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16 (1927)年秋,閩西革命根據地的創建者之壹張鼎成到巖坑開展革命活動。看他出身貧寒,就向他宣傳革命道理,在臺上開導他,很快吸收他加入農會和“鐵血同盟”。次年5月,加入中國* * *產黨。六月底,張鼎丞在永定領導農民起義。1年7月,數千農民攻打永定縣城。永勝參加了攻城的先鋒隊,肩扛鳥窩,腰插柴刀,背著梯子,冒著冰雹,迅速趕到西門城墻根部,架起梯子爬進城裏,迎著農民武裝進城,攻破監獄,救出被捕的同誌。當月4日,閩西工農紅軍第壹營在金沙金谷寺成立,劉永生被營長張鼎成推選為軍事交通管理員。1929年5月25日,張鼎丞率領當地紅軍配合紅四軍解放永定縣,成立永定縣革命委員會。永勝被任命為縣紅衛兵大隊長。
1932年3月,在汀州召開的第壹次工農兵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福建省蘇維埃執行委員會委員。4月,率領永定赤衛隊兩個連和前護衛隊數千人,支援毛澤東率領的紅軍東路軍攻打漳州。占領漳州後,他奉命將大量戰利品運回中央蘇區。10年6月,她嫁給了永定縣蘇維埃政府的女幹部黃月英。11年6月,永定縣赤衛隊晉升為永定獨立兵團,任團長。不久,在紅12軍100團配合下,在上杭城東、西擊潰國民黨粵軍1營,繳獲大量槍支彈藥。
1933年4月,任福建省軍區獨立第八師第八團團長,奉命帶領團內500余人,向駐守白沙圍的國民黨第三軍獨立第壹旅1營進攻。戰前,他親自帶領偽裝成樵夫的幹部到前線打探敵情。半夜,他帶領部隊砍斷敵人陣地上的鐵絲網和鹿寨,越過戰壕,沖向營駐地炮塔,向炮塔內投擲手榴彈,壹舉攻克了這個據點。
1934年春,調任福建省軍區警衛營營長。8月,參加第五次反“圍剿”中最激烈的連城文房(今文房)保衛戰。戰鬥中大腿受重傷,被送往長汀四渡紅軍醫院救治。5438年6月+10月,紅軍主力被迫離開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開始長征。劉病愈後,參加了張鼎丞領導的只有10人的隊伍,回到杭甬邊開展遊擊戰爭,任永東遊擊隊司令員兼中國* * *生產黨永定縣委書記。
1935年3月中旬,鄧子恢、譚震林率領紅24師1營突破國民黨軍的重重包圍,從贛南來到永定大富村與張鼎成會合,並召集閩西南黨政軍領導人聯席會議。他們被永遠地召集到會議上,並暫時進入村莊。突然,他們發現國民黨粵軍1營在陳榮光民兵的帶領下被包圍在村子裏。在這緊要關頭,劉永生挺身而出,帶領指戰員出擊,粉碎了敵人的陰謀,轉危為安。戰鬥結束後,張鼎丞號召紅軍指戰員向劉永生學習。4月,閩西南軍政委員會成立,張鼎丞任主席,劉永生、鄧子恢、譚震林、方方為委員。面對駐紮在閩西的國民黨八個正規師和六千五百四十三萬八千余人的部隊,他時而分散兵力編成小組,深入山村宣傳組織群眾,時而集中兵力奪取戰機,打擊敵人。他經常幫助群眾搞生產,把從敵人那裏繳獲的糧食分給群眾,並與遊擊隊保持密切聯系。堅持三年艱苦遊擊戰爭,直到兩黨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解放戰爭。
1938年5月,劉永生率由閩西南紅軍遊擊隊改編的國民革命軍新四軍第二支隊最後壹支隊伍——六連向皖南軍區司令部集中。到達浙江江山後,軍部通知他單獨到南昌辦事處報到,並受連隊委托帶熊兆仁、陳茂輝到皖南,自己立即前往南昌。中共中央東南支部副書記、組織部長曾山在辦公室告訴他,考慮到閩西是革命老區,今後還有長期復雜的鬥爭,組織決定秘密派其回閩西。
1940年5月,中國* * *產黨閩西南特委在永定芹菜洋成立黨校,派永勝負責保衛工作。次年,永勝被特別委派到廣東大埔縣大埔角,保衛中國* * *產黨南方工作委員會的安全。他和黃月英裝扮成民工,在當地種水稻餵豬,暗中保護南委書記方方等人。
1942年,由於漢奸的背叛,“南委”機關被毀。掩護方方等人安全轉移後,返回永定開荒,等待時機。
1944年秋,中國* * *生產黨閩粵邊區委員會決定成立自衛人民武裝。為紀念被國民黨保安團殺害的特委書記王濤,部隊定名為“王濤支隊”,永勝任師長。
1945年春,國民黨閩粵贛邊防司令部派福建三寶團重機槍連跟蹤王韜支隊至上杭馮仁,駐守天後宮。永勝親自帶領支隊突擊隊喬裝前往天後宮偵察,並選擇4月13日馮仁城的趕集時段,安排22名突擊隊員喬裝柴福和香客突襲機槍連。在短短5分鐘內,他們將徹底殲滅第三集團機槍連,繳獲重機槍等槍支彈藥,豐富了支隊的武器裝備。不久,支隊改為閩南人民抗日先遣隊,永勝率部到沿海的詔安、饒平,準備在那裏建立抗日民主根據地。被福建保安二、三團包圍攻擊,永勝在戰鬥中受傷,不得不離隊治療。
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不顧人民的和平願望,發動了內戰。
1946年6月,閩粵贛生產黨中國* * *邊境工作委員會成立邊境人民解放軍總隊,永勝任組長。10 10月21日,率壹兵團向廣東省大埔縣麻鎮進攻,摧毀國民黨麻區部、自衛中隊和警察分局,殲滅緊追不舍的梅州治安大隊壹中隊。不久,兵團分成三個團,在粵東梅州的梅縣區、大埔、豐順、五華、蕉嶺、興寧、饒平等縣的邊遠地區,消滅國民黨區、鄉、鎮30多個,開辟了三個邊區遊擊根據地。
3月2日,1948,經過半天激戰,率兵團攻占閩粵交界的蕉嶺縣,繳獲長短槍300余支,子彈2萬余發,摧毀軍械倉庫1座。8月,中國* * *產黨在閩粵贛邊區召開第壹次代表大會,永勝當選為邊區區委常委、解放軍總隊司令員。兵團有五個支隊,兵力近萬人。粵東除縣城和少數大鎮外,大部分鄉村都被邊區人民解放軍解放了。
1949年元旦,中國* * *產黨中央軍委發布命令,在閩粵贛邊區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縱隊,永生為司令員。與政委魏金水、副政委朱滿平、副司令員鐵建等壹起,指揮邊縱部隊多次粉碎國民黨軍,促使星美、龍巖等地國民黨軍政人員起義,實現和平解放。到10年底,隨著解放軍成功南下,邊防軍解放了閩粵贛邊區30多個縣市,繳獲輕重機槍300多挺,槍30多支,步槍3萬多支,手槍2000多支。
解放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兵團副司令員、福州軍區副司令員、福建軍區司令員。
1955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壹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壹級解放勛章。
1959年轉業,先後任福建省副省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中共* * *產黨福建省委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書記、中共* * *產黨中央監察委員會修補委員,並先後當選為第壹、二、三、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在部隊任職期間,他經常深入海島軍營、山地哨所檢查戰備情況;遇到部隊訓練,我也和戰士們壹起奮鬥,成為戰士們的“貼心將軍”。在地方工作,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時間下鄉、下農場、下基層,和革命老區人民、農場工人壹起勞動,和基層幹部壹起業務,不失“公仆”本色。
1984 65438+10月7日,因肺氣腫在福州逝世,享年8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