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如何更好地進行古詩文教學的備課

如何更好地進行古詩文教學的備課

壹、深鉆教材 ,全面把握教材內涵。

教師備課時,只有深刻地領會壹首詩歌的背景、意境,詩人對詩句中字、詞的錘煉,才能在教學中遊刃有余。

1、破詩題,知詩人。古詩的內容短小精悍,題目的意思高度概括,往往統領全詩。因此,大多古詩教學都應從破題入手,即:引導學生找準題眼,弄清題目的意思。另外,有些古詩是詩人的托物言誌、借景抒情,有些是詩人的觸景生情,了解了詩人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把握詩歌所表達的感情。

2、把握詩歌的時代背景。詩歌與作者的思想、經歷和所處環境密不可分。如文天祥的《過零丁洋》,此詩為文天祥《指南錄》中的壹篇,是其代表作之壹。約作於祥興二年(1279)——被元軍俘獲的第二年正月過零丁洋之時。元軍元帥張弘範逼他寫信招降南宋在海上堅持抵抗的張世傑時,他出示了此詩以明誌節。了解這些歷史背景有助與加深學生對詩句的理解。

3、抓字眼。理解了詩句中的重點字詞,就理解了詩意,體味到作者的感情。如教學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其中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只要抓住壹個“孤”字,就能理解朋友遠去,形單影只的孤獨和對朋友依依不舍的感情。

4、同壹類別的古詩可以進行比較賞析,積累。四年級教材中的送別詩——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教學時可以和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做壹比較,我們會發現詩人送別時的感情是不同的——《芙蓉樓送辛漸》的“寒”“夜”“孤”“冰”等詞,體現了作者送別辛漸時心中的淒涼與傷感;《送元二使安西》寫到“朝雨”與“輕塵”,寫到客舍“青青”、柳色“新”,用語清新明快,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入這種比較,將有助於培養學生初步的詩歌賞析能力,也更利於積累。

二、摒棄死教硬教法,以培養學生興趣為重。

經過我們的問卷調查顯示,有大約60%的同學對古詩詞有壹定興趣,大約30%的同學都是無興趣,大約20%的同學有濃厚興趣。很重要的壹個原因就是要求學生不僅要背誦詩句,還在不求甚解的基礎上死記詩意,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從“課標”對古詩教學的要求可以看出,小學古詩教學主要的任務還是誦讀和積累,在此基礎上達到對詩歌的初步理解,因此我以為,小學生學習古詩是可以“不求甚解”或“不求深解”的,對古詩內容的理解不必要求深刻或者透徹,只要從總體上把握詩的感情或大致的場景即可,這是符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的。我們應當摒棄過去古詩教學死教硬教法,以培養學生興趣為重。但“不求甚解”並不排斥對古詩中關鍵性的重點詞句的理解,相反,對重點詞句,不能只是簡單模糊地理解,如“春風又綠江南岸”壹句中對“綠”字的品味,只有準確地理解這壹神來之筆,這個詞才是鮮活靈動的,才具備了知識遷移的功能,我們也能從中感受到詩人嚴謹的創作作風以及母語文化的迷人魅力,這既是對學生學習態度的引導也是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事實上,隨著學生知識和閱歷的增長,他們對很多知識會獲得壹種自然而然的理解,對小學生而言,培養他們學習古詩的興趣更重要。

三、註重開放靈活的課堂設計

1、反復誦讀,讀中悟情。

語文課標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詩歌的特點是富於節奏美、韻律美和意境美,誦讀起來瑯瑯上口。在教學過程中,我堅持以誦讀為本,要求學生在理解基本詞義、句義的基礎上,通過反復誦讀,反復吟詠,體會古詩的韻律、意境。引導學生進行多種方式的誦讀,如:教師聲情並茂的範讀讓學生得到熏陶,繪聲繪色的領讀,讓學生耳、腦、口、眼協調活動,註意詩的節奏和停頓,讀出感情,學生自由讀、個別讀、分男女讀、小組讀、全體讀、配樂讀等,從形式各異的閱讀中領會讀的樂趣,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詩中的意境,激發學生感情上的***鳴。

2、創設情景,加深感受

(1)畫壹畫 我抓住古詩“詩中有畫”的特點,把詩與畫結合起來進行教學,通過作畫,具體而形象地再現古詩中的畫意,喚起學生豐富的聯想,從而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古詩的畫面美。如杜牧的《山行》,孟浩然的《春曉》,都是詩中有畫的千古名作,在教學過程中,我常常引導學生作畫,學生越畫興趣越濃,對詩中的畫面美有了深刻的感受。

(2)演壹演 小學生是愛表現的,我們應創設壹個輕松、開放的平臺讓他們盡情發揮,傾灑熱情,通過表演來展示學習成果是再現古詩意境的好辦法。如《宿新市徐公店》描繪的是壹幅村童撲蝶圖。“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是全詩的中心畫面,這不是靜止的,也不是壹瞥即逝的,而是持續的活動,它生動的表現了孩子們天真活潑,充滿了童趣。教學時,可以演壹演,讓學生體會其中的樂趣。再比如教學賈島的《尋隱者不遇》,也可采用演課本劇的形式再現詩中情景,這樣,學生對詩意的體會更深入。

3、引導想象,豐富體驗

讓學生閉上雙眼,在輕柔的音樂聲中或在老師的誦讀聲中,充分發揮想象,在腦海裏呈現壹幕幕古詩所表現的情景。“有壹千個讀者,就有壹千個哈姆雷特”,不同學生的腦海裏會播放不同個性的“電影”,不管電影如何,學生們都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乘上了騰飛的飛船品嘗了導演電影的喜悅,體驗了成功的快樂。如在教學《送孟浩然之廣陵》時,學生熟讀詩句,理解詩意後,讓學生做導演,播放“電影”。聽著學生講述自己導演的電影,老師和同學們也仿佛身臨其境,與詩人壹起眺望著孤帆的遠影,壹起吟詩長嘆

四、註重課外的拓展延伸

課標 指定學生積累優秀古詩詞75篇,還有的需要教師補充。教師可以結合某壹首古詩的學習,開展相關的主題探究活動,以實現課外的拓展和延伸。例如學習了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可以以送別詩為主題搜集,積累;學習了賀之章的《詠柳》後,可以“春景”為主題引導學生搜集描寫春景的古詩壹起感受濃濃的春意;學習了王維的《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後,可以“思鄉”為主題引導學生搜集名家的此類詩作壹起欣賞、鑒別,達到觸內旁通的效果。並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背誦下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