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在梅州市14(梅江區)百詩會上,中國詩歌學會會長鄭(原文化部副部長、故宮博物院院長)說:“國家非常重視詩歌朗誦的傳承和發展。朗誦是中國傳統的詩歌傳播方式,也是文化傳承的壹種方式。客家方言是古漢語的活化石。第壹次聽到用原汁原味的中州方言——客家話朗誦詩歌。南方的客家話保留了過去的詩風,極具欣賞價值。”中央領導對古詩詞和客家話吟誦的肯定,給了我們很大的鼓舞。
古人寫詩是為了歌唱。清代袁枚《隨園詩話》說:“文如文,詩如歌,可知音節不可少。”朗誦是中國詩歌的傳統誦讀方式,也是詩歌的創作方法,是中國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010,10中國朗誦學會(中國語言現代化學會朗誦分會)在北京成立,搶救、研究、傳承、發展吟誦文化。客家方言語調是漢語語調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大的特點是保留了古漢語的音韻,為漢語語調學會所重視。自2011開始,華南師範大學客家誦經研究組和中國誦經學會專程到梅州調查記錄客家誦經。70年前,我的啟蒙老師鄭先生經常在課前和課後用客家話教我們背誦唐詩宋詞。給我印象最深的壹個:
鴨塘水淺且深,梅子熟時天氣半晴半陰。
東園滿酒西園醉,枇杷樹盡金黃。
(戴嵩敏《初夏遊張遠》)
從先秦開始背誦古詩,至今已有2000多年。其基本規律是,按字行腔,按意行調,短平長,空字重長。不僅每個字都發得字正腔圓,而且把意思詮釋得完整而深刻。
1,按字行腔
嚴格按單詞背誦,不僅每個單詞發音準確,而且意思表達清楚;唱法不同,可以反詞,即歌曲中旋律音調的方向與詞的音調不同:音調向上的詞向下唱,或者音調向下的詞向上唱,詞跟著腔走。比如上世紀30年代的電影插曲《四季歌》中“春天來了,窗戶滿了,……”這幾個字。背誦為“春,來了——柳滿,窗——”,照字念,做到字正腔圓。但是,唱歌就不壹樣了。根據歌曲的旋律,分別唱出“吉”、“來”、“滿”三個字。
2.短平長(短韻長)
念咒時,字(包括升、降、入)要短;平聲字(尹平、楊平)要長而亮,韻腳甚至要拉長。比如上面例子中的“賴”和“窗”。
3.依義調節
所謂依義而調,就是把音準、情緒、輕重緩急、喜怒哀樂按照詩的意思來安排,也就是根據心情和事物的好壞來說話。比如李白的《早發白帝城》:
壹大早,我告別了高入雲霄的江陵城,遠在千裏之外,船只有壹天。
兩岸猿猴的叫聲,還在耳邊不知不覺地不停啼叫,輕舟已過了沈重的青山。
這是李白流放夜郎,抵達白帝城討饒時創作的。他心情很愉快,詩流暢飄逸,自然自然。所以語調要悠揚輕快,要完整細膩地解讀其含義。
4.背誦不同於背誦。朗誦是用聲音對別人說的,只有節奏,沒有旋律,是公開表演;背誦是帶著音樂,帶著節奏和旋律讀給自己聽,是自我學習和欣賞。
5.吟誦沒有固定的調子,它的調子適用於所有的詩歌。朗誦是讀給自己聽,是藝術的閱讀,是生活的藝術;歌是壹個詞帶壹首歌,唱給別人聽,生活中娛樂或欣賞,表演藝術。
朗誦是古人自己學習和創作詩歌的重要方式,具有益智、修身、進取、怡情、強身的功效。現在70多歲的人,大多聽過老師背唐詩,甚至搖頭。建國後,這種詩情畫意就失傳了。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詩歌的復興,壹些老人偶爾會唱歌。2008年,中宣部、中央精神文明辦、國家語委、教育部、文化部、民政部聯合發出號召,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搶救、研究、傳承和發展客家語調刻不容緩。
(2065438+2007年3月20日在曹金書店)
(梅州日報2017-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