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幫助孩子明白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地球,培養孩子節約用水、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
2、能註意聽故事,並能用比較連貫的語言表達故事內容。
3、初步激發孩子愛護地球的感情。
重點:了解故事,明白節水不扔垃圾這個簡單的道理。
難點:離開地球的危害。
準備:三張圖,六張照片。
流程:
(1)語境意識:
1,引出夢的場景:
孩子,妳平時會做夢嗎?妳做過什麽樣的夢?
2.(展示袁媛)
有個孩子叫淵源。他還做了壹個水龍頭哭的夢。為什麽?
3.圓圓夢見媽媽做了壹桌子好吃的,壹邊吃壹邊批評他。發生了什麽事?
4.後來,圓圓夢見自己在天上飛。妳說,天好不好?(小朋友自由討論)
(2)體驗和理解
1,疑問討論:
讓我們看壹下圖片。淵源夢到了什麽?
(如圖1所示)
水龍頭怎麽了?
(2)廢水?為什麽?
(3)沒有水怎麽辦?
總結:浪費水不好。沒有水,人們會口渴,無法洗澡,無法生活,無法為我們種植食物。
(如圖2所示)
(1)淵源在幹什麽?
(2)亂扔垃圾會使環境變臟,空氣變味,引來蒼蠅蚊子,使人生病,使地球生病。
(如圖3所示)
(1)離開地球怎麽樣?
總結:沒有空氣,沒有水,沒有食物。
(2)沒有空氣會是什麽感覺?捏捏鼻子,試試看。妳感覺如何?(又悶又悶)
總結:地球上有水和空氣,我們可以為人類種植食物。我們離開地球,地球是我們的家。
2.充分欣賞故事《圓夢》(老師講故事)
(3)內部化移民:
1,展示六張照片給孩子觀察。
(1)扔西瓜皮。
(2)關掉水龍頭。
(3)澆花。
(4)食物的骨頭扔了壹地。
(5)浪費水,不關水龍頭。
(6)將垃圾倒入垃圾箱。
2.讓孩子們找出照片中哪些行為是好的,哪些行為是不好的。誰來幫助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