即燕子)(《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鳴蟬厲寒音,時菊耀秋華”(潘嶽《河陽縣作二首)“ 哀蟬無留響,叢雁鳴雲霄。”
(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園柳吟涼久,嘶蟬應序驚”(隋 王由禮《賦得高柳鳴蟬》)“造化生微物,常能應候鳴”(唐 許裳《聞蟬》)“高蟬多遠韻,茂樹有余音”(宋 朱熹《南安道中 》)“流音繞叢藿,余響徹高軒”(南朝 蕭子範《後堂聽蟬》)“清吟曉露葉,愁噪夕陽枝。忽爾弦斷絕,俄聞管參差” (唐 劉禹錫《酬令孤相公新蟬見寄》)“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泉溜潛幽咽,琴鳴乍往還。
長風剪不斷,還在樹枝間。”(唐 盧仝《新蟬》)“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宋 辛棄疾《西江月·月夜行黃沙道中》)。
2. 描寫“昆蟲的鳴叫”的詩句有哪些1. 《聞蟲》唐代·白居易
暗蟲唧唧夜綿綿,況是秋陰欲雨天。
猶恐愁人暫得睡,聲聲移近臥床前。
2. 《月夜 》唐代·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3. 《村夜》唐代·白居易
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
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
4. 《夏夜追涼》宋代·楊萬裏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5. 《秋夜曲》唐代·張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長,漫漫輕雲露月光。
秋逼暗蟲通夕響,征衣未寄莫飛霜。
3. 描寫昆蟲的鳴叫的詩句★白蓮似桃花燦爛綻苞而又雨摧不雕,似牡丹峨然噴放而又出泥不染;似迎春淡雅情深而又果碩不傲。
★朝陽下,碧綠的樹叢中,壹顆顆,壹串串的龍眼像壹個個胖乎乎的小頑童,咧著小嘴歡笑。
★山楂開始紅了,像壹個個怕羞的小姑娘,躲躲藏藏地露出半個臉兒。
★櫻桃花如白雲般壹籠籠地罩住了寨子。
★到秋天,深紅的柿子,像壹樹火焰,讓妳驚嘆。
★每棵柿樹都燃燒著壹團熱情的火焰,向人們炫耀著壹張張橘紅色的豐收喜報。
★葡萄園內碧雲層疊,密匝匝的葡萄,似座座珍珠塔,使人口生蜜意,甜沁心脾。
★那種叫“水晶”的葡萄,長長的,綠綠的,晶瑩透明,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來似的。
★那密實實、郁蔥蔥的葉子下,壹嘟嚕壹嘟嚕的葡萄掛滿了架,有的紫紅色,有的青綠色,像瑪瑙,似翡翠。
★壹朵朵鮮紅的石榴花掛在樹上,把石榴樹打扮得像含羞的少女。
★熟透了的石榴,有時會炸開了皮,就像小孩子張大了嘴,露出了整齊的牙齒。
★那石榴個個都長得裂開了縫,露出像牙齒似的石榴籽,頂端幾片葉子全攏在壹起,像蝴蝶結似的,使它更加美麗。
★深秋時節,這樹上的石榴全部裂開了嘴兒,好像是壹朵朵盛開的鮮花。
★石榴熟透了,它們壹個個綻開娃娃般可愛的圓臉和笑口,爭相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
★石榴果實老熟時,裂開壹口,露出珍珠瑪瑙般的種子,好像少女嫣然壹笑的皓齒。
★那椰子樹葉像長長的羽毛壹樣,有風時樹影婆娑,沒風時也飄逸秀美。
★壹株株挺拔筆直的椰子樹,在蔚藍的天空下,葉子像孔雀尾似的散開。
★高高的椰子樹像壹把太陽傘,總是向海傾斜著,微微地彎著腰。
★遠處的小樹林閃著綠幽幽的光,在微風中輕輕搖響綠葉,像是唱著壹支動聽的歌。
★樹林醒來了,在晨風中梳理了頭發,又忙著往臉上擦抹著玫瑰紅的朝霞。
★樹林被微風壹吹,發出“沙沙”的響聲,從遠處看,好像大海起伏的波濤。
★那斑駁的樹影清晰地投在小路上,好似壹幅幅濃淡相宜的剪紙畫。
★落盡了葉的楊樹、榆樹、槐樹,向灰沈沈的蒼穹伸張著炭條似的枝杈。
★六月的森林裏,開滿了各色各樣的野花,燦爛得像撒滿了寶石,鋪上了錦緞。
★置身楓樹林中,那數不盡的紅葉就好似棲滿枝頭的紅蝴蝶。
★這巨大的楓林又像壹個盛裝顏料的調色盆,中黃、紫色……簡直是應有盡有,使人目不暇接。
★漫山的楓葉紅了,紅得像晚霞,像火燒雲,它們好像在和寒秋挑戰,真是“霜葉紅於二月花”。
★只見十余株又高又大的楓樹,滿樹楓葉已是壹片紅,宛如壹堆堆淋不滅的火焰。
★我輕輕拾起壹片楓葉,那紅彤彤的葉面上有著清晰的時脈,但顏色卻像壹團燃燒的火焰。
★山腰之上,黃櫨樹叢生,枝葉如雲,金秋時節,層林盡染,如火如荼,恰似少女紅裝。
4. 關於蟲子的詩(全部詩句加作者)1、《月夜》——唐代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譯文:夜靜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壹半,另壹半隱藏在黑夜裏。北鬥星傾斜了,南鬥星也傾斜了。今夜才知春天的來臨,那被樹葉映綠的窗紗外,唧唧的蟲鳴,頭壹遭兒傳到了屋子裏來了。
2、《雜感》——清代黃景仁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壹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譯文: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無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獨自作,抒發心中的不平。飄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詩人詩歌中慷概激昂之氣消磨而盡。萬念俱寂、對女子已經沒有輕狂之念的人,卻得到負心漢的名聲。
十個人中有九個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最沒有用處的就是書生。不要憂愁自己寫的愁苦之詩會成為吉兇的預言,春天的鳥兒和秋天的蟲兒都會發出自己的聲音。
3、《秋日三首》——宋代秦觀
月團新碾瀹花瓷,飲罷呼兒課楚詞。
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
譯文:碾好的月團用茶碗泡著,喝完後,讓孩子背誦楚辭。沒有風,小院裏也沒有落葉,幾只蟲子相對,正在吐絲。
4、《聞蟲》——唐代白居易
暗蟲唧唧夜綿綿,況是秋陰欲雨天。
猶恐愁人暫得睡,聲聲移近臥床前。
譯文:本來在這陰雨連綿的秋夜就輾轉難眠,暗處的秋蟲還在唧唧叫個不停。好像唯恐愁人能睡得安穩,壹聲聲漸漸靠近臥床之前。
5、《浣溪沙·庚申除夜》——清代納蘭性德
收取閑心冷處濃,舞裙猶憶柘枝紅。誰家刻燭待春風。
竹葉樽空翻采燕,九枝燈灺顫金蟲。風流端合倚天公。
譯文:在寒冷的除夕夜裏把心裏濃烈的思念收起,且看眼前那柘枝舞女的紅裙,還像往年壹樣絢爛嗎?想起自家當年在除夕夜裏在蠟燭上刻出痕跡采等待新春的到來。
竹葉酒已經喝盡了,大家都在頭上戴著彩綢做成的燕子來歡慶新年的到來。燈燭已經熄滅了,剩下的燈花仿佛壹條條金蟲在微微顫抖,如此風流快樂,全仗著天公的庇護啊。
5. 關於昆蟲的詩句(1) 蟬聲響亮而高遠,古往今來,那“知了,知了”的鳴唱,曾使情感豐富而細膩的詩人們寫下了諸多優美動人的詩篇。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玄鳥,即燕子)(《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鳴蟬厲寒音,時菊耀秋華”(潘嶽《河陽縣作二首) “ 哀蟬無留響,叢雁鳴雲霄。”(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園柳吟涼久,嘶蟬應序驚”(隋 王由禮《賦得高柳鳴蟬》) “造化生微物,常能應候鳴”(唐 許裳《聞蟬》) “高蟬多遠韻,茂樹有余音”(宋 朱熹《南安道中 》) “流音繞叢藿,余響徹高軒”(南朝 蕭子範《後堂聽蟬》) “清吟曉露葉,愁噪夕陽枝。
忽爾弦斷絕,俄聞管參差” (唐 劉禹錫《酬令孤相公新蟬見寄》)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泉溜潛幽咽,琴鳴乍往還。長風剪不斷,還在樹枝間。”
(唐 盧仝《新蟬》)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宋 辛棄疾《西江月·月夜行黃沙道中》) “得飲玄天露,何辭高柳寒”(南朝陳·劉刪《詠蟬詩》) “飲露身何潔,吟風韻更長”(唐·戴叔倫《畫蟬》) “聽秋蟬,秋蟬非壹處。
細柳高飛夕,長楊明月曙;歷亂起秋聲,參差攪人慮。單吟如轉簫,群噪學調笙;風飄流曼響,多含斷絕聲。
……” “聽鳴蟬,此聽悲無極。群嘶玉樹裏,回噪金門側;長風送晚聲,清露供朝食。
晚風朝露實多宜,秋日高鳴獨見知。輕身蔽數葉,哀鳴抱壹枝。
……”(隋 盧思道 《和陽納言聽鳴蟬篇》) (二)蜜蜂蜂 作者: 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三)蝴蝶籬落疏疏小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註釋 [題解] 本詩作者楊萬裏,南宋著名詩人,壹生寫詩兩萬多首,其中有大量的寫景詩。他的詩清新風趣,構思巧妙,語言通俗,自成壹家,在當時與陸遊等人齊名。
本詩是壹首描寫田園風光的七言絕句。宿:住宿。
新市:地名,位於今湖北省京山縣東北。徐公店:壹個姓徐的人家開設的客店。
公:古代對男子的通稱。詩題暗示了詩歌內容為詩人在徐公店住宿時所看到的景象。
《春夕旅懷》 崔塗(唐) 水流花謝兩無情, 送盡東風過楚城。 蝴蝶夢中家萬裏, 杜鵑枝上月三更。
故園書動經年絕, 華發春唯滿鏡生。 自是不歸歸便得, 五湖煙景有誰爭? (此詩用清麗的語言,工整的格律,把惜春,思鄉之情表現得形象生動,富有詩意) 《驕兒詩》 李商隱 欲爭蛺蝶輕,未謝柳絮疾。
(寫少年活潑飛奔追蝴蝶抓柳絮) 《雜詩之八》 (晉)張協 述職投邊城,羈束戎旅間。 下車如昨日,望舒四五圓。
借問此何時?蝴蝶飛南園。 流波戀舊浦,行雲思故山。
閩*越衣文,胡馬願度燕。 土風安所歸,由來有固然。
《和主薄季哲怨情》 (南朝)謝眺 花叢亂數蝶,風簾入雙燕。 《春感詩》 (唐)李白 塵縈遊子面,蝶弄美人釵。
《古意二首》(之二) (南朝)梁武帝 飛飛雙蛺蝶,低低兩差池。 《曲江二首》(之二) (唐)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 每日江頭盡醉歸。
酒債尋常行處有, 人生七十古來稀。 穿花蛺蝶深深見, 點水蜻蜓款款飛, 傳語風光***流轉, 暫時相伴莫相違。
[水調歌頭](泛湘江) (宋)張孝祥 此事天公付我, 六月下滄浪。 蟬蛻塵埃外, 蝶夢水雲鄉。
[思佳客] (宋)吳文英 迷蝶無蹤曉夢沈, 寒香深閉小庭心。 《晚日後堂》 (南朝梁)簡文帝蕭綱 岸柳垂長葉, 窗桃落細跗。
花留蛺蝶粉, 竹翳蜻蜓珠。 《答外》 劉令嫻(女) 鳴鸝葉中響,戲蝶花間鶩。
《滿江紅·點火櫻桃》 (南宋)辛充疾 蝴蝶不傳千裏夢, 子規叫斷三更月。 聽聲聲枕上勸人歸, 歸難得。
(希望王師北定思念故鄉) 《青陵臺》 (唐)李商隱 青陵臺畔日光斜, 萬古貞魂綺莫霞, 莫訝韓憑為蛺蝶, 等閑飛上別枝花。 《李義山詩集》 《詠蝴蝶》 (北宋)謝逸 狂隨柳絮有時見, 舞入梨花何處尋。
江天春晚暖風細, 相逐賣花人過橋。 (謝逸作蝴蝶詩三百首,人號謝胡蝶,《豫章詩話》 ) 《荊南竹枝詞·詠梁祝》 (清)史承豫 讀書人去剩荒臺, 歲歲春風長野苔。
山上桃花紅似火, 雙雙蝴蝶又飛來。 寧波梁祝墓上,宜興祝英臺讀書處,常有蝶聚,當地設“雙蝶節”於農歷三月壹日 (祝英臺生日) 《江行》 (唐朝)魚玄機 大江橫抱武昌斜, 鸚鵡洲前萬戶家。
畫舸春眠朝未足, 夢為蝴蝶也尋花。 後二句,極言江上春色迷人,雖在夢寐之中,亦覺情思搖漾。
空靈雋妙,傳神語外。 《晴景》 (唐)王駕 雨前初見花間蕊, 雨後兼無葉裏花。
蛺蝶飛來過墻去, 應疑春色在鄰家。 《詠蛺蝶》 梁簡文帝 復此從鳳蝶, 雙雙花上飛; 寄語相知者, 同心終莫違。
詠英臺化蝶句 (宋)薛秀宣 蝶舞凝山魄, 花開想玉顏。 《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李商隱蝶>四首 其壹 孤蝶小緋徊, 翩翾粉翅開。 並應傷皎潔, 頻近雪中來。
其二 葉葉復翻翻, 斜橋對側門。 蘆花惟有白, 柳絮可能溫。
西子尋遺殿, 昭君覓故村。 年年芳物盡, 來別敗蘭蓀。
其三 初來小苑中, 稍與瑣圍通。 遠恐芳塵斷, 輕憂艷雪融。
只知防灝露, 不覺送尖風。 回首雙飛燕, 乘時入綺櫳。
其四 飛來繡戶陰, 穿過畫樓深。 。
6. 關於昆蟲鳴叫的好段落在炎熱的夏日裏,田野裏總有壹位”音樂家”在歌唱,那就是蟋蟀.
蟋蟀的歌聲優美動聽,聽了它的歌聲,妳可能會喜歡上它,它壹般在石頭縫裏,可能在石頭縫,有它們演奏樂曲的工具.
它們對人們的貢獻實在太大了,人們可以捉壹只雄蟋蟀和壹只雌蟋蟀,這樣就可以玩有趣的遊戲-------鬥蟋蟀,鬥蟋蟀已經有千年的歷史了,在古時候,壹些貪官就整天在玩”鬥蟋蟀”,我在9歲的時候,就玩過鬥蟋蟀了,好玩極了!不相信妳可以試試呀?
蟋蟀又是壹種不收錢的”演奏家”,夏天,隨著路燈亮起來之後,小路亮了起來,幾個在湖邊散步的老人,他們的心情壹定好極了,因為在蟋蟀的鳴叫中,可以看出蟋蟀是十分的熱情.我想:我們人類也要學會熱情,妳對別人熱情,別人也壹定會對妳熱情的.所以,我們時時刻刻都要記住”熱情”二字.
蟋蟀,妳的鳴叫給我的啟發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