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我留在村子裏的故事

我留在村子裏的故事

我的五個駐村故事

我的駐村故事1是為了深入了解基層實際情況,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困難,進壹步改善黨群關系,促進我鄉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根據中央關於密切聯系群眾的有關精神和縣委組織部提出的“回鄉探親,駐村聯系”創新活動要求,經鄉黨委、政府研究,決定派出6名鄉鎮機關幹部駐村聯系唐靜村,由我擔任駐村工作組長。

唐靜村是壹個典型的農業村。外出務工和特種養殖業是農民收入的兩大主要來源。村集體經濟年穩定收入不到65438+萬元。是全縣農村基礎設施落後、村容村貌破舊的薄弱村,在全鄉654.38+03個行政村中排名靠後。好在新壹屆村委會團結壹致,思路清晰,工作務實。近年來,各項工作都取得了顯著進展。雖然接村不到壹年,但經歷了唐靜村發展進步的過程,也為村集體和群眾做了壹些有益的工作,得到了唐靜村幹部和群眾的支持和好評,深有感觸。

常駐接觸突出“勤”字。分管畜牧業、農業產業化發展、現代農業“兩區”和土地開發、農業壹體化項目建設等工作。,而且我還參與了中央對寶塔山開元項目的拆遷和征地工作。任務很重,但我還是統籌安排,盡量多花時間跟村裏接觸。壹年來,我結合分管工作、全鎮重點工作和“夜學、夜談、夜訪、夜辦公”

采訪群眾突出壹個“深”字。為了盡快了解唐靜村的情況,熟悉情況,在村幹部的支持配合下,分批對黨員、村領導、村民代表、種養大戶、貧困戶、有矛盾糾紛的戶進行逐戶走訪交流,* * *走訪農戶153戶。通過走訪,梳理出與唐靜村經濟社會發展相關的合理化建議8條,群眾提出的熱點難點問題6個。針對梳理出的建議和問題,我及時與村委會進行研究,采納吸收群眾建議6條,妥善解決群眾熱點難點問題6個,成功調解矛盾糾紛4起。

在困難的人面前突出“愛”字。走訪中發現,唐靜村五閘組村民老陳的父親早年去世。家裏現在有六口人,妻子失業在家,兒子年幼,母親給別人打零工。家裏還有兩位老人,他爺爺70多歲患有眼疾耳聾,奶奶80多歲患有痛風高血壓,兩位老人每個月只需要500多元醫藥費,全家就靠他養幾頭豬,他媽媽給別人打零工。壹個月只賺1000,除了醫藥費和老人必要的生活費入不敷出,生活很拮據。兩棟20世紀80年代建的兩層房子,墻體有很多裂縫,沒錢維修。另外,今年縣裏開展了生豬養殖汙染治理工作,陳文軍的豬圈也關停了,收入也相應減少,生活更加困難。對此,我多次拜訪村幹部與老陳溝通,幫他想辦法鼓勵他樹立信心。通過多方努力,爭取到654.38+0萬元用於他的舊房改造,並介紹他到我們村的華美冰箱廠工作(預計月收入可達2500元),年底納入扶貧計劃。下壹步,我打算和上級有關部門進行響應和協調,爭取把這戶納入低保戶。現在他的房子也裝修好了,我也有了固定的工作和穩定的收入,家庭生活也有了明顯的改善。

突出壹個“實”字為民。唐靜村有壹個叫盧氏木的地方,土地面積600多畝。這個地方以前是壹片竹林,壹片桑園,壹片荒地,壹個小魚塘。由於交通不便,土壤貧瘠,產量不高。很多土地都荒廢了,平均每畝收入不到200元。人民群眾對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土地產出效率有著強烈的願望。了解到這個情況,我和村幹部壹起實地考察,和村委會壹起制定土地開發項目的建設方案。為盡快啟動項目建設,我多次與鄉政府和縣國土局相關領導溝通協調。在面積測算、材料申報、項目立項、方案制定、項目招標等工作中,我個人都很努力。通過我的努力,今年65438+10月通過了縣級立項,2月進入工地。6月份完成了土方平整、路基路面硬化、排灌渠道襯砌等工程,8月份順利通過。該項目的建設使原來的600畝荒地變成了基礎設施完善的良田,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654.38多萬元。

當地土地開發項目建設後不久,經多次對接洽談,被浙江現代聯合控股集團引入德清現代聯合農業生態觀光園。本項目總投資約為654.38+8億元人民幣(含600萬美元)。在整個土地流轉項目中,每畝土地租金為654.38+0.000元,每年將為百姓增加土地租金收入90多萬元,預計還將為唐靜村百姓增加土地租金收入。

駐村工作是培養政府官員、提高基層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黨和政府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手段,更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具體體現。雖然我沒有接觸唐靜村很長時間,但我也受到了很多啟發。在今後的駐村工作中,我將進壹步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改進工作方法。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務實的工作作風、團結協作的工作氛圍,全力以赴做好村裏的工作,用實際行動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我的留村故事2我沒有任何下鄉經驗,但我認為扶貧精準,壹個都不落下。要堅持以人為本,實事求是,進壹步摸清貧困底數,把貧困原因搞清楚、分析透,因人因地測,按致貧原因測,按致貧類型測,區分不同情況,做到對癥下藥,精準滴灌,不泛濫。

今天陪老板和財務總監去看望去世的低保戶天森。老板和財務總監分別送女兒去慰問金。

天森是貧困戶,低保。他的女兒是職業學院的大二學生。因為上學,她的戶口在表姐那裏。天森在廣東工作,月收入3000左右。她在113+10的晚上突發腦梗。

我陪領導去了田森家,領導給他女兒送去了慰問金,並說單位開會後決定資助她女兒以後上學的費用,我個人給她送去了1000元的慰問金。

在參觀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壹些悲傷的故事。深山裏的鄉親們的所思所想所期待,他們樸實的表達,樸實的語言,樸實的方式,深深打動了我。

回來的路上,我們還在討論如何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如何讓他們過得更好?

雖然參觀只是壹種形式,但是參觀的過程是真實的。它的意義不僅僅是完成壹項工作任務,更是壹次鍛煉和情感體驗,更是壹次與貧困戶心與心的碰撞和交流。

我的駐村故事3我叫彭,是貴州省仁懷市城區街道河東村的壹名駐村幹部。

20xx年3月,沿著通往河東村的又窄又陡的路,我開始了村裏的工作。河東村與城市隔江相望,但山勢險峻,交通不便。離市區就幾公裏,水平距離不到1000米。真的是想不到還有這樣的貧困村,交通和基礎設施建設落後,百姓生活條件如此艱苦。不過,我很快調整了心態。我越窮,越說明組織信任我,人民期待我。我需要盡快熟悉情況,想出對策。

村情、民情都“沒了”

為了掌握村裏的情況,我每天走進村裏,穿梭在田間地頭。我走訪了每家每戶兩個月,詳細記錄了群眾反映的困難和問題。據知,河東村為省級二類貧困村,933戶3268人,其中貧困戶177戶677人。群眾反映手機信號差,供水難以保證,供電不穩定,文化休閑設施少。群眾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就近務工,發展家庭農業和小規模農業。

壹次次走訪,壹次次談心,在充分了解村裏產業發展現狀和貧困戶致貧原因後,與群眾共商脫貧之道。據采訪了解,村兩委按照“壹戶壹策”對全村177戶進行了扶貧方案討論,為確保如期脫貧打下了堅實基礎。

群眾到底難。

貧困戶,對村幹部信任很深,經常向我抱怨父母的缺點。貧困戶趙自己是個殘疾人,有三個女兒,兩個殘疾,壹個在讀大專。家裏的收入完全靠低保和妻子打工。這壹年,趙生病了,需要做手術,手術費用很高,這對這個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根據該戶實際困難情況,我和駐村工作組其他成員壹起,聯系了掛單位,為他解決了2萬元手術費用,解了燃眉之急。

我們是駐村工作組,我們的扶貧是廣義的扶貧,不僅僅是解決貧困戶的問題,還要解決其他非貧困人口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所以不管是貧困戶還是非貧困戶,只要群眾有困難,我都會盡力及時幫他們解決。

有壹個非貧困戶,家庭人口四口。戶主年老體弱。因兒子今年突發疾病住院,暫時喪失勞動能力。家裏沒有收入,還要支付高額的醫療費用。全家人都靠他養活。得知這戶人家的情況後,我和駐村工作小組的其他成員為這戶人家申請了低保,還向民政局申請了醫療救助,幫助他解決困難,啟發他要有信心。之後,我堅持經常去他家,並納入重點監控,確保該戶不會因病致貧。

留在村裏,全心全意幫助村裏。

扶貧任務艱巨,村級工作復雜。我全身心投入到村裏的工作中,“5+2”“白加黑”成為壹種常態工作。幫助村兩委化解矛盾糾紛,完善基礎設施,規劃扶貧產業。新民集團尤政胡奎占地糾紛多年未解決。我了解情況後,到該戶了解詳情,多次溝通,最終得到圓滿解決。20xx年,群眾投訴電力薄弱不穩定,電力公司在實施農網改造中沒有及時處理群眾占用的土地,導致工程無法正常實施。了解到這壹情況,他們耐心地入戶工作,最終得到了理解和支持,使得電網改造工程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在花椒產業發展過程中,有人不支持,有人不理解。我反復走訪宣傳,經過孜孜不倦、煞費苦心的講解,終於弄明白了。產業得到成功實施和發展,現已成為河東村的支柱產業,帶動了群眾增收致富。

讓那些幫助過窮人的人和那些在戰爭年代戰鬥過的人壹樣驕傲。村裏打工的事跡太多了。雖然沒有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我看到了村莊建設越來越好,環境越來越美,人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我覺得我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能參與到村裏,戰鬥在扶貧的戰場上,我無比自豪。

我的留村故事4《雅齋臥聽蕭》疑是民間疾苦之聲。曹州縣的壹些小官總是在意他們的感受。”20xx年3月,我從壹個站在三尺講臺上的老師變成了壹個“兩江人”。兩年多來,我壹直在村裏修路、修池子,跑項目、跑資金,發展產業,和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白天到村裏走訪群眾,晚上組織群眾開壩會,討論村裏脫貧致富的經驗。很快,它就成了貴州省赤水市兩江的村民們耳熟能詳、常說的“金書記”。

新人的責任和定位

當我剛到這裏時,我被關在門外。第壹次參加小組會,被村民提出的“沒有享受國家政策,遭受不公平待遇,林地糾紛,土地糾紛,需要解決低保”等問題打了個措手不及。村民們見新來的駐村書記沒有給出滿意的答復,紛紛議論起來:“來了壹個小男孩,妳能為我們做點事嗎?”都是鍍金的,過來走兩圈就走了。“面對群眾的各種質疑,我沒有氣餒,而是迅速完成了從教育者到駐村幫扶者的角色轉變,迅速明確了從教育者到駐村幹部的責任定位。帶著壹腔青春熱血和滿腔熱情,我按照第壹書記“壹宣傳六幫”的要求,壹頭紮進了村裏的工作中去幫扶,持續了壹年多。雖然離家數百公裏,壹個月只能回家壹次探望,但我下定決心,立下了“不破樓蘭不還”的遠大誌向。

放下我的包,我開始參觀這個村莊。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走訪了村裏所有的村民,第壹次得到了村裏所有貧困戶的信息。我發現,兩江村貧困的“原因”在於村民的“思想貧困”,註重“智育並重”才是脫貧的根本和長久之計。為了提高兩江村民的內生動力和發展能力,我立即召集村幹部和群眾行動起來,研究“對癥下藥”的對策,整理出十幾條兩江村脫貧的建議,確立了“兩江美好新未來”的目標和任務。

道路暢通,山上風景獨特。

“要致富,必先修路”。在兩江村,落後的通祖路是制約全村發展繁榮的“瓶頸”。路通了,保障人民生產生活的生命線就打通了,扶貧工作就能更好地開展。這不僅是群眾的呼聲,也是我肩上的責任。駐村兩年多來,我與村支部“兩委”聯手,積極與上級交通部門對接,爭取到大大小小10多條工業道路項目在兩江村落地。

為了盡快打通兩江村每個村民小組的工業路,我帶領駐村工作隊和村組幹部群眾不辭辛勞,每天大汗淋漓,冒著被蛇咬蚊子咬的危險,白天爬山越嶺規劃路線,晚上在家調解修路占地,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壹開始有些人不理解,因為修路沒有補償。在駐村工作隊的感召下,兩江村村民脫貧致富的願景也被激發出來,大家都無償拿出了自己的土地。

經過兩年的努力,該村已建成硬化道路100多公裏,形成了“四縱八橫”的交通網絡,解決了各村民小組出行難和村內竹子原料運輸難的問題,每年帶動該村竹產業經濟產值近700萬元。

現在,路清楚了,錢清楚了,老百姓得到了實實在在的錢實惠,思想自然就清楚了,幹群關系更密切了,群眾工作也更好做了。

產業壯大了,群眾脫貧致富的熱情高漲。

沒有產業和項目的支撐,脫貧攻堅就是壹句空話。為了選擇合適的產業路徑,我多次帶領村支部“兩委”外出考察。通過市場調研,我依托該村19950畝豐富的竹資源優勢,結合當地“百千萬”特色優勢產業,因地制宜發展了林下烏骨雞(規模10000羽)、生態冷水魚(規模20000斤)、金釵石斛(規模20000斤)。同時引進竹子加工廠,帶動群眾發展致富。

面對村裏農產品銷售滯後的問題,我立即充當推銷員,帶領村支部“兩委”跑市場,不管白天黑夜,不管路途有多遠,把村裏在森林裏養的烏骨雞撿出來,在赤水、貴陽、都勻等地的賓館、超市、學校、機關食堂推廣。村裏的農特產品銷售逐漸打通。僅他們的派出單位貴州供銷社、貴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及其朋友圈,每年就為村裏訂購近1.5萬元的烏雞。為了進壹步拓展銷售渠道,我們還幫村農特產品註冊了商標,命名為“兩江山寶”。

為了不斷擴大村集體經濟產業的發展,讓貧困群眾穩步增收,進壹步鞏固扶貧效果,20xx年幫助村裏找到了另壹條致富“良藥”路。看到村裏大面積的閑置土地後,整天想著如何帶領群眾有效利用這些土地。我有了想法後,就開始了,請專家到村裏考察檢測閑置的土壤,發現當地的土壤和氣候都適合種植頭花蓼。通過在貴陽、畢節等地實地調查研究,了解市場信息後,“兩委”與村支部重點發展頭花蓼種植,決定帶領全村發展這壹“短平快”的產業,實現增收致富。為了打消群眾的疑慮,我挨家挨戶做動員工作,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分組召開了20多次群眾大會,不斷向群眾講述頭花蓼種植發展的豐富經驗。為了讓貧困群眾有啟動發展資金,他們不斷跑部門要資金,靠自己的努力,從派出單位爭取來的幫扶資金按時到位。通過引進貴州威門藥業有限公司,簽訂收購協議,保證了市場暢通,給農民吃了壹顆“定心丸”。上半年,村裏如期種植了800畝頭花蓼,每年帶動群眾增加經濟收入654.38+0.65萬元。大家都認可了這條“良藥”致富路。

我的腳上沾滿了泥,我的心裏充滿了人民的感情。看到人民群眾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寬,增加收入的渠道越來越寬,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我的心裏充滿了喜悅。

我知道,每壹代人都有長征,每壹代人都有另壹代人的責任。用踏石的力量,用青春的熱血奮戰在田間地頭,只為看到人們生活的變化。

我的駐村故事5為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xx周年,進壹步挖掘駐村工作先進典型,講述駐村幹部精彩故事,展現駐村幹部風采,營造濃厚輿論氛圍。自治區強基惠民辦公室決定從9月中旬起在西藏日報開設“我的駐地故事”專欄。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壹.活動的主題

講述我區開展創先爭優、強基惠民生活動以來駐村幹部的故事(含第壹至第四批駐村幹部)。

二、活動時間

《我在鄉村的故事》征集截止日期為20xx 65438+2月31。

三、工作要求

1.作品以創先爭優、強基惠民生活動為背景,講述了他在村裏的親身經歷、所思所感。

2.作品要提取駐村過程中的壹個具體事件來挖掘、展現、提煉感受,力求故事性強、組織清晰、語言凝練、通俗易懂、生動感人、可讀性強、啟發性強。

3、工作內容要積極向上,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貼近群眾生產生活,貼近本村工作實際,突出思想性、時代性、生動性、典型性、實效性,鼓舞人心,傳遞正能量。

4.作品主題不限(詩歌、理論文章除外),字數應控制在1,000字左右。必須是我原創的,或者是別人給我寫的。內容要真實可考,嚴禁抄襲。

四。活動要求

1.各地(市)強基辦、區(中)單位要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廣泛宣傳發動,充分調動駐村幹部的積極性,參與講好、寫好駐村故事,安排專人負責稿件的收集、整理、加工、潤色、審核、發送等工作。自治區強基辦將在各地(市)、區(中)各單位選送的基礎上,在西藏日報社“我的駐村故事”欄目中選登優秀作品。

2、各地(市)強基辦送進村故事稿件數量為每個縣不少於4篇,區(中央)單位強基辦送進村故事稿件數量不少於4篇。

3.所選常駐故事稿件應註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職務及聯系電話。如果有圖片,圖片要清晰,JPEG格式,有文字說明。

4.請各地(市)強基辦、區(中)直屬各單位強基辦在截止時間前將所選居民故事電子版陸續發送至1835267184@qq.com郵箱。郵件名稱請寫“XX地區(市、單位)居民故事”。

5.自治區強基辦將邀請有關領導和專家組成評審團,評選出特等獎5名,壹等獎10名,二等獎20名,三等獎30名,優秀獎50名,並頒發獎金和獲獎證書。

動詞 (verb的縮寫)聯系信息

聯系人:黃、、。

聯系電話號碼:

自治區強基惠民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