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小女》
唐·韋莊
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
壹夜嬌啼緣底事,為嫌衣少縷金華。
人的壹生,在最不應該辜負的,就是我們的親人。
路遙說:人們寧願去關心壹個蹩腳電影演員的吃喝拉撒和雞毛蒜皮,而不願了解壹個普通人波濤洶湧的內心世界?
事實上,壹個普通人的內心世界可能很簡單。
《鶴沖天》
宋·柳永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
明代暫遺賢,如何向。
未遂風雲便,爭不恣遊狂蕩。
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尋訪。
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
青春都壹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柳永科舉考試失利後,寫下此詞,他說,即使是在政治清明的時代,君主也會漏掉賢能之士。既然沒有考中,何不隨心所欲遊樂呢?
《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宋·蘇軾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
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裏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南香。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蘇軾的好友王定國受蘇軾的牽連,被貶到嶺南蠻荒之地,王定國的妾侍寓娘隨行。
歸來後,蘇軾問寓娘:嶺南的生活應該不好過吧?寓娘說:心安定的地方就是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