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錦瑟》·唐·李商隱2、《無題》·唐·李商隱3、《無題》·唐·李商隱4、《無題》·唐·李商隱5、《無題》·唐·李商隱6、《無題》·唐·李商隱7、《無題》·唐·李商隱8、《無題》·唐·李商隱9、《無題》·唐·李商隱10、《夜雨寄北》·唐·李商隱11、《蟬》·唐·李商隱12、《嫦娥》·唐·李商隱13、《馬嵬》·唐·李商隱14、《樂遊原》·唐·李商隱15、《樂遊原》·唐·李商隱16、《賈生》·唐·李商隱17、《登樂遊原》·唐·李商隱18、《隋宮》·唐·李商隱19、《隋宮》·唐·李商隱20、《春雨》·唐·李商隱。
2.小李杜的詩越多越好李商隱——《無題二首》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 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待好風。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後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元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李商隱——《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壹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李商隱——《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 《無題》 來是空言去絕綜,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崔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壹萬重。
無題 對影聞聲已可憐, 玉池荷葉正田田。 不逢蕭史休回首, 莫見洪崖又拍肩。 紫鳳放嬌銜楚佩, 赤鱗狂舞撥湘弦。 鄂君悵望舟中夜, 繡被焚香獨自眠。
無題 七夕來時先有期, 洞房簾箔至今垂。 玉輪顧兔初生魄, 鐵網珊瑚未有枝。 檢與神方教駐景, 收將鳳紙寫相思。 武皇內傳分明在, 莫道人間總不知。
無題 聞道閻門萼綠華, 昔年相望抵天涯。 豈知壹夜秦樓客, 偷看吳王苑內花。
無題 含煙惹霧每依依,萬緒千條拂落暉。 為報行人休盡折,半留相送半迎歸。
無題 八歲偷照鏡, 長眉已能畫。十歲去踏青, 材笑蓉作裙衩。十二學彈箏, 銀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親, 懸知猶未嫁。 十五泣春風, 背面秋千下。
無題 對影聞聲已可憐, 玉池荷葉正田田。 不逢蕭史休回首, 莫見洪崖又拍肩。 紫鳳放嬌銜楚佩, 赤鱗狂舞撥湘弦。 鄂君悵望舟中夜, 繡被焚香獨自眠。
無題 七夕來時先有期, 洞房簾箔至今垂。 玉輪顧兔初生魄, 鐵網珊瑚未有枝。 檢與神方教駐景, 收將鳳紙寫相思。 武皇內傳分明在, 莫道人間總不知。
無題 聞道閻門萼綠華, 昔年相望抵天涯。 豈知壹夜秦樓客, 偷看吳王苑內花。
無題 水精如意玉連環, 下蔡城危莫破顏。 紅綻櫻桃含白雪, 斷腸聲裏唱陽關。
無題 白日相思可奈何, 嚴城清夜斷經過。 只知解道春來瘦, 不道春來獨自多。
無題 樓上黃昏欲望休, 玉梯橫絕月中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 同向春風各自愁。
無題 東南日出照高樓, 樓上離人唱石州。 總把春山掃眉黛, 不知供得幾多愁?
無題 含煙惹霧每依依,萬緒千條拂落暉。 為報行人休盡折,半留相送半迎歸
淚
李商隱
永巷長年怨綺羅,離情終日思風波
湘江竹上痕無限,峴首碑前灑幾多
人去紫臺秋入塞,兵殘楚帳夜聞歌
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
3.小李杜的詩1、《錦瑟》·唐·李商隱
2、《無題》·唐·李商隱
3、《無題》·唐·李商隱
4、《無題》·唐·李商隱
5、《無題》·唐·李商隱
6、《無題》·唐·李商隱
7、《無題》·唐·李商隱
8、《無題》·唐·李商隱
9、《無題》·唐·李商隱
10、《夜雨寄北》·唐·李商隱
11、《蟬》·唐·李商隱
12、《嫦娥》·唐·李商隱
13、《馬嵬》·唐·李商隱
14、《樂遊原》·唐·李商隱
15、《樂遊原》·唐·李商隱
16、《賈生》·唐·李商隱
17、《登樂遊原》·唐·李商隱
18、《隋宮》·唐·李商隱
19、《隋宮》·唐·李商隱
20、《春雨》·唐·李商隱
4.小李杜有啥詩沒初入武夷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隱 體裁:七絕 類別:山水 未到名山夢已新,千峰拔地玉嶙峋。
幔亭壹夜風吹雨,似與遊人洗俗塵。 江南春 年代:唐 作者:杜牧 體裁:七絕 類別:山水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清明 年代:唐 作者:杜牧 體裁:七絕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春雨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隱 體裁:七律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遠路應悲春晼晚,殘霄猶得夢依稀。
玉鐺緘劄何由達,萬裏雲羅壹雁飛。
5.杜牧與李商隱並“小李杜”,他另外的詩句有1、《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赤壁》
折戟沈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3、《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4、《贈別》
多情卻是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5、《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6、《江南春》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7、《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8、《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9、《寄揚州韓綽判官》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雕。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10、《遣懷》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壹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11、《贈別》
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裏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12、《旅宿》
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
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
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
13、《中秋》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13、《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壹》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壹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6.大李杜和小李杜的詩集各有什麽大:李白 杜甫 小:李商隱 杜牧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二十五歲起“辭親遠遊”,仗劍出蜀。
天寶初供奉翰林,因遭權貴讒毀,僅壹年余即離開長安。安史之亂中,曾為永王璘幕僚,因璘敗系潯陽獄,遠謫夜郎,中途遇赦東還。
晚年投奔其族叔當塗令李陽冰,後卒於當塗,葬龍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觀察使範傳正根據李白生前“誌在青山”的遺願,將其墓遷至青山。
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詩人。
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
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後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
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齊名,世稱“李杜”。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
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給予批評和揭露。
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著為解救人民的苦難甘願做自我犧牲。 杜甫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壹生寫詩壹千四百多首。
其經歷和詩歌創作可以分為四期。 李商隱(八壹二-八五八),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縣)人。
開成二年(八三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補宏農尉。年輕時即以文才受令狐楚的賞識,可是李商隱卻與涇源節度使王茂元之女結婚。
當時牛李黨爭正在尖銳時期,令狐楚是牛黨,王茂元則是與李黨有關。宣宗即位以後,牛黨當權,令狐楚兒子當了宰相,打擊壹切與李黨有關的人,從此李商隱壹直被壓抑而擡不起頭。
幾次到長安活動,只補得了壹個太常博士。最後死於滎陽,年僅四十七歲。
李商隱是唐朝壹位有著獨特成就,對後世產生過巨大影響而大家的評價又極為分歧的詩人。他的詩,有的是直接對時事政治表示態度的;有的是托古諷今,歌詠歷史題材;有的是抒寫友朋生死之情的;有的是感傷身世之作,而人們最熟悉的則是他的愛情詩。
這些異常復雜的內容,又幾乎都是和他的身世遭遇有著密切的聯系。 李商隱是晚唐詩壇的壹顆明星。
他的多愁善感和繁博的事象及復雜的意念,在他的詩裏往往是避實就虛,透過壹種象征手法把它表現出來。這種象征手法建築在豐富而美妙的想像的基礎上,因而他筆下的意象,有時如七寶琉蘇那樣繽紛綺彩;有時像流雲走月那樣的活潑空明,給人以強烈的美感。
他的近體詩,尤其是七律更有獨特的風格,繡織麗字,鑲嵌典故,包藏細密,意境朦朧,對詩的藝術形式發展有重大貢獻。著有《玉溪生詩》。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
杜牧是宰相杜佑之孫,二十六歲時考中進士,任弘文館校書郎。不久,任江西、宣歙、淮南等節度使幕僚,以後歷任監察禦史、司勛員外郎及黃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終中書舍人。
杜牧對政治、軍事都有頗為卓著的見識,曾聯系時事研經讀史,註《孫子兵法》,可惜不為統治者所用。杜牧擅長詩文,力倡“文以意為主”之論。
詩風豪爽清麗,尤工絕句。後人為了區別於杜甫,稱其為小杜,又為了區別於李白、杜甫,稱杜牧與李商隱為小李杜,足見杜牧在文學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