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荊州有名的詩句

關於荊州有名的詩句

1.有關荊州的古詩詞

1、荊州歌( 此詩寫的是壹位農村婦女辛勤勞作之時思念遠方丈夫的愁苦情景。當是李白初出蜀路過荊州(今湖北江陵時)所作。)

唐代:李白

白帝城邊足風波,瞿塘五月誰敢過。

荊州麥熟繭成蛾,繰絲憶君頭緒多。

撥谷飛鳴奈妾何。

譯文

白帝城邊的江面上滿是狂風掀起的驚濤駭浪,

五月的瞿塘峽,有誰敢行船而過呢?

荊州麥子時節,繭已出蛾,蠶事已成,家家都在煮繭繅絲。

我壹邊繅絲,壹邊思念妳,我對妳的思念比壹團亂絲的頭緒還要多。

布谷鳥在哀鳴的時候,更加引起了我對妳的思念,這叫我怎麽辦呢?

2、寄荊州張丞相(此詩作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737年)。開元二十二年(734年),張九齡為中書令,次年擢王維為右拾遺,是年王維三十五歲。王維視張九齡為伯樂、恩人。當張九齡被貶荊州之後,舉朝之士但求自保,王維卻不避權貴,寫成此詩表達對張的知遇之恩。)

唐代:王維

所思竟何在,悵望深荊門。

舉世無相識,終身思舊恩。

方將與農圃,藝植老丘園。

目盡南飛雁,何由寄壹言。

譯文

我所思念的人在何方?重山疊嶂,只能悵然遙望荊州。

我雖滿腹才華,可天下卻無人賞識,沒有您張丞相的擢升,恐怕我還寂寂無名。您的知遇之恩,我終身難忘。

您遭不幸,被貶荊州,我也將追隨您,退出這汙濁的官場。歸隱田園。

南飛的大雁呀,妳們振翅高飛,可是怎能將我的思緒傳與荊州的故人?

3、送人還荊州(詩人送好友出發荊州時所作)

唐代:皇甫曾

草色隨驄馬,悠悠同出秦。

水傳雲夢曉,山接洞庭春。

帆影連三峽,猿聲近四鄰。

青門壹分手,難見杜陵人。

妳騎著青驄馬,沿著長滿青草的小路,從秦地出發,壹路遠去。

眼前的流水,宛如湧動著雲夢楚地的晨意,身旁的山川,仿佛綿延著洞庭湖畔的春色。

妳的小船仿佛已經走到了三峽,淒清的猿叫聲從四面傳來將妳包圍。

唉,妳這壹走,想再見我恐怕就很難了!

4、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詩人只是提及荊州)

唐代:柳宗元

手種黃柑二百株,春來新葉遍城隅。

方同楚客憐皇樹,不學荊州利木奴。

幾歲開花聞噴雪,何人摘實見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還堪養老夫。

譯文

我親自種植黃柑二百株,春天到來時枝葉青翠,城西北隅壹派碧綠。

我像屈原壹樣喜愛這天生的美樹,不學李衡那樣把柑樹當作木奴來謀利。

多少年才能聞到那像噴雪般白色的花香?又是誰來摘下那像垂珠般的果實呢?

如果讓我等到柑樹成林的那壹天,它的美味還能夠讓我這個老叟滋養受益。

5、寓居吳興(詩人思念荊州時所作)

宋代:曾幾

相對真成泣楚囚,遂無末策到神州。

但知繞樹如飛鵲,不解營巢似拙鳩。

江北江南猶斷絕,秋風秋雨敢淹留?

低回又作荊州夢,落日孤雲始欲愁。

譯文

與朋友們相會,我傷心地發現,我們真的成了當年的過江諸人,以淚洗面,壹個個憂心忡忡,可又想不出救國的良策。

我就像那繞樹飛鳴的烏鵲,找不到個棲息的地方;又如同無能的鳩,沒法謀造個安定的巢穴。

江北江南,相望不遠,也已音訊斷絕;在這秋風秋雨中,我又怎能在吳興滯留歲月?

傷心流連,我想找個有力的朋友避亂托身,卻只是夢想;擡起頭,眼見那天邊夕陽西墜,孤雲飄浮,禁不住憂愁悱惻。

2.關於荊州的詩詞

登荊州城樓張九齡

張九齡:曾經來過荊州。

天宇何其曠,江城坐自拘。

層樓百餘尺,迢遞在西隅。

暇日時登眺,荒郊臨故都。

累累見陳跡,寂寂想雄圖。

古往山川在,今來郡邑殊。

北疆雖入鄭,東距豈防吳。

幾代傳荊國,當時敵陜郛。

上流空有處,中土復何虞。

枕席夷三峽,關梁豁五湖。

承平無異境,守隘莫論夫。

自罷金門籍,來參竹使符。

端居向林藪,微尚在桑榆。

直似王陵戇,非如寧武愚。

今茲對南浦,乘雁與雙鳧。

荊州歌李白

李白:四處遊歷時曾到荊州。

白帝城邊足風波,瞿塘五月誰敢過。

荊州麥熟繭成蛾,繰絲憶君頭緒多。

撥谷飛鳴奈妾何。

荊州泊李端

李端:作者行水路經過荊州。

南樓西下時,月裏聞來棹。

桂水舳艫回,荊州津濟鬧。

移帷望星漢,引帶思容貌。

今夜壹江人,唯應妾身覺。

荊門行王建

王建:貞元十三年(797),辭家從戎,曾北至幽州、南至荊州等地,寫了壹些以邊塞戰爭和軍旅生活為題材的詩篇。

江邊行人暮悠悠,山頭殊未見荊州。

峴亭西南路多曲,櫟林深深石鏃鏃。

看炊紅米煮白魚,夜向雞鳴店家宿。

南中三月蚊蚋生,黃昏不聞人語聲。

生紗帷疏薄如霧,隔衣噆膚耳邊鳴。

欲明不待燈火起,喚得官船過蠻水。

女兒停客茆屋新,開門掃地桐花裏。

犬聲撲撲寒溪煙,人家燒竹種山田。

巴雲欲雨薰石熱,麋鹿度江蟲出穴。

大蛇過處壹山腥,野牛驚跳雙角折。

斜分漢水橫千山,山青水綠荊門關。

向前問個長沙路,舊是屈原沈溺處。

誰家丹旐已南來,逢著流人從此去。

月明山鳥多不棲,下枝飛上高枝啼。

主人念遠心不懌,羅衫臥對章臺夕。

紅燭交橫各自歸,酒醒還是他鄉客。

壯年留滯尚思家,況復白頭在天涯。

荊州歌二首劉禹錫

劉禹錫:曾遊歷荊州。

渚宮楊柳暗,麥城朝雉飛。

可憐踏青伴,乘暖著輕衣。

今日好南風,商旅相催發。

沙頭檣竿上,始見春江闊。

3.贊美荊州的詩句

贊美荊州的詩句如下:

1、《送人還荊州》

皇甫曾 [唐]

草色隨驄馬,悠悠同出秦。

水傳雲夢曉,山接洞庭春。

帆影連三峽,猿聲近四鄰。

青門壹分手,難見杜陵人。

2、《荊州泊》

李端 [唐]

南樓西下時,月裏聞來棹。

桂水舳艫回,荊州津濟鬧。

移帷望星漢,引帶思容貌。

今夜壹江人,唯應妾身覺。

3、《同賀八送兗公赴荊州》

張說 [唐]

疇昔同聲友,騫飛出鳳池。

風雲壹蕩薄,日月屢參差。

此別黃葉下,前期安可知。

誰憐楚南樹,不為歲寒移。

4、《在荊州重赴嶺南》

宋之問 [唐]

夢澤三秋日,蒼梧壹片雲。

還將鹓鷺羽,重入鷓鴣群。

5、《送蘇郎中綰出佐荊州》

孫逖 [唐]

神仙久留滯,清切佇飛翻。

忽佐南方牧,何時西掖垣。

高車自蘭省,便道出荊門。

不見河梁別,空銷郢路魂。

有關於荊州的介紹:

1、荊州是中國文化傳統中的九州之壹,在荊山,衡山之間。

2、《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

3、荊山在今湖北南漳縣。

4、荊州大體相當於今湖北湖南二省全境,由荊山壹帶直到衡山之南。

5、荊州“厥上惟塗泥,厥田為下中,厥賦為上下”。

6、這是指出荊州土壤大致類似揚州,惟土壤肥力為下中,比揚州高壹級,為九州土壤肥力中的第八級,田賦屬第三級、

4.關於“荊州古城”的詩句有哪些

1、荊州歌

唐代:李白

白帝城邊足風波,瞿塘五月誰敢過。

荊州麥熟繭成蛾,繰絲憶君頭緒多。

撥谷飛鳴奈妾何。

譯文:

白帝城邊的江面上滿是狂風掀起的驚濤駭浪,

五月的瞿塘峽,有誰敢行船而過呢?

荊州麥子時節,繭已出蛾,蠶事已成,家家都在煮繭繅絲。

我壹邊繅絲,壹邊思念妳,我對妳的思念比壹團亂絲的頭緒還要多。

布谷鳥在哀鳴的時候,更加引起了我對妳的思念,這叫我怎麽辦呢?

2、送人還荊州

唐代:皇甫曾

草色隨驄馬,悠悠同出秦。

水傳雲夢曉,山接洞庭春。

帆影連三峽,猿聲近四鄰。

青門壹分手,難見杜陵人。

譯文:

妳騎著青驄馬,沿著長滿青草的小路,從秦地出發,壹路遠去。

眼前的流水,宛如湧動著雲夢楚地的晨意,身旁的山川,仿佛綿延著洞庭湖畔的春色。

妳的小船仿佛已經走到了三峽,淒清的猿叫聲從四面傳來將妳包圍。

唉,妳這壹走,想再見我恐怕就很難了!

3、寄荊州張丞相

唐代:王維

所思竟何在,悵望深荊門。

舉世無相識,終身思舊恩。

方將與農圃,藝植老丘園。

目盡南飛雁,何由寄壹言。

譯文:

我所思念的人在何方?重山疊嶂,只能悵然遙望荊州。

我雖滿腹才華,可天下卻無人賞識,沒有您張丞相的擢升,恐怕我還寂寂無名。您的知遇之恩,我終身難忘。

您遭不幸,被貶荊州,我也將追隨您,退出這汙濁的官場。歸隱田園。

南飛的大雁呀,妳們振翅高飛,可是怎能將我的思緒傳與荊州的故人?

4、哀郢(其二)

宋代:陸遊

荊州十月早梅春,徂歲真同下阪輪。

天地何心窮壯士,江湖從古著羈臣。

淋漓痛飲長亭暮,慷慨悲歌白發新。

欲吊章華無處問,廢城霜露濕荊榛。

譯文:

荊州十月便是早梅初開的小陽春氣候了,過去的水月猶如下坡的車輪,壹去不復返。天行有常,何曾有導致壯士途窮困厄之心;自古以來,皆因人事之非,以致多少像屈原這樣的貞臣節士去國離鄉,放逐江湖。

於長亭薄暮之中淋漓痛飲,“慷慨悲歌”於白發初生之際,自增惆悵。想要去章華臺憑吊,卻找不到地方,只看得到荊榛滿地、霜露侵入的慘淡景象。

5、寓居吳興

宋代:曾幾

相對真成泣楚囚,遂無末策到神州。

但知繞樹如飛鵲,不解營巢似拙鳩。

江北江南猶斷絕,秋風秋雨敢淹留?

低回又作荊州夢,落日孤雲始欲愁。

譯文:

與朋友們相會,我傷心地發現,我們真的成了當年的過江諸人,以淚洗面,壹個個憂心忡忡,可又想不出救國的良策。

我就像那繞樹飛鳴的烏鵲,找不到個棲息的地方;又如同無能的鳩,沒法謀造個安定的巢穴。

江北江南,相望不遠,也已音訊斷絕;在這秋風秋雨中,我又怎能在吳興滯留歲月?

傷心流連,我想找個有力的朋友避亂托身,卻只是夢想;擡起頭,眼見那天邊夕陽西墜,孤雲飄浮,禁不住憂愁悱惻。

5.有哪些關於荊州的古詩詞

1. 《哀郢》

宋代:陸遊

荊州十月早梅春,徂歲真同下阪輪。

天地何心窮壯士,江湖從古著羈臣。

淋漓痛飲長亭暮,慷慨悲歌白發新。

欲吊章華無處問,廢城霜露濕荊榛。

2. 《荊州歌》

唐代:李白

白帝城邊足風波,瞿塘五月誰敢過。

荊州麥熟繭成蛾,繰絲憶君頭緒多。

撥谷飛鳴奈妾何。

3. 《荊州泊》

唐代:李端

南樓西下時,月裏聞來棹。桂水舳艫回,荊州津濟鬧。

移帷望星漢,引帶思容貌。今夜壹江人,唯應妾身覺。

4. 《宿荊州江陵驛》

唐代:羅隱

西遊象闕愧知音,東下荊溪稱越吟。風動芰荷香四散,

月明樓閣影相侵。閑欹別枕千般夢,醉送征帆萬裏心。

薜荔衣裳木蘭楫,異時煙雨好追尋。

5. 《荊州別同官》

宋代:張孝祥

又向荊州住半年。西風催放五湖船。來時露菊團金顆,去日池荷疊綠錢。

斟別酒,扣離弦。壹時賓從最多賢。今宵拼醉花迷坐,後夜相思月滿川。

6.贊美荊州的詩句

(壹)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諸英雄。

古今上下多少事,歷史歲月皆湮沒。鼓角爭鳴已遠去,荊楚風流耀古今。

神州中南有寶地,猶如明珠撒江漢。…魚米之鄉揚美名,壹方水土潤四方。

東接江城西枕川,常為兵家必爭地。吾輩自古英材出,風雅離騷古今頌。

楚風吹拂數千年,三國紛爭今可尋。…楚朝自古風骨存,格調高雅眾人羨。

演義故事百余回,古城獨占七余成。絲綢漆器尤可貴,惹得眾人紛沓來。

四季分明雨充沛,湖泊眾多惹人醉。…米充魚肥豬牛壯,洪湖岸邊荷飄香。

地傑人靈遍風光,金鳳昂首了四方。風味小吃遍四處,物精味美惹人饞。

輕紡名城精品多,質優價廉美名揚。…現逢太平盛世年,改革開放春風吹。

荊州百萬好兒女,豈甘事事落人後?奮起拼博迎頭進,鳳凰即將舞九天。若君還有諸多疑,歡來古城覓古今。

(二)沒有西子湖水的纖弱嫵媚,沒有漓江山水的清秀靦腆,荊州古城原本就是長江之子,有的盡是滾滾的豪邁,有的全為滔滔的激情。…巍巍的青澀城體,猶如壹條養精蓄銳的巨龍,靜靜地盤臥在長江之濱,余威猶存,連顯赫的太陽掠過它的上空,也少了幾分狂躁,多了幾分寧靜。

…踏上沈默的龍脊,我常常不由自主地,被它懾服,或信步,或凝神,我的心都在細細的研讀著古城。…翻閱壹頁頁蒼老的青磚,瀏覽壹頁頁古樸的瓦礫,我讀到了春秋的烽火,秦漢的硝煙,隋唐的滄桑,明清的沈淪從磚石縫隙,我看到了祖先操縱著舵桿。

…揮舞著刀劍,我聽見他們用粗礦、渾厚的號子吼散了巫山雲雨,吼醒了東海的太陽,吼翻了長江千年泥沙,便沖擊成江漢平原的璀璨文明從瓦礫中,我讀出了母親的乳汁,父親的血汗。…在這心血的哺育下,荒蠻荊野結出了翡翠碩果,於是魚米與鳳絹養育了壹代荊楚的驕傲!壹部離騷引得千古名流慷慨萬端,壹曲九歌催得天下才子蕩氣回腸!…我如幻似夢的古城,妳腳下每壹道歷史的轍痕,都記載著壹個動人的傳說,妳身上每壹塊磚瓦的滹隙,都鋆刻著荊楚大地古老燦爛的文明!…我願妳繼續擁有博大與深沈,讓不盡的子孫去細細領略妳千年的風姿,去求索妳亙古的永恒!(三)景星出,慶雲生,濁霧開,乾坤煥。

錘鐮舉而三山倒,星幟懸而四宇澄。…華表重光,萬裏壺漿迎左道;楚城解放,千村擊壤迓南師。

四水盡朝宗,眾星皆拱北。…五十年國運昌隆,六百裏郢荊崛起。

民生安樂,經濟騰飛;市場繁榮,農桑茁壯。水陸空,聯成新格局,城鄉鎮,無復舊規模。

…鐵軌嘶風,劃破長空明月;巨輪擊浪,沖開萬頃驚濤。尤堪深港“神刁”,吞吐人間春色;…最是高天銀翼,輸來各地煙霞。

雙閘鎖荊江,扼住兩湖洪患;壹橋淩天塹,疏通南北津梁。…越過重洋,國門開鎖鑰;走出世界,江漢展明珠。

網絡時輸多信息,科研已上數臺階。…人歌極治時,家擁小康富。

滿天紅雨,再揮椽筆寫輝煌;…壹路樵風,重抖雄姿抒慷慨。荊楚前程遠,光輝歲月長。

7.關於“荊州古城”的詩句有哪些

1.書樂天紙(唐·元稹)金鑾殿裏書殘紙,乞與荊州元判司。

不忍拈將等閑用,半封京信半題詩。2.道中寄杜書記(唐·王建)西南東北暮天斜,巴字江邊楚樹花。

珍重荊州杜書記,閑時多在廣師家。3.登峴亭(唐·司空曙)峴山回首望秦關,南向荊州幾日還。

今日登臨唯有淚,不知風景在何山。4.送人隨姊夫任雲安令(唐·劉言史)閑逐維私向武城,北風青雀片時行。

孤帆瞥過荊州岸,認得瞿塘急浪聲。5.雜曲歌辭 荊州樂二首 其壹(唐·劉禹錫)渚宮楊柳暗,麥城朝雉飛。

可憐踏青伴,乘暖著輕衣。6.雜曲歌辭 荊州樂二首 其二(唐·劉禹錫)今日好南風,商旅相催發。

沙頭檣竿上,始見春江闊。7.從梁宣明二帝碑堂下作(唐·劉禹錫)玉馬朝周從此辭,園陵寂寞對豐碑。

千行宰樹荊州道,暮雨蕭蕭聞子規。8.在荊州重赴嶺南(唐·宋之問)夢澤三秋日,蒼梧壹片雲。

還將鹓鷺羽,重入鷓鴣群。9.登荊州城望江二首 其壹(唐·張九齡)滔滔大江水,天地相終始。

經閱幾世人,復嘆誰家子。荊州曾經是楚文化的發源地, 有著長江流域上最大的平原---江漢平原,且土地肥沃壹望無邊。

就連河對岸跑出壹只野兔,我們也能看見它那壹對長長的耳朵。正因為有了江漢平原,在春秋戰國時期,七雄之中,楚國軍事經濟國力也是首屈壹指,是秦國不可忽視的對手,秦國進入中原,吃了唯壹壹次敗仗,就是被楚國打敗。

秦國就派張儀到楚國離間楚齊聯盟,這個奸詐計謀被屈原識破,屈原力勸楚懷王,即使要與齊國絕交,也要等到楚國拿到秦國600裏土地之後,再和齊國絕交不遲。楚懷王聽取了奸臣意見,並未采納屈原的建議。

結果楚亡,屈原投河自荊"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就是這時寫的。

8.關於荊州的詩歌

登荊州城樓張九齡 張九齡:曾經來過荊州。

天宇何其曠,江城坐自拘。 層樓百餘尺,迢遞在西隅。

暇日時登眺,荒郊臨故都。 累累見陳跡,寂寂想雄圖。

古往山川在,今來郡邑殊。 北疆雖入鄭,東距豈防吳。

幾代傳荊國,當時敵陜郛。 上流空有處,中土復何虞。

枕席夷三峽,關梁豁五湖。 承平無異境,守隘莫論夫。

自罷金門籍,來參竹使符。 端居向林藪,微尚在桑榆。

直似王陵戇,非如寧武愚。 今茲對南浦,乘雁與雙鳧。

荊州歌李白 李白:四處遊歷時曾到荊州。白帝城邊足風波,瞿塘五月誰敢過。

荊州麥熟繭成蛾,繰絲憶君頭緒多。 撥谷飛鳴奈妾何。

荊州泊李端 李端:作者行水路經過荊州。南樓西下時,月裏聞來棹。

桂水舳艫回,荊州津濟鬧。 移帷望星漢,引帶思容貌。

今夜壹江人,唯應妾身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