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詩如下
在山上旅遊
唐朝:杜牧
遠處寒山,石徑斜斜,白雲深處有人。(深度工作:生活場所)
駐足坐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翻譯
沿著上山的曲徑,白雲深處,有人。我停下車,因為我喜歡楓林的深秋景色。楓葉染秋霜,比二月春花更艷。
拓展數據寫作的背景
在秋高氣爽的季節,詩人沒有像封建文人那樣宣揚風景,而是贊美大自然中秋色的美,有壹種豪放向上的精神。這首詩不僅是寫風景的,也是寫物和誌的。是詩人內心精神世界的表達,利益的寄托,激勵和鼓舞著讀者。也表明了詩人自己的目標和誌向!
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和散文家,宰相杜佑之孫,杜之子。唐文宗大和第二年是26歲的秀才,被授予弘文館職。後赴江西察使幕,轉淮南察使幕,入察使幕。任國史館編修,任食部、比比部、司勛,黃州、池州、周目刺史。
因晚年住在長安南樊川別墅,後被稱為“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主要是詠史抒情。他的詩英俊瀟灑,從世俗的事物切入。他在晚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杜牧被稱為小杜。為了與李白、杜甫、“大杜麗”相區別,杜牧、李商隱並稱為杜曉麗。
杜牧的律詩數量相當可觀,其中《樊川文集》有壹百多首,除《樊川文集》和其他文集外,約壹百六十七首。
他的律詩在他所有的詩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藝術成就也很高,尤其是七律。杜牧詩歌的風格俊朗、冷峻、雄渾、豪邁,這在他的律詩中最為突出。後世詩評家曾指出“陡”是杜牧律詩的特點。宋代劉克莊《後石村話》說:“杜牧與許渾同時,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