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誰知道詩人龐德的簡介

誰知道詩人龐德的簡介

分類: 教育/學業/考試 >> 高考

解析:

艾茲拉·龐德簡介

美國詩人、評論家。1885年10月30日出生於美國愛達荷州的海利。他的父親是土地局的職員。16歲時他進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1903年轉入哈密爾頓大學。1905年又返回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羅曼語言文學。1906年去普羅旺斯、意大利、西班牙,回國後在印第安納州的華巴施大學任教。數月後他被認為行為不檢點而辭退,於是離美赴歐。 在倫敦結識了壹批作家和詩人, 他把自己和這些友人稱為意象派詩人。1914年編成《意象派詩選》第壹輯。不久他又熱衷於旋渦派的活動而脫離了意象派。

1914年後,龐德幫助詹姆斯·喬伊斯發表《青年藝術家的肖像》和《尤利西斯》。1914年 9月龐德會見艾略特,認為艾略特的詩達到了現代詩的標準,在他的推薦之下,艾略特的《普魯弗洛克的情歌》得以發表。1921年龐德又幫助修改艾略特的《荒原》壹詩。

1920年龐德離開倫敦去巴黎,與海明威相遇。1924年去意大利。1928年在拉巴洛定居,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由於政治思想混亂,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在羅馬電臺每周為墨索裏尼的法西斯政權宣傳,攻擊羅斯福領導的美國的作戰政策。1943年被控為叛國罪。1944年被美軍俘虜,監禁在比薩俘虜營中。1945年被押往華盛頓受審判,後因定為神經失常而被送進醫院。1958年由於弗羅斯特等詩人及同情者的呼籲,取消對他的叛國罪的控告。龐德回意大利後定居在威尼斯,1973年11月1 日去世。

龐德於1909年在倫敦出版《狂喜》及《人物》兩本詩集。他在倫敦的演講也輯成集子《羅曼斯精神》,於1910年出版。1915年他出版了英譯中國古詩,書名為《中國》。 1916至1917年又翻譯了日本戲劇。 1917年發表了詩歌《向塞克斯圖斯·普羅佩提烏斯致敬》,以影射1917年的英國。1920年發表了重要作品《休·賽爾溫·毛伯利》,龐德自稱這是壹首向倫敦告別的詩,毛伯利即詩人自己。這首詩對1919年英國文學和文化進行了諷刺。1921年龐德在巴黎寫過歌劇。他還寫過關於雕塑的書。

龐德主要的詩作是壹部長詩,以“詩章”的形式分批發表,自1917年開始,直至1959年。1969年他又發表未完成的片斷。全詩***包括109首“詩章”及8首未完成的草稿。據龐德說他從1904年就開始計劃寫壹首現代史詩,包括世界文學、藝術、建築、神話、經濟學、歷史名人傳等方面的內容,以反映人類的成就,並描繪壹個由壹些思想正確、有行動能力的人物所領導的美好的文化。這部長詩晦澀難讀,而且涉及16世紀的意大利建築、普羅旺斯的詩歌、孔子哲學、中古的經濟史等。

長詩第 1至7章是關於詩的構思及主題;8至11章是寫壹位威尼斯軍人及藝術庇護人西吉斯門多·馬拉特斯塔;12至13章是將現代的經濟與孔子道德哲學所向往的社會秩序相對比;14至16章是以現代倫敦為背景,描寫地獄的壹條通道,它通向中古時期的威尼斯,這是詩人心目中的天堂的象征。龐德還在長詩裏寫了他愛慕的幾位美國總統:31至33章是關於傑弗遜,34章是關於約翰·昆西·亞當斯,37章寫馬丁·範布倫,62至71章寫約翰·亞當斯。龐德對墨索裏尼的經濟政策、文化藝術政策十分欣賞,認為他是當時最好的領袖,因此他的第41章長詩專寫墨索裏尼。52至61章是寫中國孔子的哲學、倫理及其所追求的和平、昌盛的社會秩序。龐德在長詩中還攻擊了高利貸剝削,認為金融界及 *** 對財富、貨幣的錯誤控制是戰爭的根源。

長詩中突出的壹部分是當龐德被監禁在比薩俘虜營中所寫的《比薩詩章》。這部作品在1948年獲得博林根詩獎,當時龐德還是壹個戰犯,在醫院中等候審訊,這個決定引起很大的爭論。《比薩詩章》描寫壹次穿過“靈魂的黑夜”走向愛之女神的過程。

龐德的詩學對現代英美詩歌的發展具有重大的作用。20世紀初,他通過對意象派詩的支持,對傳統的詩學進行了沖擊。他的《壹位意象派者所提出的幾條禁例》,提出詩要具體,避免抽象;形式上要允許連行,不要切成壹行行;要精練,不用廢字,不用修飾,不要用詩來敘述、描寫等等。他說壹個意象要在轉瞬間呈現給人們壹個感情和理智的綜合體,也就是說意象的形成意味著感情和理智突然結合成壹個綜合體。當龐德脫離了意象派而熱衷於旋渦主義運動時,他又發展了這個關於意象的觀點。他說意象並非壹個思想,而是壹個發光的結節,壹個旋渦,很多思想不斷地從其中升起,或沈入其中,或穿過它。對於意象的這種特殊功能的解釋,對現代詩的結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龐德的詩歌理論推動了英美的現代派詩歌;他對於中國古詩、儒家哲學及日本戲劇的翻譯介紹在英美文學界掀起喜愛東方文學、哲學的 *** ;他對後起作家的幫助和推薦使得他們成為英美文學的大師、如弗羅斯特、勞倫斯、詹姆斯·喬伊斯及艾略特。此外他對葉芝後期風格的形成有明顯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