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歸的詩句 1. 帶歸的詩句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之子於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
之子於歸,言秣其馬。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
之子於歸。言秣其駒。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采薇 ēi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言告師氏,言告言歸。
薄汙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歸寧父母 接長亭,迷遠道。
堪怨王孫,不記歸期早。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江南春盡離腸斷,蘋滿汀州人未歸。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 壹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
興盡晚歸舟,誤入藕花深處。
2. 和歸有關的詩句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 唐 · 白居易《長恨歌》
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 唐 ·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 唐 ·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 唐 · 王維《山居秋暝》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 唐 · 王維《使至塞上》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 唐 · 李商隱《夜雨寄北》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 唐 · 杜甫《望嶽》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 宋 · 晏殊《浣溪沙·壹曲新詞酒壹杯》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 唐 · 孟郊《遊子吟》
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 —— 宋 · 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3. 含有歸字的古詩
隋末唐初
虞世南
歸雲半入嶺,殘滴尚懸枝。 初晴應教
唐
皎然
歸心不可到,松路在青霄。 界石守風望天竺靈隱二寺
王勃
歸驂將別棹,俱是倦遊人。 臨江二首 其壹
去驂嘶別路,歸棹隱寒洲。 臨江二首 其二
江臯寒望盡,歸念斷征篷。 冬郊行望
王維
悠然策藜杖,歸向桃花源。 菩提寺禁口號又示裴迪
韋應物
去馬嘶春草,歸人立夕陽。 荅王卿送別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 聞雁
司空圖
舊居留穩枕,歸臥聽秋鐘。 即事九首 其七
左偃
歸鳥入平野,寒雲在遠村。 郊原晚望懷李秘書
白居易
浮名相引住,歸路不同歸。 長安送柳大東歸
劉長卿
歸人乘野艇,帶月過江村。 送張十八歸桐廬
劉幽求
田園迷徑路,歸去欲何從。 書懷
呂溫
莫慮前山暗,歸人正眼①明。 吐蕃別(壹作列)館送楊七錄事先歸
權德輿
恩沾長壽酒,歸遺同心人。 敕賜長壽酒因口號以贈
許渾
歸心已無限,更送洞庭人。 送客南歸
宋之問
歸寢忽成夢,宛在嵩丘山。 答田徵君
張說
歸途千裏外,秋月定相逢。 被使在蜀
李遠
不覺清涼晚,歸人滿柳陰。 慈恩寺避暑
李商隱
故鄉雲水地,歸夢不宜秋。 滯雨
李頻
帝裏春無①意,歸山對物華。 送友人下第歸感懷
陳陶
芳草溫陽客,歸心浙水西。 永嘉贈別
孟浩然
歸人須早去,稚子望陶潛。 贈王九
鄭谷
荊山歸不得,歸得亦無家。 悶題
鄭惟忠
離憂將歲盡,歸望逐春來。 送蘇尚書赴益州
趙嘏
童稚苦相①問,歸來何太遲。 到家
徐凝
不掛絲纊衣,歸向寒巖棲。 送寒巖歸士
賈島
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題詩後
顧非熊
見雁無書寄,歸吳定此年。 登樓
崔國輔
歸時①日尚早,更欲向芳洲。 中流曲
崔湜
賴逢征客①盡,歸在落花前。 喜入長安
崔融
旅魂驚塞北,歸望斷河西。 塞上(壹作北)寄內
韓翃
歸時何太晚,日照杏花西。 漢宮曲二首 其壹
韓偓
去是黃昏後,歸當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