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漢魏風骨,晉來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征者。仆嘗暇時觀齊梁間詩,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每以詠嘆。思古人,常恐透這頹靡,風雅不作,以耿耿也。壹昨於解三處見明公《詠孤桐篇》,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遂用洗心飾視,發揮幽郁。不圖正始之音,復睹於茲;可使建安作者,相視而笑。”
陳於昂這番言論,主要攻擊的是那些表現色情的宮體詩;是那些“彩麗竟繁”而毫無情感生命的唯美文學。他推重建安、正始之音:推重“骨氣端翔,音情頓挫”的浪漫文學情調。
陳於昂針對現實中所存在的問題,揭示前代文學的弊病和不足,要求恢復“漢魏風骨”,對“橫制頹波”,革新初唐浮靡詩風,繁榮唐代詩詞確實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成為唐詩革新的先驅和功臣,在唐詩發展史上起到了頗為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們亦應看到,陳子昂提出恢復“漢魏風骨”,只不過是在壹個特定的時代背景,針對壹個特定的對象和內容進行壹次特定的革新運動,總不能從此把文學史上的所有的“復古\ 都稱為“涵革新之義”,更不能簡單地在“復古”與“革新”之間劃上等號。何妨陳子昂的“復古”主張也是有其片面的傾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