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歸雁的詩句古詩

關於歸雁的詩句古詩

1. 關於歸雁的詩句

關於歸雁的詩句 1. 關於歸雁洛陽邊“歸雁”的問題

表達路途遙遠,思鄉卻又無奈的情懷 “鴻雁傳書”這壹典故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 --------- 李商隱(霜月)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壹剪梅) 冰簟銀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雲輕. 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溫庭筠(瑤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李白(與夏十二登嶽陽樓)] 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 願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 ---------沈如筠(閨怨)。

2. 描寫歸雁的詩詞

次北固山下(唐·王灣)

五言律詩 押先韻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①。

寄江南諸弟(唐·韋莊)

五言律詩 押冬韻

萬裏逢歸雁,鄉書忍淚封。吾身不自保,爾道各何從。

性拙唯多蹇,家貧半為慵。祗思溪影上,臥看玉華峰。

初秋長安感懷(明·王弘誨)

五言律詩 押蕭韻

客館新秋至,空庭壹葉飄。晚蟬鳴樹近,歸雁倚空遙。

亂後鄉書斷,愁來濁酒銷。故人多意氣,秉燭對深宵。

3. 杜甫的歸雁詩和詩意

歸雁 杜甫 萬裏衡陽雁,今年又北歸。

雙雙瞻客上,壹壹背人飛。 雲裏相呼疾,沙邊自宿稀。

系書元浪語,愁寂故山薇。 欲雪違胡地,先花別楚雲。

卻過清渭影,高起洞庭群。 塞北春陰暮,江南日色曛。

傷弓流落羽,行斷不堪聞。 歸雁 聞道今春雁,南歸自廣州。

見花辭漲海,避雪到羅浮。 是物關兵氣,何時免客愁。

年年霜露隔,不過五湖秋 古時的書信傳遞不發達,離鄉之後兩茫茫,如果再有兵荒馬亂,思鄉之情實難托。借雁寄情,屢屢可見,只是滲透了幾多的傷感。

背景提要:春天來了,望見北去的大雁,勾起了詩人的思鄉之情。 散譯:春天來了,我這個遠離家鄉的人,什麽時候才能回家呢?最讓我悲傷的是,連那江城的大雁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向北飛去,而我卻挪不動步呢 杜甫 春來萬裏客, 亂定幾年歸? 腸斷江城雁, 高高向北飛。

杜甫詩鑒賞 此詩作於廣德二年(764)春暮 ,在成都草堂。詩中寄托了深切的鄉思,並流露出對朝廷的系念和對國事的關心。

“春來萬裏客,亂定幾年歸?”點明了時間和客居情況,表達急切渴望回歸故鄉的心情。安史之亂以後,八年來,杜甫帶著壹家老小背井離鄉,從長安、洛陽、秦州輾轉流離到四川成都。

所以詩中“春來”二字亦作“ 東來”。這年初春,他在川北的閬州飄泊時,就已經作好了準備,打算由水路下渝州出峽,以便回河南老家。

但由於老朋友嚴武第二次到成都任東西川節度使,邀請杜甫到成都,於是打消了出峽的念頭 ,舉家重新遷回成都草堂居住。“萬裏客”三字,飽含著經年奔波的淒楚況味和濃烈的鄉思之情 。

此時,安史之亂已經平息,按說應當回家了。他在不久前寫的“生平第壹首快詩”(浦起龍語)《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就滿懷激情地表示過:“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如今又來到成都,早就縈繞於懷的回鄉之願,不知要到何年才能實現?壹個問句,表現了詩人渴望回鄉而不能的急迫心情。

正當詩人為鄉情所苦、愁思百結的時候,壹隊隊大雁正從濱臨錦江的成都上空,高高地向北歸飛。 “高高”有自由自在、暢通無阻之意。

大雁北飛之地就是中原地帶,它既是作者故鄉的所在地,也是唐王朝中央政權的所在地。詩人想到大雁壹年壹度地回到故鄉,而自己卻多年滯留異地,不禁愁思縷縷。

這首詩短小精悍,含義雋永,余味無窮。這原因,壹方面是詩人將自己的壹片真情,融於字裏行間,在平易樸實的語言裏,蘊含著強烈的激情。

另壹方面,寫歸雁的詩,往往都是先從大雁本身著筆,然後再抒發議論,然而這首詩卻是先寫思歸的心情,壹開始就直抒胸懷,先給讀者壹個思鄉的強烈印象,然後再將描寫的筆觸對準空中的大雁,讓生動的形象去充分體現作者的思想,給人以具象化的感覺,先賦而後興。這樣,不僅使情景交融,也使思鄉戀國之情表達得更為強烈,更為深長。

另外,在絕句格式上,這壹首采用了對起散結的方式。盛唐絕句重散行,四個散句起承轉合,句與句之間不講究對偶。

而本詩壹、二句用了對偶。後兩句用散句,又純任天然。

這樣,在形式上把精巧與自然二者有機結合起來,讀來節奏優美,“神味高遠”(浦起龍語)。杜甫“常常把絕句作為遣興手段,即興漫成,但這並不妨礙他在形式上有意識進行多種嘗試。”

(周嘯天《唐絕句史》)從這首五言絕句中,也可以看出杜甫“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態度。

4. 《歸雁》的詩句中那壹句是表達思鄉之情的

《歸雁》的詩句中表達思鄉之情的那壹句是:東來萬裏客,亂定幾年歸? 歸雁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東來萬裏客,亂定幾年歸? 腸斷江城雁,高高向北飛! 譯文 春天來了,我這個遠離家鄉的人,什麽時候才能回家呢?最讓我悲傷的是,連那江城的大雁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向北飛去,而我卻挪不動步呢。

“東來萬裏客,亂定幾年歸?”點明了時間和客居情況,表達急切渴望回歸故鄉的心情。安史之亂以後,八年來,杜甫帶著壹家老小背井離鄉,從長安、洛陽、秦州輾轉流離到四川成都。

中“東來”二字亦作“春來”。這年初春,他在川北的閬州飄泊時,就已經作好了準備,打算由水路下渝州出峽,以便回河南老家。

但由於老朋友嚴武第二次到成都任東西川節度使,邀請杜甫到成都,於是打消了出峽的念頭,舉家重新遷回成都草堂居住。“萬裏客”三字,飽含著經年奔波的淒楚況味和濃烈的鄉思之情。

5. 詩句裏有歸雁二字的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王維《使至塞上》

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歐陽修《戲答元珍》

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征人去日殷勤囑,歸雁來時數附書。——王維《伊州歌》

洲長歸雁下,天迥暮鴉還。——陸遊《野望》

春暉滿朔方,歸雁發衡陽。——李嶠《雁》

歸雁南飛盡,無因寄此情。——黃庭堅《次韻劉景文登鄭王臺見思五首》

惠崇煙雨歸雁,坐我瀟湘洞庭。——黃庭堅《題鄭防畫夾五首》

關山月白聞歸雁,風雨秋深想釣蓑。——曹勛《題扇二十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