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和國萬歲,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更改過。
最初的天安門城樓標語出現在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上,內容是“中華人民***和國萬歲”和“中央人民政府萬歲”,繁體宋體大字。? “中央人民政府萬歲!”只保留了壹年時間就作了修改。?
擴展資料天安門,最初名“承天門”,寓“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設計者為明代禦用建築匠師蒯祥。清朝順治八年(1651年)更名為天安門。由城臺和城樓兩部分組成,有漢白玉石的須彌座,總高34.7米。天安門城樓長66米、寬37米。
城臺下有券門五闕,中間的券門最大,位於北京皇城中軸線上,過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正中門洞上方懸掛著毛澤東畫像,兩邊分別是“中華人民***和國萬歲”和“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的大幅標語。
民國十四年(1925年)十月十日月,故宮博物院成立,天安門開始對民眾開放。1949年10月1日,在這裏舉行了中華人民***和國開國大典,由此被設計入國徽,並成為中華人民***和國的象征。1961年,中華人民***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壹。
百度百科-天安門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