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語文高考詩歌四字成語

語文高考詩歌四字成語

1. 求高考解詩歌鑒賞題時常用的四字詞語,例如孤寂冷清

古代詩歌鑒賞習慣用語

(壹)形象、觀點:

戀友思別,羈旅思鄉;懷才不遇,懷古詠史;鐘情山水,歸隱田園;

獻身邊塞,反對征戰;不慕權貴,傲岸不羈;心懷天下,憂國憂民;

矢誌報國,壯誌難酬;政治失意,仕途坎坷;達觀豪邁,超凡脫俗;

憤世嫉俗,消沈頹唐;神形兼備,惟妙惟肖;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二)思想情感:

寧靜淡泊 恬淡閑適 壯懷激烈 追慕聖賢 孤憤難平 寂寞幽怨

憂郁失望 纏綿悱惻 甜蜜愉悅 嬉怒笑罵 感情細膩 摯切情深

(三)語言文字:

特色:

豪放雄奇 沈郁頓挫 直率天真 婉約含蓄 詼諧風趣 疊字疊詞 明白如話

平淡無奇 詞藻華麗 質樸清新 蒼涼雄渾 抑揚頓挫 形神兼備 窮形盡相

行雲流水 明快曉暢

作用:

深化主旨,畫龍點睛;意味深長,耐人尋味;不著壹字,盡得風流;平字見奇,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樸字見色;深沈動人,發人深省;言近意遠,蘊藉含蓄;音韻和諧,鏗鏘有力;淋漓盡致,回腸蕩氣;壹氣呵成,瑯瑯上口;余音繞梁,意味深長.

(四)表達方式:

敘述 描寫 議論 抒情(重點是描寫抒情)

描寫有:正側結合 動靜結合 點面結合 虛實結合

虛實結合: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有據為實,假托為虛;眼前為實,未來為虛

2. 語文詩歌鑒賞使用的四字成語ppt

動靜結合 動靜的結合往往和襯托相關.它分為化動為靜和以動襯靜. 比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寫出了遙看瀑布的第壹眼形象,像壹條巨大的白練掛在山間,“掛”字化動為靜. 再如: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頷聯描寫皓月當空,青松如蓋,是靜景描寫,山泉清冽,流瀉山石之上,是動景描寫.山泉因雨後水量充足,流勢增大,從石上流過,淙淙有聲,以動襯靜,反襯出山中的寧靜.詩人描寫景物非常註重景物動態與靜態的相互映襯,可以動靜結合,也可以以靜寫動,以動寫靜,以動襯靜. 虛實結合 在古代詩歌鑒賞中虛與實是相對的,古代詩歌中的“虛”壹般有以下三類: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如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已逝去之景之境,如蘇軾的《赤壁懷古》“談笑間,強弩灰飛煙滅”再現了火燒赤壁的史實;設想未來之景之境,如劉永《雨霖淋》“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實”在詩歌中即為實景、實事、實境. 古代詩歌中的“虛”與“實”相結合的作用壹般表現為:相反相成形成強烈的對比,相輔相成形成渲染烘托. 如:姜夔《揚州慢》“過春風十裏,盡薺麥青青.”中的虛景就為“春風十裏”寫往日揚州十裏長街的繁榮景象;實景為“盡薺麥青青”寫詞人所見的淒涼情形.壹虛壹實對比寄寓了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再如:歐陽修的《踏莎行》“候館梅殘,溪橋柳細, 草熏風暖搖征轡. 離愁漸遠漸無窮, 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 樓高莫近危闌倚. 平蕪盡處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闕寫實,通過初春景象反襯“行人”的離愁別緒,下闕寫虛,通過“行人”想妻子憑欄遠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寫了愁思,妻子思念丈夫,丈夫思念妻子,虛實相生,從而將離別愁緒抒發得淋漓盡致. 明暗、響寂結合 比如:鹿 柴(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前兩句正面描寫空山的杳無人跡,黃昏時候,山林不見人影,寂寥、空闊.偶爾聽到幾點人說話的聲音,非但沒有打破山之空,反而更顯得山之靜.後兩句明暗對比:壹縷夕陽射進蔚然深秀的樹林,落日余暉打在壹塊青青的苔蘚上,愈加觸發人幽暗的感覺.這裏為聲襯靜,用了襯托,也用了對比. ⑵抒情,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章或作品中的表白和抒發. ①情與景關系詩人寫詩來表達他的思想情感.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需要寫景——自然界的或周圍闕景,來引起情,把情感傳達給讀者.情與景的處理很重要,如果處理得恰當,他就會激起讀者的感情,使讀者與他發生***鳴. 壹般情況下,景與情的關系通常有四種:以樂景寫樂情;以哀景寫哀情;以樂景寫哀情;以哀景寫樂情. 以樂景寫樂情 如:風人松(題酒肆) (宋)俞國寶 “壹春長費買花錢, 日日醉湖邊.玉驄慣識西湖路,驕嘶過沽酒樓前.紅杏香中歌舞,綠楊影裏秋千.暖風十裏麗人天,花壓鬢雲偏.畫船載得春歸去,余情付湖水湖煙.明日重扶殘醉,來尋陌上花鈿.”這裏寫春光明媚時,在杏花和綠楊中,遊玩的人帶了坐船遊,飲酒,歌舞.使讀者充分感覺到春遊的愉喜. 以哀景寫哀情 漢樂府《十五從軍征》“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裏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 羹飯壹時熟,不知飴阿誰?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 寫老兵,由“十無從軍征,八十始得歸”寫起,著眼於他返鄉途中與到家後的情景,主要采用以哀景寫哀情的寫法,重在抒發其家破人亡、舉目無親的悲哀. 以樂景寫哀情 如:《臺城》 (唐)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裏堤.” 金陵就是南京.六朝是吳;東晉、宋,齊、梁、陳(公元 317—589年).這六個朝代都建都南京,都時間短暫.六朝以奢侈豪華著名.到唐朝時,六朝已經過去,其豪華已衰敗,因此唐朝詩人到南京吊古,總是為六朝哀傷感慨.詩人看到江雨霏霏,江草叢生,眼前壹片荒涼衰敗的景象,想到六代豪華已似夢幻壹樣過去,十分傷感.但是當他來到臺城,看見春光明媚,柳絮飛舞,煙籠十裏,他想到自然界的景色依舊這樣美好,而人事全非,往日的榮華—去不復返,另有壹番哀傷.因此這首簡短的詩,兼用情景陪襯與情景反襯這兩種手法來寫.這樣二者並用,加強了詩的感染力和效果,是很成功的作品. 以哀景寫樂情 如:《詩經?采薇》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依依楊柳,美好春色留人沈醉,卻是黯然離別之際;雨雪霏霏,冰天坼地的寒冷,卻是征夫回鄉之時.《姜齋詩話》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壹倍增其哀樂. 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前三聯寫塞下艱苦的環境條件和緊張的戰鬥生活,尾聯卻轉到寫將士奮勇殺敵的豪情,這種豪情也正是全詩的中心.這樣,我們感受到的,是不畏艱苦、有著鋼鐵般意誌的將士形象.這裏,所謂的“哀”景,既然是用來反襯豪情,就全然不。

3. 求高中語文考試中常考的四字成語及解釋

高中語文考試常考四字成語及解釋:

1、安步當車:從容地步行,就當乘車壹般。

2、安土重遷:留戀故土,不肯輕易遷移。

3、白雲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4、百無聊賴: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沒有依托,精神空虛,感覺什麽都沒有意思。

5、暴虎馮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冒險。

6、鞭辟入裏:鞭辟:鞭策,激動。裏:內部。指學習要切實。形容言論或文章說理透徹、深刻。

7、別無長物:除壹身之外再沒有多余的東西。原指生活儉樸。現形容貧窮。

8、不恥下問:不可用於比自己高明的人.

9、不孚眾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貶義。這兩個成語常被混用。

10、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

11、不脛而走:消息傳得很快。

12、不刊之論:不可改易的言論。

13、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態度蠻橫或愚昧無知。

14、不求聞達:不追求名譽和地位。

15、不以為然:不以為是正確的。

16、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效法的準則。

17、側目而視:斜著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憤恨。

18、差強人意:勉強使人滿意。

19、朝秦暮楚:比喻反復無常,也形容漂泊不定。

20、出言無狀:說話沒有禮貌。

21、粗枝大葉:本形容簡略或概括,後形容草率不認真細致。

22、大而無當:當:底。大得沒有邊際,表示大而不合用。

23、彈冠相慶:指官場中壹人當了官或升了官,同夥就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貶義詞。

24、當仁不讓:當:遇到。遇到應當做的事就去做,不推讓。

25、道貌岸然:道貌:莊嚴的外貌。岸然:高傲的樣子。多指人裝出壹本正經的樣子。

26、登堂入室:比喻學識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漸達到很高的成就。

27、等而下之:由這壹等逐級往下。指跟某壹事物比較起來更差。

28、等閑視之:按平常的事情看待。

29、顛沛流離:形容生活困苦受挫折,流離失所,無處安身。

30、頂禮膜拜:比喻崇拜到了極點。

31、耳提面命: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

32、罰不當罪:處罰和罪行不相當,多指處罰過重。

33、翻雲覆雨:反復無常或慣於玩弄手段。

34、分條縷析:形容有條有理細致分類或剖析。

35、分庭抗禮:原指賓客和主人分別站在庭院兩邊,以平等的禮節相見。後用以比喻互相對立,地位相當。

36、焚膏繼晷:點起燈繼續著白天(幹的事)。形容夜以繼日地勤奮工作或學習等。膏:油脂.焚膏:指點油燈。

37、粉墨登場:用粉,墨化裝,登臺演出。也比喻壞人喬裝打扮登上政治舞臺。

38、風雲際會:比喻君臣遇合。也指遇到施展才能的好機會。

39、逢人說項:碰見人便稱道項斯的才學。比喻熱心替人揚名或稱道某事的好處。

40、鳳凰於飛:指鳳和凰比翼雙方。用以比喻夫妻恩愛。

41、腹誹心謗:胸懷不滿,心中怨恨。誹,謗:毀謗,說別人的壞話。

42、改頭換面:比喻只改變形式,不改變內容。

43、改弦更張: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法,也可寫作“改弦易轍”。

44、感同身受:感激的心情如同親身感受到壹樣。多用來代替別人表示謝意.身:親身。

45、綱舉目張:提起漁網總繩,所有的網眼都張開了。比喻抓住事物的要領,就可以帶動全面。也比喻文章條理分明。

46、高山景行:比喻行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47、高屋建瓴:形容居高臨下,不可阻擋。也比喻對事情的把握境界高遠,能夠十分輕松地駕馭。

48、各得其所:原來表示各自如其所願,後來也表示每個人或每個事物都能得到適當的安排。

49、沽名釣譽:故意做引人贊揚的事,撈取名譽。

50、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莊嚴正大的樣子。

51、管窺蠡測:從竹管裏看天,用瓢來測量水。比喻眼光短淺,見識片面狹隘。

52、管中窺豹:從竹管裏看豹子,比喻不全面的觀察或認識。也比喻從觀察到的壹部分可以推測全貌。

4. 出自古詩詞的四字成語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悲歡離合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老驥伏櫪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桃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壹點通——心有靈犀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柳暗花明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青梅竹馬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壹格降人才——不拘壹格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怒發沖冠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乘風破浪《行路難》李白

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登第》孟郊

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海角尋思遍——無窮無盡、天涯海角《踏沙行》 晏殊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萬紫千紅《春日》朱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柔情似水《鵲橋仙》秦觀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悲歡離合、陰晴圓缺《水調歌頭》蘇東坡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無可奈何《浣溪沙》 晏殊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千淘萬漉《浪淘沙》 劉禹錫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語淚先流——物是人非《武陵春》李清照

5. 關於古詩的四字詞語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遊山西村》陸遊(柳暗花明)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浣溪沙》晏殊 (無可奈何)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春日》朱熹 (萬紫千紅)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壹格降人才.《己亥雜詩》龔自珍 (不拘壹格)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石灰吟》於謙(粉身碎骨)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滕王閣詩》王勃 (物換星移)

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登科後》孟郊 (春風得意)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水調歌頭》蘇軾(悲歡離合)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長恨歌》白居易 (天長地久)

折戟沈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赤壁》杜牧 (折戟沈沙)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觀書有感》朱熹 (源頭活水)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正月十五夜》蘇味道 (火樹銀花)

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望江南》李煜(車水馬龍)

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音.《題破山寺後禪院》常建 (萬籟俱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