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錫劇的詩句

關於錫劇的詩句

1.用壹句話概括錫劇的特點

錫劇以唱為主,曲調優雅抒情,生活氣息濃厚,別具江南水鄉風韻,為江南地方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錫劇唱腔屬於曲牌板腔綜合體,三大基本調均屬於上下句的板式變化體結構,並常在上下句之間插入壹段或長或短的清板。錫劇音樂旋律柔和、流暢、輕快,有男女分腔的顯著特點。

錫劇的主要曲調為“簧調”,後又創造了壹些新腔,增加了板式變化,尤其是“大陸調”從單壹曲調成為變化豐富的腔類。此外,錫劇還吸收了江南大量傳統民間音樂,改編了“南方調”、“陳調”、“新金陵塔調”、“柴調”等。

擴展資料錫劇,流行於江蘇南部和上海市。由常州武進、無錫壹帶的“東鄉小調”經過曲藝“灘簧”階段的發展而成。

其後又陸續吸收了江南民間“采茶燈”的舞蹈,辛亥革命前後搬上舞臺。無錫灘簧先進入上海,後來常州灘簧也進入上海,在上海逐漸合流而同臺演出,所以壹度稱為“常錫文戲”。

曲調有簧調、老簧調、大陸調、新大陸調、玲玲調、紫竹調、三角板等,大多柔和和輕快,富有江南水鄉民間音樂的特色。伴奏樂器有板胡、月琴、琵琶、嗩吶、打琴等。

解放後整理傳統曲目《雙推磨》、《秋香送茶》等,在音樂和表演上都作了重大改進。現代劇《紅色的種子》等取得較顯著的成就。

百度百科-武進錫劇百度百科-錫劇。

2.關於“白鶴”的詩句有哪些

關於“白鶴”的詩句有

1.《沁園春 問杜鵑》

年代: 宋 作者: 陳人傑

為問杜鵑,抵死催歸,汝胡不歸。似遼東白鶴,尚尋華表,海中玄鳥,猶記烏衣。吳蜀非遙,羽毛自好,合趁東風飛向西。何為者,卻身羈荒樹,血灑芳枝。

興亡常事休悲。算人世榮華都幾時。看錦江好在,臥龍已矣,玉山無恙,躍馬何之。不解自寬,徒然相勸,我輩行藏君豈知。閩山路,待封侯事了,歸去非遲。

2.《折桂令·倚欄桿不盡興亡》

年代: 元 作者: 張可久

倚欄桿不盡興亡。

數九點齊州,八景湘江。

吊古詞香,招仙笛響,引興杯長。

遠樹煙雲渺茫,

空山雪月蒼涼。

白鶴雙雙,劍客昂昂,錦語瑯瑯。

3.《漁家傲·七寶池中堪下釣》

年代: 宋 作者: 凈端

七寶池中堪下釣。八功德水煙波渺。池底金沙齊布了。羨魚鳥。周回旋繞為階道。白鶴孔雀鸚鵡噪。彌陀接引毫光照。不是修行何得到。壹般好。西方凈土無煩惱。

4.《水調歌頭·曉霧散晴渚》

年代: 宋 作者: 侯置

曉霧散晴渚,秋色滿湘山。青鞋黃帽,忄欠與名士***躋攀。窈窕深林幽谷,詰曲危亭飛觀,俯首視塵寰。長嘯望天末,余響下雲端。

白鶴去,荒井在,汲清寒。醒然毛骨,浮丘招我禦風還。拂拭蒼崖苔蘚,壹寫胸中豪氣,渺渺洞庭寬。山鬼善呵護,千載照層巒。

5.《水調歌頭·白鶴到時節》

年代: 宋 作者: 侯置

白鶴到時節,霜信滿南州。金盤露重,銀潢波浪載天流。嶽瀆千齡鐘秀,賦出人間英氣,清照洞庭秋。烈日嚴霜操,竹簡萬年留。

蘇屬國,二千秩,若為酬。杜園陰密,未央前席動宸旒。入踐紫薇郎省,擢贊綠槐公位,指日鳳池遊。千頃玉芝熟,準備飯青牛。

3.話劇《珍珠塔》中經典的句子

我不知道妳說的是不是這個版本,反正就找了壹些,妳看看是不是吧

1、陳培德(張金華):人生壹世多酸辛,時高時低路不平。……怎奈是兵荒馬亂隔斷親,天各壹方難找尋。

2、方朵花(倪同芳):珠塔本是稀有寶,萬顆珠玉巧串成。金絲穿,銀線紉,玲瓏剔透塔七層。避火珠,串成墻;分水珠,盤成芯;移磨珠子做塔底;定風珠壹顆結塔頂。舉世無雙難配對,價值壹座襄陽城。(這段描寫我很喜歡)

3、方卿(周東亮):有誌者,事竟成,莫把侄兒太看輕。韓信、蘇秦為將相,當初也是苦出身。

4、方卿若有高官做,日出西方向東行;方卿若有高官做,滿天月亮壹顆星;方卿若有高官做,毛竹扁擔出嫩筍,鐵樹開花結銅鈴,滾水鍋裏能結冰;方卿若有高官做,井底青蛙上青雲,曬幹鯉魚跳龍門,黃狗出角變麒麟,老鼠身上好騎人;方卿若有高官做,除非是重投胞胎再做人!

5、方卿(周東亮):佛爭清香人爭氣,片刻不想留此地。

6、陳翠娥(董雲華):喜的是雖窮有誌氣。倒不如贈他白銀三百兩,好讓他鐵硯磨穿早及第。

7、方卿(周東亮):我有朝再到襄陽來,壹錠銀還妳十錠金!

8、陳翠娥(董雲華):冬去春來又壹載,乍暖還寒愁滿懷。睹物傷情思表弟,每對珠塔淚盈腮

9、方卿(周東亮):歷經坎坷人生路,感慨萬千難言表。窮也好來富也好,誌氣二字不可拋。窮不失誌窮變富,富不癲狂再攀高。貴也好來賤也好,自尊自重不可少。賤不低下不為賤,貴不驕人人稱道。親也好來疏也好,善待他人最重要。錦上添花固然好,雪中送炭情更高,情更高!只要人間真情在,天下定會更美好。(這些都算經典的吧?嗯嗯?)

10、伴唱:珍珠塔,稀世珍,價值壹座襄陽城。珠塔有價情無價,熠熠生輝照後人,照後人。

4.關於松竹梅菊的詩句

1、詠梅詩:

梅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2、詠松詩

松 宋.謝子才

壯節無雙獨占春,靈根誰肯混凡塵。

有時雷雨掀天地,疑是蒼龍獨奮身。

3、詠竹詩

竹 鄭板橋(鄭燮)

壹節復壹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4、詠菊詩

《和郭主簿》 晉·陶淵明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5.錫劇的介紹

錫劇前稱灘簧,是江、浙壹帶說唱藝術的壹大支流,發端於古老的吳歌。經過民間的演唱流變衍化,壹代代藝人的加工提高和姐妹藝術的借鑒融合逐漸形成錫劇的雛形,錫劇最早出現於無錫東鄉的羊尖嚴家橋壹帶。主要表現形式有山歌小調、彈詞、宣卷、花鼓灘簧等。錫劇是由武進、無錫壹帶的東鄉小調經過曲藝灘簧階段發展而成的漢族戲曲劇劇種之壹。其後又陸續吸收了江南民間“采茶燈”的舞蹈,辛亥革命前後搬上舞臺。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錫劇前輩王嘉大把原來的“常州灘簧”推向了較為成熟的錫劇藝術,收了多位高徒,包括武進、無錫、丹陽、宜興,培養了壹大批人才,其中有梅蘭珍、王蘭英等名角。2008年6月7日,錫劇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6.有哪些關於煙雨樓的詩句

《括蒼煙雨樓》

莫為看山只憑欄,遠懷猶恨兩山間。坐深卻得無窮趣,只看平川壹半山。

年代:樓鑰 作者:樓鑰 樓鑰詩詞全集

《晚自擬滁亭轉煙雨樓聽角》

兩寺疎鐘夾岸聞,荒煙無數亂前村。山銜落日雲生彩,溪溜孤舟水不痕。蟲羽淒淒鳴綠暗,星暉隱隱照黃昏。欲歸重到層樓上,更為梅花壹斷魂。 。

年代:樓鑰 作者:樓鑰 樓鑰詩詞全集

《煙雨樓夜坐》

暮靄橫空黯未收,晚來涼動滿懷秋。淡雲影裏千山月,殘角聲中百尺樓。參坐***為文字飲,高談不見古念愁。夜闌半醉意方適,徑欲乘風汗漫遊。 。

年代:樓鑰 作者:樓鑰 樓鑰詩詞全集

《煙雨樓用韓子祁詩韻》

春雲欲泮旋濛濛,百頃南沏壹棹通。回望還迷堤柳綠,到來才辨榭梅紅。不殊圖畫倪黃境,真是樓臺煙雨中。欲倩李牟攜鐵笛,月明度曲水晶宮。 。

年代:乾隆 作者:乾隆 乾隆詩詞全集

《煙雨樓對荷作》

花盛原因開以遲,樓陰壹片綺紈披。屈為信理固宜是,淡弗華高乃在茲。鹿苑不妨恣遊奕,鴛湖豈必較參差。設如座喻對君子,香樹依稀與論詩。 。

年代:乾隆 作者:乾隆 乾隆詩詞全集

《鴛湖煙雨樓感舊》

水宿楓根罅。盡沽來、鵝黃老釀,銀絲鮮鮓。記得箏堂和伎館,盡是儀同仆射。園都在、水邊林下。不閉春城因夜宴,望滿湖燈火金吾怕。十萬盞,紅球掛。重遊陂澤偏瀟灑。剩空潭、半樓煙雨,玲瓏如畫。人世繁華原易了,快比風檣陣馬。消幾度、城頭鐘打。惟有鴛鴦湖畔月,是曾經照過多情者。波織簟,船堪籍。

年代:陳維崧 作者:陳維崧 陳維崧詩詞全集

《煙雨樓》

樓壓重湖實壯哉,樓前圖畫若天開。鷗從沙際沖煙去,燕向花邊卷雨來。傍柳壹橋相掩映,隔林雙塔***崔嵬。欄幹倚盡催詩處,晴日須來三四回。 。

年代:方回 作者:方回 方回詩詞全集

《歸括蒼和楊嗣之吏部煙雨樓韻四首》

誰發天慳得勝遊,佳名收拾更無留。鄭虔祁嶽今誰是,為掃陰沈萬壑秋。

年代:姜特立 作者:姜特立 姜特立詩詞全集

《歸括蒼和楊嗣之吏部煙雨樓韻四首》

幾重綠樹暗羅紈,多少空蒙遠近山。物色聯翩吟不斷,使君佳句玉連環。

年代:姜特立 作者:姜特立 姜特立詩詞全集

《歸括蒼和楊嗣之吏部煙雨樓韻四首》

絕唱從前恨未多,騷人墨客浪經過。直須吏部楊夫子,始奈樓中煙雨何。

年代:姜特立 作者:姜特立 姜特立詩詞全集

《歸括蒼和楊嗣之吏部煙雨樓韻四首》

宴坐簾旌卷翠微,朝昏萬蠻發新姿。錦囊莫怕嵐霏濕,帶取風光入鳳池。

年代:姜特立 作者:姜特立 姜特立詩詞全集

《煙雨樓》

百尺樓高尺賞心,我來猶記舊登臨。四時天色有晴雨,壹片湖光無古今。遠塔連雲知寺隱,小舟穿柳覺村深。憑闌多少斜陽景,分付漁歌替晚吟。 。

年代:唐天麟 作者:唐天麟 唐天麟詩詞全集

7.關於大暑的詩句

1. 《水調歌頭.大暑》

宋.劉辰翁

天地有中氣,第壹是中元。新秋七七,月出河漢鬥牛間。

正是使君初度,如見中州河嶽,綠鬢又朱顏。

莖露壹杯酒,清徹瑞人寰。大暑退,潢潦凈,彩雲斑。

三壬三甲厚重,屹不動如山。從此五風十雨,自可三年壹日,

香寢鎮獅蠻。起舞願公壽,未可願公還。

2. 《大暑水閣聽晉卿家昭華吹笛》

北宋.黃庭堅

蘄竹能吟水底龍,玉人應在月明中。

何時為洗秋空熱,散作霜天落葉風。

3. 《大暑戲贈希古》

宋.張耒

去年揮汗對淮流,寒暑那知復壹周。

土潤何妨兼伏暑,火流行看放清秋。

鬢須總白難相笑,觀廟俱閑好並遊。

只怕樽前誇酒量,壹揮百盞不言休。

4.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宋.司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人情正苦暑,物怎已驚秋。

月下濯寒水,風前梳白頭。如何夜半客,束帶謁公侯。

5. 《乙未六月大暑》

宋.方回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在我須無欲,於斯患不能。

又應當閔雨,誰識始藏冰。人力回元造,生生實所憑。

6. 《大暑》

宋.劉將孫

南浦綠波,只斷送、行人行色。雖只是、鵬摶九萬,天池春碧。

鸞侶鳳朋爭快睹,鷗盟鷺宿空曾識。

到玉堂、天上念西江,今非昔。公去也,寧懷別。人感舊,情空切。

但歲寒松柏,相期茂悅。好在莫償塵土債,風流寧可金門客。

俯人間、大暑少清風,多炎熱。

7. 《夏日》

唐.韋應物

已謂心苦傷,如何日方永。

無人不晝寢,獨坐山中靜。

8. 《滿江紅》

宋代.劉將孫

南浦綠波,只斷送、行人行色。雖只是、鵬搏九萬,天池春碧。鸞侶鳳朋爭快睹,鷗盟鷺宿空曾識。到玉堂、天上念西江,今非昔。

公去也,寧懷別。人感舊,情空切。但歲寒松柏,相期茂悅。好在莫償塵土債,風流寧可金門客。俯人間、大暑少清風,多炎熱。

9. 《大暑竹下獨酌》

宋.鄭剛中

新竹日以密,竹葉日以繁。參差四窗外,小大皆瑯玕。

隆暑方盛氣,勢欲焚山樊。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間。

沮風如可人,亦復怡我顏。黃錯開竹杪,放入月壹彎。

綠陰隨合之,碎玉光斕斑。我舉大榼酒,欲與風月歡。

清風不我留,月亦無壹言。獨酌徑就醉,夢涼天地寬。

10. 《銷夏》

唐.白居易

何以銷煩暑,端居壹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8.關於瀟雨的詩句

1. 滿江紅 [嶽飛]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擡望眼、仰天長嘯,壯同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憾,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2. 蘇軾寫的《浣溪沙》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3. 、《春夜喜雨》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4. 、《秋宿湘江遇雨》年代: 宋 作者: 譚用之

江上陰雲鎖夢魂,江邊深夜舞劉琨。

秋風萬裏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

鄉思不堪悲橘柚,旅遊誰肯重王孫。

漁人相見不相問,長笛壹聲歸島門。

5. 、《烏夜啼·昨夜風兼雨》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

燭殘漏滴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壹夢浮生。

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6.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