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歸園田居 其壹》
晉代 陶淵明
原文: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壹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譯文:
年輕時就沒有適應世俗的性格,生來就喜愛大自然的風物。錯誤的陷落到仕途羅網,轉眼間遠離田園已十余年。籠子裏的鳥兒懷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裏的魚兒思念原來嬉戲的深潭。
我願到南邊的原野裏去開荒,依著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種田園。繞房宅方圓有十余畝地,還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間。
榆樹柳樹成蔭遮蓋了後屋檐,桃樹李樹整齊的栽種在屋前。遠處的鄰村屋舍依稀可見,村落上方飄蕩著裊裊炊煙。深深的街巷中傳來了幾聲狗吠,桑樹頂有雄雞不停啼喚。庭院內沒有世俗瑣雜的事情煩擾,靜室裏有的是安適悠閑。久困於樊籠裏毫無自由,我今日總算又歸返林山。
2、《歸園田居 其二》
晉代 陶淵明
原文: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白日掩荊扉,對酒絕塵想。
時復虛裏人,披草***來往。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以長,我土日已廣。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譯文:
我住在郊野外很少交住,僻巷裏難聞到車馬聲響。白天裏經常地關閉柴門,獨處在空室中不生雜想。偏遠的村落裏人情淳厚,撥開草叢不時互相來往。
相見時不談論世俗之事,只說道桑麻的生長情況。我種植的桑麻不斷長高,我開墾的土地日益增廣。常擔心嚴霜雪突然早降,使桑麻也像那零落草莽。
3、《歸園田居 其三》
晉代 陶淵明
原文: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譯文:
南山下田野裏種植豆子,結果是草茂盛豆苗疏稀。清晨起下田地鏟除雜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鋤回去。狹窄的小路上草木叢生,傍晚時有露水沾濕我衣。身上衣沾濕了並不可惜,只願我不違背歸隱心意。
4、《歸園田居 其四》
晉代 陶淵明
原文:
久去山澤遊,浪莽林野娛。
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隴間,依依昔人居。
井竈有遺處,桑竹殘朽株。
借問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沒無復余。
壹世棄朝市,此語真不虛。
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譯文:
離山澤去做官已經很久,現在又返林野嘗到歡娛。且攜著我的兒女侄子們,撥開那亂草木尋訪廢墟。我往返在荒野墓地之間,依稀地可認出往日舊居。房屋的井竈下留有遺跡,桑和竹殘存著枯朽幹株。
我打聽在這裏打柴的人:過去的居住者都到哪裏?這裏的打柴人便對我說:都死光了沒有留下後裔。三十年就改變朝市面貌,這句話可真是壹點不虛!人壹生就好似虛幻變化,到最終都不免歸於空無。
5、《南陵別兒童入京》
唐代 李白
原文: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譯文:
白酒剛剛釀熟時我從山中歸來,黃雞在啄著谷粒秋天長得正肥。喊著童仆給我燉黃雞斟上白酒,孩子們嬉笑吵鬧牽扯我的布衣。放晴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醉而起舞與秋日夕陽爭奪光輝。
遊說萬乘之君已苦於時間不早,快馬加鞭奮起直追開始奔遠道。會稽愚婦看不起貧窮的朱買臣,如今我也辭家去長安而西入秦。仰面朝天縱聲大笑著走出門去,我怎麽會是長期身處草野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