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賢文》讀書篇中告訴我們要從外界吸取經驗,虛心向他人學習的詩句是
1、不能則學,不知則問
意思是:不能就要去學,不知道就要去問
2、三人同行有我師。
意思:三個人中定有可以成為我的老師的。
古今賢文(讀書篇)
欲知天下事,須讀古今書。學了就用處處行,光學不用等於零。不能則學,不知則問;讀書全在自用心,老師不過引路人。
好曲不厭百回唱,好書不厭百回讀。讀書貴能疑,疑能得教益。默讀便於思索,朗讀便於記憶。初讀好書,如獲良友;重讀好書,如逢故知。處處留心皆學問,三人同行有我師。
譯文:
如果要想知道天下大事,必須博覽群書,博古通今。學了必須去親自實踐,只知道書本知識沒有實踐經驗是不行的。不能就要去學,不知道就要去問,讀書全靠自己用心下苦功,老師只不過起領進門的作用。
好歌百聽不厭,好書百讀不厭。讀書貴在能提出疑問,這樣能獲得知識。默讀有益於思考,朗讀有利於記憶。壹本好書開始讀時,就象獲得壹位良友,再讀時,就象與故友相逢。細心觀察到處都是知識,三個人中定有可以成為我的老師的。
擴展資料:
其它從外界吸取經驗,虛心向他人學習的詩句: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意思:指天資聰明而又好學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
出自:《論語·公冶長》第五篇: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學問較自己低的人請教為恥,形容謙虛好學。
2、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
意思:竹子內心謙遜才向人虛心低頭,梅花高傲不屈從不仰面拍馬逢迎。?
此聯以物喻人,托物言誌,抓住梅竹特點,展現人的美好心靈。上聯“有低頭葉”,指竹不倨傲自矜,虛心有節。下聯“無仰面花”,指梅不媚俗向上的骨氣品格。
出自:明朝 鄭板橋的壹副對聯。
3、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
意思是:知道自己有不 足之處,就喜歡學習; 恥於向地位比自 己低的人求教,就會滿足於已有的成績 而不思進取。說明人應當正視自己的不 足,不恥下問,這樣才能不斷進步。
出自:宋代林逋《省心錄》。
百度百科-古今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