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形容湖邊落日晚霞美的詩句

形容湖邊落日晚霞美的詩句

1. 關於湖邊落日的詩句

關於湖邊落日的詩句 1.關於描寫落日的詩句

1、《天凈沙·秋思》——元代馬致遠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淒寒的夜色裏,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2、《浣溪沙·壹曲新詞酒壹杯》——宋代晏殊

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譯文:西落的夕陽何時再回來?那花兒落去我也無可奈何,那歸來的燕子似曾相識。

3、《題畫》——明代沈周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陽猶在小橋西。

譯文:碧綠的水,殷紅的山,映襯著老夫的拐杖,夕陽落下,在小橋的西邊。

4、《烏衣巷》——唐代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譯文:朱雀橋邊冷落荒涼長滿野草野花,烏衣巷口斷壁殘垣正是夕陽斜掛。

5、《使至塞上》——唐代王維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譯文: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落日渾圓。

2.描寫落日的詩句

新月已生飛鳥外,落霞更在夕陽西。

(宋·張 耒《和周邦彥》) 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宋·舜民《村居》) 老牛粗了耕耘債,嚙草坡頭臥夕陽。

(宋·孔平仲《禾熟》) 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宋·秦 觀《滿庭芳》) 鳥聲幽谷樹,山影夕陽村。

(宋·劉子翚《胡厚仙山居》) 小店青簾疏雨後,遙村紅樹夕陽間。(清·查慎行《池河驛》) 壹溪綠水皆春雨,半岸清山半夕陽。

(清·端木國瑚《沙灣放船》) 飛瀑正拖千幛雨,斜陽先放壹峰晴。(清·林則徐《即目》)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明·楊慎《臨江仙》)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宋·範仲淹《蘇幕遮》)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宋·王禹偁《村行》) 夕陽芳草本無恨,才子佳人空自悲。

(宋·晁補之《鷓鴣天》) 壹片暈紅才著雨,幾絲柔柳乍和煙。倩魂銷盡夕陽前。

(清·納蘭性德《浣溪沙》)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 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 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 都護在燕然。

杜甫 《落日》 落日在簾鉤,溪邊春事幽。芳菲緣岸圃,樵爨倚灘舟。

啅雀爭枝墜,飛蟲滿院遊。濁醪誰造汝,壹酌散千憂。

江村晚眺 戴復古 江頭落日照平沙,潮退漁船擱岸斜。白鳥壹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

山中雜詩 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雲從窗裏出。

村晚 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落日 齊己 晚照背高臺,殘鐘殘角催。能銷幾度落,已是半生來。

吹葉陰風發,漫空暝色回。因思古人事,更變盡塵埃 劉洞 句 千裏長江皆渡馬,十年養士得何人。

賈島 句 長江風送客,孤館雨留人。(見《楊升庵集》)。

張祜 相和歌辭·襄陽樂 大堤花月夜,長江春水流。東風正上信,春夜特來遊。

韋承慶 南行別弟 淡淡長江水,悠悠遠客情。落花相與恨,到地壹無聲。

王勃 山中 長江悲已滯,萬裏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儲光羲 江南曲四首 日暮長江裏,相邀歸渡頭。落花如有意,來去逐船流。

錢起 江行無題壹百首(壹作錢珝詩) 晚來漁父喜,罾重欲收遲。恐有長江使,金錢願贖龜。

殷堯藩 江行二首 晚泊長江口,寒沙白似霜。年光流不盡,東去水聲長。

張祜 襄陽樂 大堤花月夜,長江春水流。東風正上信,春夜特來遊。

賈島 寄令狐相公(壹作赴長江道中) 策杖馳山驛,逢人問梓州。長江那可到,行客替生愁。

曹鄴 四怨三愁五情詩十二首·壹情 東西是長江,南北是官道。牛羊不戀山,只戀山中草。

錢珝 江行無題壹百首 晚來漁父喜,網重欲收遲。恐有長江使,金錢願贖龜。

崔道融 寄人二首 淡淡長江水,悠悠遠客情。落花相與恨,到地壹無聲。

*** 雜曲歌辭·胡渭州 亭亭孤月照行舟,寂寂長江萬裏流。鄉國不知何處是,雲山漫漫使人愁。

張誌和 雜歌謠辭·漁父歌 釣臺漁父褐為裘,兩兩三三舴艋舟。能縱棹,慣乘流,長江白浪不曾憂。

王昌齡 至南陵答皇甫嶽 與君同病復漂淪,昨夜宣城別故人。明主恩深非歲久,長江還***五溪濱。

李白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竇鞏 放魚(武昌作) 金錢贖得免刀痕,聞道禽魚亦感恩。好去長江千萬裏,不須辛苦上龍門。

崔峒 清江曲內壹絕(折腰體) 八月長江去浪平,片帆壹道帶風輕。極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嶽陽城。

崔季卿 晴江秋望 八月長江萬裏晴,千帆壹道帶風輕。盡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嶽陽城。

張誌和 漁父歌 釣臺漁父褐為裘,兩兩三三舴艋舟。能縱棹,慣乘流,長江白浪不曾憂。

韋臯 憶玉簫 黃雀銜來已數春,別時留解贈佳人。長江不見魚書至,為遣相思夢入秦。

張籍 春別曲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江頭橘樹君自種,那不長系木蘭船。

元稹 哭子十首(翰林學士時作) 頻頻子落長江水,夜夜巢邊舊處棲。若是愁腸終不斷,壹年添得壹聲啼。

張祜 胡渭州 亭亭孤月照行舟,寂寂長江萬裏流。鄉國不知何處是,雲山漫漫使人愁。

李商隱 妓席暗記送同年獨孤雲之武昌 疊嶂千重叫恨猿,長江萬裏洗離魂。武昌若有山頭石,為拂蒼苔檢淚痕。

李頻 過長江傷賈島 忽從壹宦遠流離,無罪無人子細知。到得長江聞杜宇,想君魂魄也相隨。

高駢 寄題羅浮別業 不將真性染埃塵,為有煙霞伴此身。帶日長江好歸信,博羅山下碧桃春。

羅虬 比紅兒詩 千裏長江旦暮潮,吳都風俗尚纖腰。周郎若見紅兒貌,料得無心念小喬。

吳融 松江晚泊 吳臺越嶠兩分津,萬萬檣烏簇夜雲。吟盡長江壹江月,更無人似謝將軍。

張蠙 傷賈島 生為明代苦吟身,死作長江壹逐臣。可是當時少知已,不知知己是何人。

黃滔 過長江 曾搜景象恐通神,地下還應有主人。若把長江比湘浦,離騷不合自靈均。

王周 石首山 首出崔嵬占上遊,迥存濃翠向荊州。空聞別有回山力,卻見長江曲尺流。

無名氏 楊柳枝 萬裏長江壹帶開,岸邊楊柳幾千栽。錦帆未落西風起,惆悵龍舟去不回。

譚峭 大言。

3.描寫夕陽西下湖畔的古詩詞

1、《采桑子·何人解賞西湖好》

宋代:歐陽修

何人解賞西湖好,佳景無時。飛蓋相追。貪向花間醉玉卮。

誰知閑憑闌幹處,芳草斜暉。水遠煙微。壹點滄洲白鷺飛。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2、宋代:歐陽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3、《采桑子·殘霞夕照西湖好》

宋代:歐陽修

殘霞夕照西湖好,花塢蘋汀,十頃波平,野岸無人舟自橫。

西南月上浮雲散,軒檻涼生。蓮芰香清。水面風來酒面醒。

4、《阮郎歸·西湖春暮》

宋代:馬子嚴

清明寒食不多時。香紅漸漸稀。番騰妝束鬧蘇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淩波寸不移。三三兩兩叫船兒。人歸春也歸。

5、《西湖雜詠·秋》

元代:薛昂夫

疏林紅葉,芙蓉將謝,天然妝點秋屏列。

斷霞遮,夕陽斜,山腰閃出閑亭榭。

分付畫船且慢者。歌,休唱徹;詩,乘興寫。

4.描寫落日的詩句

帝城馳夢想,三湘逢舊僚,聞道禽魚亦感恩,冥冥細雨來。

(宋·秦 觀《滿庭芳》)鳥聲幽谷樹,寒鴉數點。湛湛長江去。

長江不見魚書至。並罷芳樽燕,長江憶***遊。

(明·楊慎《臨江仙》)山映斜陽天接水。直氣自消瘴,深山見峽迎。

李商隱 妓席暗記送同年獨孤雲之武昌 疊嶂千重叫恨猿。獻書雙闕晚,更無人似謝將軍,南客寄徐州。

殷堯藩 江行二首 晚泊長江口。何似知機早回首,長江建業人。

江村晚眺 戴復古 江頭落日照平沙。若是愁腸終不斷,落日五湖春,才子佳人空自悲,死作長江壹逐臣。

萬裏長江水,靸鞋拋向海東邊。東風正上信,長江魚盡來。

片雨收山外,落霞更在夕陽西,網重欲收遲。巨海壹邊靜,壹年添得壹聲啼。

能縱棹。 吳融 松江晚泊 吳臺越嶠兩分津,長江自古流,欲取春初發梓州。

瀟湘瘴霧加餐飯。陸機猶滯洛。

欲寄兩行迎爾淚,長江地際搖,芳草無情。此地何時有。

山中雜詩 吳均 山際見來煙。竟日蛟龍喜。

莫說雁不到。 王琚 自荊湖入朝至嶽陽奉別張燕公 五載朝天子,俯覺座隅空。

羅虬 比紅兒詩 千裏長江旦暮潮,空留楚客心。空聞別有回山力,長江壹派通,帝子上天時。

書報九江聞暫喜。 李端 江上賽神 疏鼓應繁絲,今夜泊天涯,寺即陳將吳明徹戰場 古臺搖落後,雲從窗裏出。

崔峒 清江曲內壹絕(折腰體) 八月長江去浪平。 崔季卿 晴江秋望 八月長江萬裏晴,春夜特來遊,入境便行春,不須辛苦上龍門。

古道攜琴去。倩魂銷盡夕陽前,慣乘流,更有明珠乞壹雙。

應須救趙策,箭激亂流回。 張祜 襄陽樂 大堤花月夜,灩滪驚波穩泊舟,更在斜陽外。

劉長卿 雨中過員稷巴陵山居贈別 憐君洞庭上,長江白浪不曾憂。 王昌齡 至南陵答皇甫嶽 與君同病復漂淪。

黃滔 過長江 曾搜景象恐通神。弈棋知勝偶,聞欲下峽,路經三峽想還愁,學者識其真。

野寺人來少。沃野收紅稻,千帆壹道帶風輕,夜夜巢邊舊處棲。

劍棱叢石險。(宋·晁補之《鷓鴣天》)壹片暈紅才著雨。

李白 贈升州王使君忠臣 六代帝王國。(宋·舜民《村居》)老牛粗了耕耘債。

蒼龍隨赤鳳,只在譚生拄杖前,長江九派分,連雲上漢東。舟泊南池雨,吳都風俗尚纖腰。

(清·查慎行《池河驛》)壹溪綠水皆春雨。 張蠙 傷賈島 生為明代苦吟身。

頻隨公府步。長江那可到。

夕陽依舊壘,殘鐘殘角催,青山空向人,為拂蒼苔檢淚痕。孤帆遠影碧山盡。

若把長江比湘浦。 李端 送夏中丞赴寧國任 楚縣入青楓,白發向人垂,長江萬裏清。

年光流不盡。況屬高風晚,寒磬滿空林,千載壹知音。

崔道融 寄人二首 淡淡長江水,依舊門前作逝波。 王周 石首山 首出崔嵬占上遊。

韋承慶 南行別弟 淡淡長江水。 劉長卿 鄂渚聽杜別駕彈胡琴 文姬留此曲。

(宋·劉子翚《胡厚仙山居》)小店青簾疏雨後,長江春水流,長江萬裏洗離魂,清風動天地。鐃聲發大道,罾重欲收遲,簟卷北樓風。

水府君 與鄭德璘奇遇詩 纖手垂鉤對水窗。鳥亂村林迥,明時心久留,無因夜犬驚,山影夕陽村。

晨餐亦可薦。吹葉陰風發。

賈島 句 長江風送客。板橋尋謝客,蓮葉出水大如錢。

韋應物 寄楊協律 吏散門閣掩,斜陽先放壹峰晴。 曹鄴 四怨三愁五情詩十二首·壹情 東西是長江,獨守孤城死不降。

趙嘏 贈越客 故國波濤隔,免教流血滿長江,那不長系木蘭船,盡是兒女淚,山山黃葉飛,到地壹無聲,逢時即至珍,金錢願贖龜。東風正上信, 屬國過居延。

暖風花繞樹。 張籍 春別曲 長江春水綠堪染,壹酌散千憂。

張祜 走筆贈許玖赴桂州命 桂林真重德,半岸清山半夕陽,別時留解贈佳人,孤館雨留人,為有煙霞伴此身。 張誌和 雜歌謠辭·漁父歌 釣臺漁父褐為裘。

久在征南役,十年養士得何人。 張誌和 漁父歌 釣臺漁父褐為裘。

齊己 江行早發 舟子相呼起,四月熟黃梅。恐有長江使。

燕石何須辨, 歸雁入胡天,長江獨至今,射策請焚舟。 皇甫冉 送柳八員外赴江西 岐路窮無極。

遠樹煙間沒。盡日不分天水色。

張祜 相和歌辭·襄陽樂 大堤花月夜,悠悠遠客情。錦帆未落西風起。

錢珝 江行無題壹百首 晚來漁父喜。只恐長江水,歸帆滿風飆。

可是當時少知已。 *** 雜曲歌辭·胡渭州 亭亭孤月照行舟,萬裏念將歸,南山南是嶽陽城,長江滿目流,悟佛不因人。

不解胡人語,相邀歸渡頭,未肯棄侯嬴,慣乘流,兩兩三三舴艋舟,蕭蕭出塞吟。聲隨邊草動。

高駢 寄題羅浮別業 不將真性染埃塵,短笛無腔信口吹,嚙草坡頭臥夕陽。村晚 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歸無駟馬車。

(清·納蘭性德《浣溪沙》)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 王勃 山中 長江悲已滯。

張祜 胡渭州 亭亭孤月照行舟,才高漢縉紳。飛鳥沒何處,來去逐船流,長江不肯向西流。

(清·林則徐《即目》)是非成敗轉頭空。自此長江內。

南棹何當返,念子望南鴻。 皇甫冉 獨孤中丞筵陪餞韋君赴升州 中司龍節貴,送神歸九疑。

帶日長江好歸信,猿鳥聚寒枝,長江釣白魚,飛蟲滿院遊,東山復盛遊。 竇鞏 放魚(武昌作) 金錢贖得免刀痕。

茅茨疏易濕。蓬萊信道無多路,蕓閣已觀書。

應是田□□。

5.描寫西湖日落時的詩句

1.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壹顆珠。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未能拋得杭州去,壹半勾留是此湖。 ——白居易《春題湖上》

3.柳湖松島蓮花寺,晚動歸橈出道場。 盧橘子低山雨重,棕櫚葉戰水風涼。 煙波淡蕩搖空碧,樓殿參差倚夕陽。 到岸請君回首望,蓬萊宮在海中央。 ——白居易《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

4.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蹋晴沙。 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 紅袖織綾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壹道斜。 ——白居易《杭州春望》

5.為我踟躕停酒盞,與君約略說杭州。 山名天竺堆青黛,湖號錢唐瀉綠油。 大屋檐多裝雁齒,小航船亦畫龍頭。 所嗟水路無三百,官系何因得再遊? ——白居易《答客問杭州》

6.自別錢塘山水後,不多飲酒懶吟詩。 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白居易《杭州回舫》

詩人背景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1] 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壹。白居易與元稹***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作品主題

題材集中是白居易諷喻詩的藝術特色之壹。他壹般只選擇最典型的壹件事,突出壹個主題,“壹吟悲壹事”,主題非常明確。為使主題更明確傳達給讀者,或詩題下加小序點明主題,或“卒章顯其誌”突出主題。其次,白詩的藝術特色還表現在刻畫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但白詩的詩意並不淺顯,他常以淺白之句寄托諷喻之意,取得怵目驚心的藝術效果。《輕肥》壹詩描寫了內臣、大夫、將軍們赴會的氣概和席上酒食的豐盛,結句卻寫道:“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這是壹幅多麽慘烈的情景。

閑適詩和諷喻詩是白居易特別看重的兩類詩作,二者都具有尚實、尚俗、務盡的特點,但在內容和情調上卻很不相同。諷喻詩誌在“兼濟”,與社會政治緊相關聯,多寫得意激氣烈;閑適詩則意在“獨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與元九書》),從而表現出淡泊平和、閑逸悠然的情調。

白居易的閑適詩在後代有很大影響,其淺切平易的語言風格、淡泊悠閑的意緒情調,都曾屢屢為人稱道,但相比之下,這些詩中所表現的那種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閑適”思想,以及歸趨佛老、效法陶淵明的生活態度,因與後世文人的心理較為吻合,所以影響更為深遠。如白居易有“相爭兩蝸角,所得壹牛毛” (《不如來飲酒七首》其七)、“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對酒五首》其二)的詩句,而“後之使蝸角事悉稽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號論,“醉翁、迂叟、東坡之名,皆出於白樂天詩雲”(龔頤正《芥隱筆記》)。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蘇文忠公不輕許可,獨敬愛樂天,屢形詩篇。蓋其文章皆主辭達,而忠厚好施,剛直盡言,與人有情,於物無著,大略相似。謫居黃州,始號東坡,其原必起於樂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詩話》)凡此種種,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詩的影響軌跡。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item/%E7%99%BD%E5%B1%85%E6%98%93#sub5353

6.關於西湖夕陽的詩句

錢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唐代)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白居易《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

柳湖松島蓮花寺,晚動歸橈出道場。

盧橘子低山雨重,栟櫚葉戰水風涼。

煙波淡蕩搖空碧,樓殿參差倚夕陽。

到岸請君回首望,蓬萊宮在海中央。

唐朝白居易《西湖留別》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

翠黛不須留五馬,皇恩只許住三年。

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