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疏籬趣味弄
寧可枝頭抱香死
何曾吹墮北風中
大凡不幸之年代必有偉大之詩篇問世,此詩正是此年代之產物。中國歷史上,南宋是壹個尷尬的朝代,可謂內憂外患,屈辱求生,北方半壁江山淪陷,南宋皇帝卻又只知茍且偷安,不思收復河山,偏安江南壹隅,只把杭州當汴州。
這時,作為有理想有抱負之知識份子內心必感苦痛,壹心想收復河山卻又處處受到打擊。而其中不外乎兩條出路,其壹是像陸遊、辛棄疾等人積極抗爭,為收復失土奔走呼告,但卻屢遭排斥,大多最後郁郁而終;另壹種則是選擇退隱,像孔子說的“邦無道,則愚”,而又不願隨波逐流,與邪惡同流合汙,所以就只能借助於寫幾首詩詞消心中塊壘,鄭思肖正是這樣的人。
“花開不並百花從,獨立疏籬趣味弄”,這兩句詩正是詩人不願同流合汙的寫照,也是壹種情緒上的抗爭,是當時士子內心壹種無奈、傷感的呼告,孤芳自賞的外表掩藏著無奈的心。
後兩句則是詩人擲地壹呼的最後宣誓,當民族、國家與自身的命運緊密相連在壹起的時候,詩人以自身僅能擁有的氣節、操守來維護著作為讀書人心中最後的凈土。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墮北風中?”我想詩人寫下這首詩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屈原,寧懷石投汨羅江葬乎江魚腹中,亦不願在此汙濁之世茍且偷生,這是最無奈的抗爭,也是民族氣節的最後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