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鐘嶸的詩品有哪些重要的詩學思想

鐘嶸的詩品有哪些重要的詩學思想

鐘嶸是南朝齊梁時期最重要的壹位詩歌理論批評家,《詩品》是我國古代第壹部詩歌理論專著,代表了魏晉南北朝時期詩歌美學的最高成就。鐘嶸評漢魏到齊梁壹百二十余位詩人五言詩,分上中下三品,每品壹卷。對所評詩人的風格特征、藝術成就都做了具體的闡述,建立了壹個以審美為中心的詩學體系。鐘嶸的詩學富有美學性質,包含著豐富的美學思想。  (壹)人生體驗與詩的本源  鐘嶸對魏晉南北朝詩學的貢獻是他明確把個體在社會生活中豐富的人生體驗作為詩之本源的重要方面。鐘嶸說:“嘉會寄詩以親,離群托詩以怨。至於楚臣去境,漢妾辭官,或骨橫朔野,魂逐飛蓬;或負戈外戍,殺氣雄邊;塞客衣單,孀閨淚盡;或士有解佩出朝,壹去忘返;女有揚娥入寵,再盼傾國。凡斯種種,感蕩心靈,非陳詩何以展其義?非長歌何以聘其情?”(《詩品.序》)  鐘嶸所論述的情感,是壹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在自己的命運起落變化中所經歷的刻骨銘心的生命體驗。詩人不僅從四時更替、歲月流逝中感慨人生的命運遭際,從悲歡離合、窮達榮辱的人事變化中也能“感蕩心靈”,激發詩情。在《詩品》中,鐘嶸最推崇的詩歌表現由人生遭際而引發的悲怨慷慨的情感。他列為上品的詩歌大都具有這樣的特征。他評價李淩詩“文多淒愴,怨者之流。陵,名家子,有殊才,生命不諧,……使陵不遭辛苦,其文亦何能至此!”詩歌的審美體驗紮根於人的命運變化和人生經歷之中,這樣的生命體驗自然會感天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