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導遊)是什麽?(緊急)
侗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壹個少數民族。居住區主要在貴州、湖南、廣西交界處,湖北恩施也有部分侗族。侗族總人口296萬(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侗族在老撾也有壹個分支,叫“康”。侗族主要分布在貴州省、湖南省和廣西省的交界處。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侗族人口為2960293人。侗族人自稱Gaeml(發音類似於中文的“甘”、“宣”、“更”,根據聯合國倡導的“名隨主便”原則,翻譯成“甘語”和“甘語人”。侗族名稱最早命名為“竟陵”,見於宋代文獻。到了明清時期,又出現了“東滿”、“東苗”、“任棟”、“董家”等別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侗族。人們常稱之為“董氏”。侗人使用侗語,屬於壯侗語族,分為南、北兩種方言。原來沒有文字,用的是中文。1958,拉丁字母的侗文方案建立。現在大部分都用中文。主要從事農業,經營樹木。林業以生產杉木而聞名。以生產魚粳稻為主,選育和培育獨特的優質稻品系——“錦甜稻”;善用稻田養魚,創造和傳承東鄉以“稻魚鴨生”為特色的有機農業文化遺產。有自己的民間劇種——侗戲。鼓樓、雨橋、雨亭是侗族的主要標誌。於風橋是以可以遮風擋雨的長廊式橋屋命名的。三江著名的城陽風雨橋被定為國家重點文物。橋上有五座多足寶塔,通道兩側有欄桿,形似遊廊。橋梁結構不需要鐵釘,只需要在柱子上鑿洞連接,斜穿直套管。結構精巧,非常堅固,令人驚嘆。侗族的簫和笛是中國傳統樂器之壹。侗族還擅長建築藝術,每個寨子都有獨特的木質建築。這種無釘無鉚的木結構建築,吸收了中國古代亭臺樓閣的部分精華。侗族人擅長建築。結構精巧、形式多樣的東寨鼓樓、於風橋等建築藝術具有代表性。侗寨鼓樓黔桂侗鄉有許多著名的鼓樓和風雨橋。因橋上有廊亭,不僅人行,還可避風雨,故稱風雨橋。這些興盛於漢末至唐代的古建築,結構嚴謹,造型獨特,充滿民族氣質。整個建築不需要用其他鐵件釘鉚,而是用耐用的杉木榫頭連接,全長64.4米,寬3.4米,高16米。五個石墩上建有寶塔形、宮殿式的橋亭,錯落有致,氣勢磅礴。東寨的鼓樓看起來像壹座多面體的寶塔。壹般20多米高,11樓到頂,全部由16杉木立柱支撐。建築中央寬闊平坦,約10平方米,中間有壹個用石頭砌成的大火坑,四周有木欄桿,還有長長的木凳供休息。在建築的塔尖,有壹個寶葫蘆或千年鶴,象征著寨子吉祥平安。建築的房檐突出,傾斜,給人壹種精致優雅的感覺,如飛似跳。侗族文化藝術豐富多彩,有“詩的故鄉、歌的海洋”的美譽。侗族人民的詩歌節奏嚴謹,題材廣泛,意境健康明朗,比喻生動。其中,抒情詩細膩、真摯、熱情。;敘事詩委婉曲折,寓意深刻,是侗族民間文學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詩歌歌詞多以人類起源、民族遷徙、習慣法為題材,具有史料價值。最受歡迎的是《竹郎娘》《莽撞》《三郎舞美》《蟬之歌》。有許多優美的音樂曲調。壹首多聲部合唱的“大歌”,聲音洪亮,氣勢磅礴,節奏自由。琵琶歌,以琵琶或歌壹琴(侗語ki212,俗稱牛推琴)伴奏而得名,曲調歡快流暢,為侗族所特有。民間故事和傳說題材廣泛,形式多樣,曲折離奇,表現手法引人入勝而又浪漫,反映了侗族人民追求光明、戰勝邪惡的豐富想象力和美好願望。侗戲是從最初的敘事說唱發展而來,始於公元19世紀初。相傳為黎平侗族武文才(約1798 ~ 1845)所創。走秀簡單,動作簡單,曲調多變。演唱時,由和“格依琴”伴奏,鑼鼓喧天,穿侗族服飾,不畫臉譜,富有民族色彩。侗族民間舞蹈包括“多耶”、蘆笙、舞龍和舞獅。“多耶”是壹種群眾性的集體歌舞,男女手拉手圍成壹個圓圈,邊走邊唱。蘆笙舞是舞者壹邊吹奏蘆笙,壹邊跳舞的集體舞。除以上樂器外,還有侗笛、嗩吶等。手工藝品包括摘花、刺繡、繪畫、雕刻、剪紙、紙雕、藤編和竹編。刺繡是侗族婦女擅長的手藝。他們在服飾上繡出各種圖案、人物、動物、花卉、昆蟲,形象生動,色彩豐富和諧。銀飾包括項圈、項鏈、手鐲、耳環、戒指、銀發夾和銀花。紡織品包括侗錦、侗帕和侗布。先用靛藍染色,再塗上蛋白質的“蛋布”,色澤鮮艷,是侗族人的固有材料。鼓樓和於風橋是侗族建築的典型代表。侗族擅長石木建築,鼓樓和於風橋是其建築藝術的結晶,鼓樓是木結構,用榫頭連接,不用釘子。有三層、五層甚至十五層,四面或六面八面倒水,高4 ~ 5尺。飛檐走壁,形似寶塔,是家族或村莊的象征,也是民眾集會的場所。於風大橋是壹座石墩木橋,長廊橋道,橋亭合壹,氣勢磅礴。三江縣的城陽橋最為著名,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