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觀書有感
年代南宋
作者朱熹
體裁七言絕句
觀書有感(其壹)
朱熹
半畝方塘①壹鑒開,
天光雲影***徘徊②。
問渠③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④來。
觀書有感(其二)
朱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
艨艟巨艦壹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編輯本段詩詞註釋
1、半畝,言其小也
2、鑒,鏡子
3、影,水中倒影
4、徘徊,流動不絕貌
5、渠,水,指方塘
6、如許,這樣。哪得,怎麽會。如許:這樣。
7、為,壹作“謂”,答詞
8、方塘:又稱半畝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鄭義齋館舍(後為南溪書院)內。朱熹父松與鄭交好,故嘗有《蝶戀花·醉宿鄭氏別墅》詞雲:“清曉方塘開壹境。落絮如飛,肯向春風定。”鑒:鏡。古人以銅為境,包以鏡袱,用時打開。
編輯本段詩詞句解
半畝方塘〔方塘:方形的水塘〕壹鑒開〔壹鑒開:像壹面鏡子被打開。鑒,鏡子。古時候,鏡子用鏡袱蓋上,用時打開。〕,
半畝方塘像壹面鏡子被打開。
將書比作半畝方塘。書是長方形的,所以說“半畝方塘”。“壹鑒開”,以鏡子作比,形容方塘極其清澈。
天光雲影***徘徊〔天光雲影***徘徊:天光和雲影壹齊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動。〕。
天光和雲影壹齊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動。
寫清澈方塘中倒映的美好景致。“天光”“雲影”,比喻書中的內容。
問渠〔渠:它,指水塘。〕那〔那:同“哪”,怎麽。〕得清如許〔如許:如此,這樣。〕,
為〔為:因為。〕有源頭活水來。
問那方塘的水怎麽會這樣清澈,因為有活水從源頭不斷流來。
前兩句寫景,後兩句議論。壹問壹答,形象地表達了詩人深切而獨特的讀書感受,暗含哲理。
這是壹首借景喻理的名詩。全詩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達了壹種微妙難言的讀書感受。池塘並不是壹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註入,因此像明鏡壹樣,清澈見底,映照著天光雲影。這種情景,同壹個人在讀書中搞通問題、獲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認識時的情形頗為相似。這首詩所表現的讀書有悟、有得時的那種靈氣流動、思路明暢、精神清新活潑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為壹位大學問家的切身的讀書感受。詩中所表達的這種感受雖然僅就讀書而言,卻寓意深刻,內涵豐富,可以做廣泛的理解。特別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兩句,借水之清澈,是因為有源頭活水不斷註入,暗喻人要心靈澄明,就得認真讀書,時時補充新知。因此人們常常用來比喻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達到新境界。人們也用這兩句詩來贊美壹個人的學問或藝術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淵源。我們也可以從這首詩中得到啟發,只有思想永遠活躍,以開明寬闊的胸襟,接受種種不同的思想、鮮活的知識,廣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斷,新水長流。這兩句詩已凝縮為常用成語“源頭活水”,用以比喻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編輯本段主題思想
這首詩富於啟發而有歷久常新。半畝大的池塘像明鏡壹樣,映照著來回閃動的天光雲影。要問這池塘怎麽這樣清澈?原來有活水不斷從源頭流來啊!詩的寓意很深,以源頭活水比喻學習,要不斷吸取新知識,才能有日新月異進步。
有人以為詩是形象思維的產物,所以只宜於寫景抒情而不宜於說理。這有幾分道理,但不能絕對化。因為理可以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現出來,從而使得它與景和情同樣富於吸引力。同時,理本身所具有的思辨性往往就是非常引人入勝的。(枚乘《七發》正證明了這壹點。)因此,古今詩作中並不缺乏成功的哲理詩。朱熹是劉子翚學生,他父親朱松文才也很好。也許由於父、師的影響,他在道學中對文學的評價是比較公正的,也寫出過壹些富於生活氣息的好詩。如這兩首當然是說理之作,前壹首以池塘要不斷地有活水註入才能清澈,比喻思想要不斷有所發展提高才能活躍,免得停滯和僵化。後壹首寫人的修養往往有壹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階段。壹旦水到渠成,自然表裏澄澈,無句無束,自由自在。這兩首詩以鮮明的形象表達自己在學習中悟出的道理,即具有啟發性,也並不缺乏詩味,所以陳衍評為“寓物說理而不腐”。
編輯本段詩詞賞析
其壹
這是壹首有哲理性的小詩。人們在讀書後,時常有壹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詩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將這種內心感覺化作可以感觸的具體行象加以描繪,讓讀者自己去領略其中的奧妙。所謂"源頭活水",當指從書中不斷汲取新的知識。《觀書有感》是南宋大學問家朱熹的壹首膾炙人口的名詩,抄錄下來,與大家***同分析欣賞。希望對無心向學,不讀書看報,只知玩玩樂樂的青年朋友,有所啟迪勉勵。原詩四句:“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雲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它實寫的是明麗清新的壹派田園風光,反復讀上幾遍,會覺得愈讀愈愛讀!妳看,半畝的壹塊小水塘,在朱熹筆下是展開的壹面鏡子(壹鑒開),起筆就恬靜而幽雅得讓人立時展開了想象的翅膀。
第二句更引起讀者遐想,這面“鏡子”中映照著天上徘徊的雲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麽靜謐可愛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個問題,這水為什麽如此清澈呢?他高興地自問答道,因為源頭總有活水補充,壹直不停地流下來。這幅美麗的自然風光圖卷,已經令人讀後清新明快了,更讓人拍案叫絕的是壹看題目,是觀書的感想,頓時這美的意境升華,運用了托物言誌的手法,把活水與讀書融合了。原來,大學者朱熹在贊美讀書有所領悟,心靈中感知的暢快、清澈、活潑,以水塘和雲影的映照暢敘出來了。他的心靈為何這樣澄明呢?因為總有像活水壹樣的書中新知,在源源不斷地給他補充啊!大才子朱熹的壹首小詩,給我們諸多啟示,多讀壹點好書,會讓自己思想永遠活潑,才思不絕,情操高雅!
其二
這也是壹首借助形象說理的詩。它以泛舟為例,讓讀者去體會與學習有關的道理。詩中說往日舟大水淺,眾人使勁推船,也是白費力氣,而當春水猛漲,即使艨艟巨艦也如羽毛般輕,自由自在地飄行在水流中。詩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意在強調做學問要功夫到家,才能有所突破。這首詩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個問題,經過學習忽然有了心得後寫下來的。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朱熹(xī)(1130-1200年)中國南宋理學家。字元晦,號晦庵。別號紫陽,祖籍徽州婺源(今屬江西)。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間為福建政和縣尉,後寓居福建。朱熹出生於福建尤溪,14歲喪父,隨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裏夫。紹興十八年(1148)中進士,歷仕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獄公事、秘閣修撰等職。後由趙汝愚推薦升任煥章閣侍制、侍講。慶歷三年(1197),韓侂胄擅權,排斥趙汝愚,朱熹也被革職回家,慶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詔賜遺表恩澤,謚曰文,尋贈中大夫,特贈寶謨閣直學士。理宗寶慶三年(1227年),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改徽國公。
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繼承了北宋程顥、程頤的理學,完成了客觀唯心主義的體系。認為理是世界的本質,“理在先,氣在後”,提出“存天理,滅人欲”。學識淵博,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乃至自然科學都有研究。其詞作語言秀正,風格俊朗,無濃艷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語看得出都經過斟酌推敲,比較講究。但其詞意境稍覺理性有余,感性不足,蓋因其註重理學的哲學思想故也。代表作有《菩薩蠻》(壹)、《水調歌頭》(壹)、《南鄉子》、《憶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薩蠻》(壹)最有特色,該詞運用回文,每兩句互為顛倒,八句***四對,十分自然和諧,毫不牽強,而且頗有意境,構思之精巧極矣,足見晦庵對語言的駕馭能力。除詞外,還善作詩,《春日》和《觀書有感》是他最膾炙人口的詩作。其詞結有《晦庵詞》。
編輯本段詩詞特色
《觀書有感》是南宋大學問家朱熹的壹首膾炙人口的名詩,原詩四句:“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雲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它實寫的是明麗清新的壹派田園風光,反復讀上幾遍,會覺得愈讀愈愛讀!妳看,半畝的壹塊小水塘,在朱熹筆下是展開的壹面鏡子(壹鑒開),起筆就恬靜而幽雅得讓人立時展開了想像的翅膀。第二句更引起讀者遐想,這面“鏡子”中映照著天上徘徊的雲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麽靜謐可愛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個問題,這水為什麽如此清澈呢?他高興地自問答道,因為源頭總有活水補充,壹直不停地流下來。
這幅美麗的自然風光圖卷,已經令人讀後清新明快了,更讓人拍案叫絕的是壹看題目,是觀書的感想,頓時這美的意境升華,與讀書融合了。
原來,大學者朱熹在贊美讀書有所領悟,心靈中感知的暢快、清澈、活潑,以水塘和雲影的映照暢敘出來了。他的心靈為何這樣澄明呢?因為總有像活水壹樣的書中新知,在源源不斷地給他補充啊!
大才子朱熹的壹首小詩,給人們諸多啟示,多讀壹點好書,會讓自己思想永遠活潑,才思不絕,情操高雅!
編輯本段教學談
這首詩借半畝方塘清澈明凈的形象來比喻讀書體會,將讀書後的感想化為生動雋永的形象,既富於理趣,又充滿詩情。本以為這壹首不如前壹首教上去有味道,然而今天的課堂收獲還是比較大的。
理解詞語:
詩中有三個生字,理解其義都可以從生字的偏旁入手:“鑒”,根據下面的“金”字便可明白是“鏡子”的意思。“徘徊”,根據兩個雙人旁,可知道是“走”的意思,那麽怎樣走叫徘徊呢?請學生上臺表演,老師相機提醒:有目的嗎?速度快嗎?“直線走嗎?”學生明白了,原來是漫無目的地在那裏走來走去啊!當然這只是字面上的解釋。詩中的“天光雲影***徘徊”則是采用了擬人手法。
詩中還有壹些字詞也不容易理解,如“方塘”、“渠”、“為”、“清如許”等,有趣的是有學生居然提出不知道什麽是“活水”,於是我就趁著這條思路,幫助學生理解了詩歌:與“活水”相對的是“死水”,聯系生活實際談談“死水”是怎樣的?臟的,臭的,渾濁的,不會流動的,等等;“活水”呢?正好相反,幹凈的,流動的,清澈的,等等。從而帶出“清如許”的理解,再帶出“***徘徊”的美好景象。
修辭手法:
這首詩歌短短28個字,卻運用了三種修辭手法,第壹句是比喻,第二句是擬人,後兩句則是設問。當然,整首詩借塘喻書,還運用了暗喻的手法。詩歌的巧妙之處盡在其中。
觀書與觀塘之關系:
詩歌的內容是“觀塘”,可題目卻是“觀書”,兩者又有何關系呢?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理學家,他的詩富有深刻的哲理,深奧的道理隱含在平常的事物中,此詩也不例外。
教師在課題旁故意將“書”字改為“塘”字,學生的學習情趣隨即被激發出來。經過壹陣熱烈的討論,學生有了精彩的答案,駱嘉俊說:“人的腦子就像這壹方池塘,有了新知識補充進來,才能更靈活更聰明。”林琪超說:“我們如果只學書本上的知識還遠遠不夠,要不斷補充課外知識才行。”莊嚴說:“學習要有源頭活水,活學活用,不斷進步,不斷學習新知識,否則就成了壹潭死水,停步不前。”這就是理性的光輝。
編輯本段二首對比
觀書有感二首的比較
壹
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雲影***俳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二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壹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目中流自在行。
就是兩首哲理詩,朱熹的意圖是讀“觀書”的體會,對於“觀書”,他並沒有用直說道理的方法陳述,而是從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捕捉形象來顯示哲理。
第壹首詩說:小小的壹方池塘,因為有活水註入,沒有死水積滯,所以它能像明鏡壹樣,清澈見底,映著天光雲影。這好比人勤於讀書,不斷吸取新知識,有了充分的學識之後,就能觸類旁通,遇到疑難問題時稍加思索,便豁然開朗,心明眼亮。整首詩全無讀書的影子,但卻處處都在講讀書的好處,這就是這首詩的美妙所在。現在是高科技時代,人們每個人都要面臨社會和時代的挑戰,所以不斷更新知識,正是人們這個時代的人根本需求。否則,妳將被末來淘汰出局。就如人們這些中年人來說,更要不斷更新自已的知識,學會80後,學會末來戰爭新動向,學會計算機基礎,明白網絡走向,知道文學的服務性。所以這些都需要人們通過讀書來掌握。書本是人們最好的老師,正是應證了朱熹這首詩的哲理。
每二首詩說:昨夜江水突發春水,象蒙沖那樣的巨艦都象壹片樹葉壹樣被水沖走,以前行舟船工要費很大的力氣去移動船舶,現在妳將船放入江水中流,它壹樣的自已行走了。
這首詩用水上行舟作對比,說明讀書有個循序漸進的過過程,要在漸進中窮盡事理,初學時需要“推移”之力,到後來探得規規律,懂得事理之時,就能“自在”而行了。朱熹在這首詩中是講讀書的方法,但壹樣無怎樣讀書的影子。用壹種比喻的方法,很通俗告訴了人們怎樣讀書。是的,現代社會日新月異,人們要學的知識太多了,各種各樣的書讓人們目不暇接。如果人們急於求成,不花功夫去壹點點的積累知識,就不能取得好的學習方法。要讀大量的書,沒有好的學習方法不成,人們只有在學習中摸索壹套對自已有意的方法,才能擴大知識面,讓那些知識象個圖書館壹樣存貯在人們的腦中,這樣人們就學倒了大量的知識,並學有所用。
朱熹為壹古人,對詩書能有這樣的理解力,我為之佩服。古往經來看桑海蒼田,日月如梭閱紅塵俗事,精彩的人生就在書海中。讓人們好好讀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