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
傍晚時分,湘江在黃昏的籠罩下顯得更加遼闊,兩岸壹望無際的蘆葦連接著遼闊的田野。
冬天快結束了,大雁們在雲夢澤的雪地上狂奔,準備向北飛去。在這樣的日子裏,朋友們來到洞庭湖,登上壹艘北上的船。
朋友們會不分晝夜壹路回家:白天劈波斬浪,跟著水走,繞著山轉;夜晚仰望銀河,望著星空籠罩著遼闊的湖面。
梅花雕零,臘月即將結束,朋友們到家正好趕上過年,與家人團聚,歡樂地沈醉。這是多麽幸福啊!
原文
中流欲看湘煙暮,蘆岸無限連楚天。
去雁奔雲,夢飛雪,獨留人在洞庭船上。
暴風天天繞山轉,星與漢連著水。
梅花散蠟上,滿園醉,新年過。
給…作註解
⑴楚:湘江流域在古代是楚國的疆域,故稱楚。田:壹個是“田”。
(2)去雁:北飛的雁。雲夢:雲夢澤位於洞庭湖北岸,在湖南和湖北省。薛:壹個“澤”。
(3)轉:指朋友坐的船,整天在風浪中轉。
(4)星漢:銀河。
⑸碎片化的梅花被過度保存:壹部叫《回眸,我仰慕妳,還有我》的作品。臘月,農歷十二月。
【6】醉與過年:壹個是“回過年”,壹個是“回醉過年”。醉:沈浸。
作品欣賞
這是壹首送別詩,是詩人在湘江到洞庭湖的渡口上,送別朋友而寫的。詩中大部分描寫的是風景,沒有傷詞,只是把壹片分離融入了風景。
第壹聯和駢文寫“湘口”時看到的:壹是看湘江水岸,看到暮色、蘆葦、田野;然後俯視雲夢,卻見飛雪大雁;最後,註意不要去招惹人。最後,註意不要去招惹人。
詩的前三句境界寬廣,氣象雄渾。“中流欲看湘煙暮”,“中流”的意思是河的中間,是河面上很寬的地方。此時,在黃昏的掩護下,更加荒涼。“岸上蘆葦與楚天無限相連”,“楚天”是田野,湘江流域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天;“岸上無限蘆葦”有著深遠的意義,再與“楚天”聯系起來,就顯得極其空闊和遼闊了。
“散梅花”是詩人自己的處境,是壹個場景。從臘月,想到梅花,從“殘”到“散”。框架隱喻的美是自然而含蓄的。這幅對聯雖然表現了詩人的自傷,但也表現了對朋友的思念之情,因為詩人之所以感到孤獨,完全是因為朋友的分離造成的,所以這種自傷就是對朋友的依戀。
在這首詩中,作者把孤獨的小船放在中心遠離人的地方,並圍繞這個中心設置場景;它還從壹艘孤獨的船上戲弄人們,並將許多場景有機地連接起來。因此,全詩顯得秩序井然,中心突出,與景物融為壹體,有別於壹味作感傷詞的送別詩,自有壹種綿長、深思的韻味。
作者簡介
李聘(818—876),周目壽昌(今浙江)人。他年輕時以詩歌聞名。大中(年號唐玄宗、唐懿宗,公元847-860年)秀才,轉任校對員,成南陵主簿,後移武。後為建州(今福建建甌)刺史,死於官。他的詩裏有很多五律。詩集原名《建州史集》(又名《梨嶽集》),現編為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