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人們讀的是私塾,沒有學年制,更沒有“母校”這個詞。
現代多是詩歌,如:
《告別母校》?
告別母校春雨是您,?
小草是我,?
您用知識的甘露,?
哺育著我的心田。?
大海是您,?
小舟是我,?
您用航標引導我,?
在知識的海洋裏,乘風破浪。?
不管您是美麗的秋海棠,?
還是芳香撲鼻的白玉蘭,?
我依然不減對您的愛。
啊,我的母校?
壹片純潔的沃土上?
孕育著我們對明天的希望?
我們渴望未來變成矯健雄鷹?
翺翔於這蒼穹之上?
是妳?
讓我在人生中有了好的開始?
是妳?
激起了我對知識的渴望?
是妳?
助我成材,助我飛翔。?
妳教會了我?
贈人以鮮花,手留余香?
妳教會了我?
增人以微笑,心留愉悅?
今天?
我要將最美的鮮花?
今天?
我要將最甜美的微笑?
贈予妳?
我最親愛的學校?
我心裏永遠屹立不倒的豐碑
延展
1、感恩的古詩:
《端午日賜衣》
杜甫(唐朝)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2、《燕詩示劉叟》
白居易(唐朝)
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
銜泥兩椽間,壹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
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饑。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喃喃教言語,壹壹刷毛衣。
壹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裏,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