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項脊軒誌寫居室清靜的句子

項脊軒誌寫居室清靜的句子

項脊軒誌寫居室清靜的句子是: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堦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翻譯:家中的(這裏不翻譯成“借來的”)書擺滿了書架,我仰頭高聲吟誦詩歌,有時又靜靜地獨自端坐,自然界的萬物皆有聲音;庭院、臺階前靜悄悄的,小鳥不時飛下來啄食,人走到它跟前也不離開。農歷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懸,照亮半截墻壁,桂樹的影子交雜錯落,微風吹過影子搖動,可愛極了。

作品簡介:

《項脊軒誌》是明代文學家歸有光的作品。歸有光的遠祖曾居住在江蘇太倉的項脊涇。作者把小屋命名為項脊軒,有紀念意義。“誌”即“記”,是古代記敘事物、抒發感情的壹種文體。借記物、事來表達作者的感情。擷取日常瑣事,通過細節描寫,來抒情言誌。他的風格“不事雕琢而自有風味”,借日常生活和家庭瑣事來表現母子,夫妻,兄弟之間的感情。此文是歸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

《項脊軒誌》是壹篇借記物以敘事、抒情的散文。文章通過記作者青年時代的書齋,著重敘述與項脊軒有關的人事變遷借“百年老屋”的幾經興廢,回憶家庭瑣事,抒發了物在人亡、三世變遷的感慨。文章緊扣項脊軒來寫,又用或喜或悲的感情作為貫穿全文的意脈,將生活瑣碎事串為壹個整體。善於拮取生活中的細節和場面來表現人物。不言情而情無限,言有盡而意無窮。

《項脊軒誌》被編入多種版本的高中語文課本。

作者簡介:

歸有光(1506~1571年)。明代散文家、文學家、古文家。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自號項脊生,是“唐宋八大家”與清代“桐城派”之間的橋梁,與王慎中、唐順之、茅坤並稱為“唐宋派”。其文被稱作“明文第壹”,有“今之歐陽修”的贊譽,世稱“震川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