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敬老愛老的古人詩句(關於敬老愛老的古詩壹定要古詩,唐詩宋詞)

關於敬老愛老的古人詩句(關於敬老愛老的古詩壹定要古詩,唐詩宋詞)

1.關於敬老愛老的古詩(壹定要古詩,唐詩宋詞

1、墨萱圖·其壹

元代: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譯文:燦燦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

南風吹著萱草,搖擺著是為了誰吐露著芬芳?

慈祥的母親倚著門盼望著孩子,遠行的遊子是那樣的苦啊!

對雙親的奉養每天都在疏遠,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

擡頭看著壹片雲林,聽到慧鳥的叫聲思念起來至此很是慚愧。

2、母別子

唐代: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壹始扶行壹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

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願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於汝。

譯文:母別子,子別母,白天的陽光似乎都因為悲傷而失去了光彩,哭聲中無限淒苦。

壹家人住在關西長安,丈夫身居大將軍的高位,去年立了戰功,又被加封了爵土。

還得到了賞賜的金錢二百萬,於是便在洛陽娶了如花似玉的新婦。

新婦來了不滿足,就要丈夫拋舊婦;她是他掌上的蓮花,我卻是他們眼中的釘子。

喜新厭舊是俗世的常情,這本來也不足為悲,我就要收拾行裝,無奈地離開。但悲傷的是,留在丈夫家的,還有兩個親生的小孩。

壹個才剛剛會扶著床沿走路,壹個才剛剛能夠坐起來。坐著的孩子啼哭,會走路的孩子牽著我的衣服。

妳們夫婦新歡燕爾,卻讓我們母子生離死別,從此不得相見。

此時此刻,我的心有訴不出的悲苦,人的薄情啊,還不如林中的烏鵲,母鳥不離開小雛,雄鳥總在它們身旁呵護。

此情此景,倒象是後園的桃樹,曾經遮蔽著花房的花瓣已經隨風落去,幼小的果實還將掛在梢頭經歷霜雪雨露。

新人新人妳聽我說,洛陽有無數的紅樓美女。

但願將軍將來又立了什麽功勛,再娶壹個比妳更嬌艷的新婦吧。

3、別老母

清代: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譯文: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幹了。

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淒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4、思母

宋代:與恭

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譯文:我多少次坐在花下吹簫,銀河紅墻對我來說是那樣的遙遠。

眼前的星辰已不是昨夜的星辰,我為了誰在風露中佇立了整整壹夜呢?

纏綿的情思已盡如抽絲的蠶繭,宛轉的心已經像被剝的芭蕉。

回想起她十五歲時在那月圓之夜的情景,可嘆我手中的這杯酒竟已無法消除心中的憂愁。

5、清明

宋代: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壹丘。

譯文:清明佳節時分,桃紅李白,竟相綻放,猶如笑臉。田野上那些長滿雜草的墳墓令人感到淒涼。

春雷滾滾,驚醒了冬眠中的龍蛇百蟲,及時的春雨滋潤著郊原上柔和的草木。

古有齊人出入墳墓間乞討祭食以向妻妾誇耀,也有介子推拒絕做官而被大火燒死。

他們是貧賤愚蠢還是賢能清廉,至今又有誰知道呢?現在留下來的只不過是滿目亂蓬的野草而已。

2.尊老愛老的古詩

尊老愛老古詩:

《九日齊山登高》唐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唐 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 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酌金花酒,萬裏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唐 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作》唐 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裏,不知能有菊花無。

《九日》唐 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唐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壹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尊老愛老古詩句:

1.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李密)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3.將出牽衣送,未歸倚閣望。(黃遵憲)

4.子孝父心寬。(陳元靚)

5.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孟子)

6. 子曰: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

7.人,更相為命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養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9、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莊子)

以上供參考。

3.關於敬老愛老的詩句

孝親敬老的古詩1 遊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 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 孝廉因歲貢,懷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舉,中郎許仲宣。 泛舟江上別,誰不仰神仙。

孝親敬老的古詩2 誰氏子 韓愈 非癡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 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

又雲時俗輕尋常,力行險怪取貴仕。 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

聖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 嗚呼余心誠豈弟,願往教誨究終始。

罰壹勸百政之經,不從而誅未晚耳。 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

孝親敬老的古詩3 燕詩示劉叟 白居易 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 銜泥兩椽間,壹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 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饑。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喃喃教言語,壹壹刷毛衣。

壹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裏,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孝親敬老的古詩4 豫章行 李白 胡風吹代馬,北擁魯陽關。

吳兵照海雪,西討何時還。 半渡上遼津,黃雲慘無顏。

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 白馬繞旌旗,悲鳴相追攀。

白楊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為休明人,斬虜素不閑。

豈惜戰鬥死,為君掃兇頑。 精感石沒羽,豈雲憚險艱。

樓船若鯨飛,波蕩落星灣。 此曲不可奏,三軍鬢成斑。

孝親敬老的古詩5 祭竈與鄰曲散福 [宋] 陸遊 已幸懸車示子孫,正須祭竈請比鄰。 歲時風俗相傳久,賓主歡娛壹笑新。

雪鬢坐深知敬老,瓦盆酌滿不羞貧。 問君此夕茅檐底,何似原頭樂社神? 孝親敬老的古詩6 長沙勸耕[ 宋] 真德秀 千金難買是鄉鄰,恩意相歡即至親。

年若少時宜敬老,家才足後合憐貧。 孝親敬老的古詩7 挽莊僉判[ 宋] 劉宰 宦路推才美,鄉邦敬老成。

花封勤政理,蓮幕抑持平。 弭棹驚歸夢,支筇話別情。

薄輒乖往事,壹慟閉佳城。

4.尊老愛老的詩,要古代的,最少十句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酌金花酒,萬裏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裏,不知能有菊花無。

九日

(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壹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5.敬老愛老尊老的古詩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壹年壹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裏霜。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盧照鄰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酌金花酒,萬裏同悲鴻雁天。蜀中九日(唐)王勃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九日作(唐)王縉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裏,不知能有菊花無。九日(唐)楊衡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韋安石重九開秋節,得壹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醉花蔭(宋)李清照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於長安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南朝 陳)江總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沈醉東風 重九(元)關漢卿題紅葉清流禦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壹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明)文森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九日應制得歡字李嶠 令節三秋晚,重陽九日歡。仙杯還泛菊,寶饌且調蘭。

禦氣雲霄近,乘高宇宙寬。今朝萬壽引,宜向曲中彈。

九日言懷令狐楚二九即重陽,天清野菊黃。近來逢此日,多是在他鄉。

晚色霞千片,秋聲雁壹行。不能高處望,恐斷老人腸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歡字宋之問 令節三秋晚,重陽九日歡。

仙杯還泛菊,寶饌且調蘭。禦氣雲霄近,乘高宇宙寬。

今朝萬壽引,宜向曲中彈。 九日得新字孟浩然初九未成旬,重陽即此晨。

登高聞古事,載酒訪幽人。落帽恣歡飲,授衣同試新。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親。 九日五首 杜甫舊日重陽日,傳杯不放杯。

即今蓬鬢改,但愧菊花開。北闕心長戀,西江首獨回。

茱萸賜朝士,難得壹枝來 九月九日崔善為九日重陽節,三秋季月殘。菊花催晚氣,萸房辟早寒。

霜濃鷹擊遠,霧重雁飛難。誰憶龍山外,蕭條邊興闌。

過裴舍人故居劉長卿 慘慘天寒獨掩扃,紛紛黃葉滿空庭。孤墳何處依山木,百口無家學水萍。

籬花猶及重陽發,鄰笛那堪落日聽。書幌無人長不卷,秋來芳草自為螢 酬皇甫郎中對新菊花見憶白居易愛菊高人吟逸韻,悲秋病客感衰懷。

黃花助興方攜酒,紅葉添愁正滿階。居士葷腥今已斷,仙郎杯杓為誰排。

愧君相憶東籬下,擬廢重陽壹日齋。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張說九日重陽數,三秋萬實成。

時來謁軒後,罷去坐蓬瀛。

6.歷代尊老愛老經典詩篇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他鄉***酌金花酒,萬裏同悲鴻雁天.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裏,不知能有菊花無.九日 (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壹動宸儀.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7.“敬老愛老尊老”的古詩有哪些

1、《墨萱圖·其壹》元代: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釋義:

燦燦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風吹著萱草,搖擺著是為了誰吐露著芬芳?慈祥的母親倚著門盼望著孩子,遠行的遊子是那樣的苦啊!對雙親的奉養每天都在疏遠,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擡頭看著壹片雲林,聽到慧鳥的叫聲思念起來至此很是慚愧。

2、《燕詩示劉叟》唐代:白居易

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銜泥兩椽間,壹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饑。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喃喃教言語,壹壹刷毛衣。

壹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卻入空巢裏,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釋義:

屋梁上來了壹雙燕子,翩翩飛舞,壹雄壹雌。銜泥在椽條間壘窩,壹窩生下乳燕四只。四只乳燕日夜成長,求食的叫聲喳喳不住。青蟲不容易抓到,黃口小燕似乎從來沒吃飽飯。雙燕用爪抓,用嘴銜,氣力用盡,不知疲倦。不壹會兒往返十來轉,還怕餓著窩裏的小燕。

辛辛苦苦忙了三十天,拖瘦了母燕餵肥了小燕。喃喃不斷教小燕發音,壹壹為它們梳理打扮。小燕壹朝羽毛長得豐滿,引上了庭院裏的樹枝,再不回頭,隨著風兒四下飛散。雌雄雙燕,空中叫喊,聲嘶力竭,也喚不回還。只好回到空窩裏面,悲鳴通宵不斷!

老燕啊,切莫悲嘆,妳們應當回想從前:想想妳們是乳燕的時代,也同樣遠走高飛,拋棄父母那時父母多麽掛念,今天妳們應有體驗!

3、《渡遼水》唐代:王建

渡遼水,此去鹹陽五千裏。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亦有白骨歸鹹陽,營家各與題本鄉。身在應無回渡日,駐馬相看遼水傍。

釋義:

離開鹹陽,此去遼水漫漫五千裏,還未出門父母就已知道此去將隔海茫茫,今生很難再次相聚。臨出門時母親又為我重新做了幾件衣裳,好像怕我有去無回,萬壹死在路途中沒有幹凈的衣服可以殮葬。

也有征人犧牲被送回鹹陽,軍中長官呈請皇上讓烈士本鄉的人充任征戍。想想自己真是可憐,身在外時將再沒有回來的日期,為此心裏無限傷感,茫然駐馬停在遼水之邊。

4、《國風·邶風·凱風》先秦:佚名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母氏聖善,我無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睍睆黃鳥,載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釋義:

和風煦煦自南方,吹在棗樹嫩芽上。棗樹芽心嫩又壯,母親養兒辛苦忙。和風煦煦自南方,棗樹成柴風吹長。母親明理又善良,兒子不好不怨娘。寒泉之水透骨涼,源頭就在浚邑旁。母親養育兒七個,兒子長成累壞娘。黃雀婉轉在鳴唱,悅耳動聽真嘹亮。母親養育兒七個,難慰母親不應當。

5、《蓼莪》先秦:佚名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谷,我獨何害!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谷,我獨不卒!

釋義:

看那莪蒿長得高,卻非莪蒿是散蒿。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辛勞!看那莪蒿相依偎,卻非莪蒿只是蔚。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勞累!汲水瓶兒空了底,裝水壇子真羞恥。孤獨活著沒意思,不如早點就去死。沒有親爹何所靠?沒有親媽何所恃?出門行走心含悲,入門茫然不知止。

爹爹呀妳生下我,媽媽呀妳餵養我。妳們護我疼愛我,養我長大培育我,想我不願離開我,出入家門懷抱我。想報爹媽大恩德,老天降禍難預測!南山高峻難逾越,飆風淒厲令人怯。大家沒有不幸事,獨我為何遭此劫?南山高峻難邁過,飆風淒厲人哆嗦。大家沒有不幸事,不能終養獨是我!

8.孝親敬老的古詩(十首)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壹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母稱兒幹臥,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老母壹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