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含有谷字的古詩
壹、《靈臺詩》漢.班固 乃經靈臺。 靈臺既崇。 帝勤時登。 爰考休征。 三光宣精。 五行布序。 習習祥風。 祁祁甘雨。 百谷蓁蓁。 庶草蕃廡。 屢惟豐年。 於皇樂胥。 二、《琵琶行》唐.牛殳 何人劚得壹片木,三尺春冰五音足。壹彈決破真珠囊, 迸落金盤聲斷續。飄飄飖飖寒丁丁,蟲豸出蟄神鬼驚。 秋鴻叫侶代雲黑,猩猩夜啼蠻月明。潏潏汩汩聲不定, 胡雛學漢語未正。若似長安月蝕時,滿城敲鼓聲噒噒, 青山飛起不壓物,野水流來欲濕人。傷心憶得陳後主, 春殿半酣細腰舞。黃鶯百舌正相呼,玉樹後庭花帶雨。 二妃哭處山重重,二妃沒後雲溶溶。夜深霜露鎖空廟, 零落壹叢斑竹風。金谷園中草初綠,石崇壹弄思歸曲。 當時二十四友人,手把金杯聽不足。又似賈客蜀道間, 千鐸萬磬鳴空山。未若此調呦呦兮啁啁,嘈嘈兮啾啾。 引之於山,獸不能走。吹之於水,魚不能遊。 方知此藝不可有,人間萬事憑雙手。若何為我再三彈, 送卻花前壹尊酒。 三、《從軍行》隋.盧思道 朔方烽火照甘泉,長安飛將出祁連。犀渠玉劍艮家子,白馬金羈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魚麗逐左賢。谷中石虎經銜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壹去無窮已,薊門迢遞三千裏。朝見馬嶺黃沙合,夕望龍城陣雲起。庭中奇樹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還。白雲初下天山外,浮雲直向五原間。關山萬裏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流水本自斷人腸,堅冰舊來傷馬骨。邊庭節物與華異,冬霰秋霜春不歇。長風蕭蕭渡水來,歸雁連連映天沒。從軍行,軍行萬裏出龍庭,單於渭橋今已拜,將軍何處覓功名。 四、《墨梅》宋.張嵲 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五、《贈從弟(其二)》魏.劉楨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風聲壹何盛,松枝壹何勁! 冰霜正慘淒,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3. 含有南字和谷字的詩句
第壹個字是谷的古詩 《送徐州張建封還鎮》 作者:李適 牧守寄所重,才賢生為時。宣風自淮甸,授鉞膺藩維。入覲展遐戀,臨軒慰來思。忠誠在方寸,感激陳情詞。報國爾所向,恤人予是資。歡宴不盡懷,車馬當還期。谷雨將應候,行春猶未遲。勿以千裏遙,而雲無己知。 《猛虎行》 作者:張籍 南山北山樹冥冥,猛虎白日繞林行。向晚壹身當道食,山中麋鹿盡無聲。年年養子在空谷,雌雄上山不相逐。谷中近窟有山村,長向村家取黃犢。五陵年少不敢射,空來林下看行跡。 《贈韋秘書子春二首》 作者:李白 谷口鄭子真,躬耕在巖石。高名動京師,天下皆籍籍。斯人竟不起,雲臥從所適。茍無濟代心,獨善亦何益。惟君家世者,偃息逢休明。談天信浩蕩,說劍紛縱橫。謝公不徒然,起來為蒼生。秘書何寂寂,無乃羈豪英。且復歸碧山,安能戀金闕。舊宅樵漁地,蓬蒿已應沒。卻顧女幾峰,胡顏見雲月。徒為風塵苦,壹官已白須。氣同萬裏合,訪我來瓊都。披雲睹青天,捫虱話良圖。留侯將綺裏,出處未雲殊。終與安社稷,功成去五湖。4. 關於谷字的成語
山鳴谷應 (shān míng gǔ yìng) 解釋:原意是風吹草動之聲在山谷裏引起回響。後多用以比喻相互默契配合,此呼應。 出處:宋·蘇軾《後赤壁賦》:“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湧。” 山棲谷飲 (shān qī gǔ yǐn) 解釋:棲息於山中,汲取山谷的泉水來喝。形容隱居生活。 出處:《魏書·肅宗紀》:“其懷道丘園,昧跡版築,山棲谷飲,舒卷從時者,宜廣戔帛,緝和鼎飪。” 山棲谷隱 (shān qī gǔ yǐn) 解釋:在山中棲身,到谷中喝水。形容隱居生活。 出處:《魏書·肅宗紀》:“其懷道丘園,昧跡板築,山棲谷飲,舒卷從時者,宜廣戔帛,緝和鼎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