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的主旨是什麽
古代詩人以詩言誌,詩歌中所表達的理想誌向,所闡述的人生哲理,所蘊涵的美好情操,或對社會、對人生、對歷史進行的總結等就是我們要揣摩的詩歌的主旨,有的詩歌主旨表達得含蓄隱晦,有的詩歌則表達得直白張揚,掌握壹定的概括詩歌主旨的方法至關重要,能幫助學生更快、更準確、更全面地切入詩歌,把握主旨,完成鑒賞評價的目的。壹、借助詩題,理解主旨。壹首詩的題目,往往是這首詩的核心,或概括其主要內容,或暗示其感情基調,或表明其文體特點,可幫助我們理解詩的主題及作者情感。二、關註序註,體會主旨。壹般序在詩前,註在詩後,有時會巧妙地安排在題幹中。它們有的交代創作的年代,有的交代創作的緣由,有的交代創作的經過,有的交代創作的背景、詩人的遭遇,有的又為整個作品奠定情感基調,幫助理解作品思想內容。 三、借助關鍵字,又稱“句中眼”,把握詩歌感情基調。“句中眼”指能使詩(詞)生動形象以至“活”起來。關鍵字詞最能體現作者情感、最能體現作品意境,壹般為動詞、形容詞,抓住了他們,就抓住了全篇。四、借助關鍵句,又稱“篇中眼”,揭示主旨。“篇中眼”指全詩(詞)中最為傳神的關鍵性句子。有時出現在詩詞的中間,多出現在詩末,直接或間接點題。詞眼多為議論、直接抒情句。如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白居易《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等。(註:“句中眼”和“篇中眼”在詩中稱為“詩眼”)五、品評“意象”、領會詩歌主旨。通過品評“意象”寓意,感知詩人情感。所寫之“景”、所詠之“物”,即為客觀之“象”;借景所抒之“情”,詠物所言之“誌”,即為主觀之“意”。“象”與“意”的完美結合,就是“意象”。古詩中常見意象所蘊涵的情感往往是固定的,讀者只有在領悟意象寓意的過程中,才能把握詩歌的內容,領會詩歌的主旨,進入詩歌的意境,感知詩人的情感。六、借助多種表現手法。用典、化用名句、借景抒情、比喻說理、托物言誌、對比、虛實相生、象征、借古諷今等,體會詩人在詩歌中所抒發的情懷。如用典,詩人所用的典故、化用的名句在內容上大多與自己的處境有關,所以,用典是為了影射現實,抒發自己的情懷和寄托某種願望;比喻說理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而且生動形象。七、“知人論世”、以把握作品主旨。知人,就是了解詩人的個人經歷、生平、個性品格、思想、創作風格。論世,就是在了解詩人所處時代的時代風貌的基礎上由此及彼地類推詩人作品的思想內容、藝術特色和所反映的社會生活。壹個時代有壹個時代的特點,壹個時代有壹個時代的文學,適當了解某個時代的風貌,同樣有助準確把握這個時代的文學作品。因此對於歷代文學大家,我們當然應該了解掌握其經歷、風格,對於非著名詩詞曲作家,應充分重視作品朝代,因為大時代、大背景是相通的。八、按題材給詩歌分類,以揣摩主旨。不同題材的古詩,評價其思想內容的側重點各有不同。古詩大致上有五大題材:1、寫景詩:揣摩詩人於山水景物之中寄托何種情感。“壹切景語皆情語”,抓景物的物象特點,分析意境,可以探知詩人蘊藏其中的情感。“見景生情”,寫景往往為後壹兩句的直抒胸臆打下基礎,從直接抒情句也可概括詩歌主旨。2、詠物詩:自然界中的萬物,大至山川河嶽,小至花鳥蟲魚,都可以成為詩人描摹歌詠的對象。此類詩經常使用托物言誌、象征手法,揣摩詩人在描摹“物”中所托之情,所言之誌,或者將物賦予什麽象征意義,挖掘人們所賦予物象的內在品格和精神。如陶淵明詠菊,抒寫悠閑舒適、不慕富貴的心境;陸遊詠梅,表明不諂媚世俗、堅守正義的氣節。3、邊塞詩:表現軍旅生活的詩作,其主旨或歌頌祖國邊塞的大好河山,奇特風光;或抒發對建功立業的渴望和報效祖國的奉獻精神;或表現出奮勇殺敵的英雄氣概,以身許國的豪情壯誌;或表達邊關將士對月思鄉和家中妻子的離愁別恨;或反映沙場征戰的艱辛悲壯、連年征戰的殘酷、對邊疆和平的向往,往往回旋著愛國的主旋律。其風格豪邁曠達、慷慨雄壯。但不同時代,邊塞詩歌呈現出不同的風格,最能體現國運興衰。盛唐基調是豪邁爽朗、勇敢、壹往無前。詩中充滿同仇敵愾的憤慨,保家衛國的決心,構成“盛唐精神”的壯麗音節!如《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中晚唐安史之亂使唐由勝轉衰,雖然邊塞詩人也保持著昂揚向上的基調,但多了悲壯惋傷的成分。如《陳陶·隴西行》“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宋代外臨強敵、內政頹靡,南宋淪亡半壁江山,詩壇詞苑交織著救亡禦侮的悲愴呼號,報國無門、收復中原無望的憤懣和征士歸家無望的哀痛。如《陸遊·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裏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壹年。”4、懷古詠史詩:此類詩以某壹歷史事件、某壹歷史人物的事跡為題材,或懷古傷情,對歷史事件抒發思古之幽情(如感慨歲月倏忽變幻、感慨朝代興亡盛衰之情);或懷古論事,對歷史興亡作出思考、對歷史事件作出評論,如杜牧《題烏江亭》“江東弟子多俊才,卷土重來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