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心理學(1)

心理學(1)

王陽明心學全集,是壹生必讀的中國古代哲學精華!

文/小廣播閱讀

導讀:王陽明是明代“心學”的集大成者,他的智慧和才華在那個時代達到了常人無法企及的巔峰。字數26247,分五節發表,感謝小播閱讀。

認為王陽明不愧為“現代世界心理學之父”。就連弗洛伊德、拉康、榮格這些壹流的現代西方心理學家也自我感嘆。比如,拉康的研究倡導了“人活在文字中”和“切割”的鏡像理論,這種理論壹百年前風靡歐洲,每天吸引了壹千多場講座。在歐洲經濟非常發達的時候,人們的內心是極度空虛的。就像大革命前的法國壹樣,中國剛剛進入或正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階段,心理學成為壹門熱門課程也就不足為奇了。當時的心理導師拉康還在為“自我在哪裏”而困惑,提出了“我是誰”“鏡子裏的我不見了”等西方的問題。他最終屈服於東方智慧“心外無物”,從而引導千百萬歐洲人快速實現“自我、本我、超我”

希望大家認真閱讀。附上閱讀@曉波的原文,有幾個字略加校對,以簡化閱讀時間,盡量不失去原意。我也原諒。

心學思想與實踐

就像功夫在詩詞之外,自古以來知識來源於實踐。永遠不要低估“練習”這個詞。王陽明的神秘智慧來自於他的心學思想和他的努力。“心學”中的“心”,指的是精神意識和由此產生的認知能力。正如王陽明所說:“身之主是心,心是意,意的本體是知,意是物。”在他看來,心是身體和壹切的主宰。當心靜下來,不為外物所動,其大智慧就會顯現。俗話說“這心虛的不是無知的,什麽事都是各種理由出來的”,壹切都是自然而然,不加思考的。

本能的智慧去透徹理解善惡,明辨是非。

?本書以王陽明自身經歷為主線,以陽明心學為靈魂,深入剖析心學奧秘。因此,讀者可以理解,心靈的思維方式是活潑自由的,其中蘊含著能透徹理解善惡、明辨是非的本能智慧。如果我們能夠在處理具體問題時選擇善並加以利用,提高我們的精神境界,我們壹定會在當代生活中煥發出新的活力,以極其緊張的節奏工作。

第壹章:前言。

王陽明(1472-1529),明朝人,本名守仁,本名伯安,浙江余姚人。年輕時在月之陽明洞建室讀書,故名陽明。

王陽明是明代的心學大師,他的智慧和才華達到了那個時代別人達不到的高度。

他從五歲起就不會說話,但他很有天賦,也很聰明。少年隨父親去北京讀書,性格豪放,興趣廣泛。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三教九流樣樣透徹。我二十多歲的時候學的孫子兵法,為很多遠征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王陽明的玄妙智慧來源於他的心性。心靈科學的心靈是指心靈本身的精神覺知和由此產生的認知能力。他認為心靈是身體和萬物的主宰。當心靜下心來,不為外物所動,自身強大的智慧就會顯現出來。正所謂“這種心虛不是無知,壹切都會水落石出的道理。”

在他看來,心的本體與世間萬物融為壹體,沒有善惡之分。善惡來自於我們思想的萌發。指出“對事物的認識”就是要排除各種雜念,讓心從偏頗失控的異常狀態回歸到“中性狀態”,這樣才能顯現出原初的智慧。

心學的思維方式是活潑自由的,蘊含著能透徹理解善惡、明辨是非的本能智慧。

第二章:自我介紹。

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術思想蘊含著深刻的東方智慧。這種智慧是建立在“天人合壹”基礎上的哲學思想。

?在這種狀態下,心靈擺脫了環境和外物的幹擾,心靈原有的大智慧顯露出來。也就是說,人只有與自然規律融為壹體,才能掌握自然的事物,只有擺脫各種偏頗的情緒和不切實際的妄想,才能細膩地發揮潛能。

王陽明心法正是這種天人合壹的境界。王陽明說:至於山川鬼神鳥獸草木,不必親之,達吾合壹之仁。當人與自然達到壹種前所未有的和諧關系時,靈魂就能找到壹個落腳的地方,獲得壹種內在的幸福感和安頓感。

王陽明繼承了孟子的心性論,以求本原,而“天人合壹”之道就是去私心、欲望、圓滿。具體來說就是“觀物而知”、“除欲”、“自覺”。

第三章:王陽明之謎

很多人認為王陽明是壹個神秘得近乎荒誕的人物,無數的軼事從他出生開始就伴隨著他的壹生。比如他出生的時候,他奶奶夢見了祥雲,所以給他取名為王雲。

?5歲時,王陽明還不會說話,但改名為守仁後馬上就能說話了。這些都是無法證實的傳說。王陽明的壹生充滿了傳奇和許多謎團。

?17歲,王陽明在新婚之夜玩“失蹤”,到道觀與人論道,徹夜打坐。王陽明的書法水平也在壹夜之間迅速提高,寫得壹手出神入化的字。

18歲時,王陽明從北京回到家中,途中遇到壹位大師指點迷津,大大改變了他的想法。22歲那年,王陽明參加考試,連續兩次落榜,但他並不消沈。

26歲那年,王陽明半路出家,開始研究孫子兵法,研究各種孫子兵法的奧妙,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35歲時,王陽明被任命為兵部主任。但宦官劉瑾被他的無心之言激怒,被發配到貴州隆昌驛站代理驛站。

在流放的過程中,王陽明回家了。徐哀成為王陽明的弟子,並開始與王陽陽壹起探索心靈。

第四章:基於行動的神秘。

?王陽明被發配到隆昌,歷盡艱辛。這是王陽明壹生的磨難,也是壹個坎。在逐漸適應了惡劣的環境後,他有了來了就安全的心態,也逐漸融入了環境。久而久之,他畢竟不想平平淡淡的結束自己的人生,又壹次遇到了內心的挑戰。也許上天給了他壹個磨練心智的機會。在龍場,面對紛繁復雜的環境和困難,他明白了壹個道理:只要壹個人的本性不被私欲所束縛,憑自己的認識和行動,就能克服任何困難。

第五章:隨時控制自己的情緒。

王陽明從小讀了很多詩書,他向往古人“不自滿”的心態。在隆昌的三年,讓他歷盡艱辛,親身體驗了壹種刻骨銘心的境界。於是我拋棄了所有的幻想,開始了這種內心的艱難探索。他認為壹個人的天賦並不局限於某壹方面。如果妳打通了心靈的某個關節,妳就能輕松處理壹切。這就是儒家在人才培養上的思想個性:全才。

?巧合的是,他很幸運的達到了這麽高的水平。從此脫胎換骨,做了壹個不壹樣的王陽明。王陽明通過模仿古代聖賢,悟出了壹個快速改變心情的方法。這就是“用心印心”的智慧。利用人的主觀能動性將正能量傳遞到內心,就是消除怨恨、怕困難等各種負面情緒,從而徹底改造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其實所有這些心情的變化都只是壹個念頭而已。

思想的力量雖然強大,但只有思想進入潛意識,才能轉化為強大的能量。面對復雜的環境,如果能控制住自己的內心,就不會被外界控制而陷入混亂。

首先要培養自己接受現實的心態,放棄對這個世界和他人的抱怨,讓自己的心平靜、從容、樂觀的去應對遇到的壹切。只有這樣,壹個人才能在內心發揮巨大的能量,把事情做得最好。

第六章:認識事物的獨特智慧。

心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代大學者周敦頤,後始於陳白沙。陳白沙有個婁亮哥哥,是個修身養性的高手。這個人是傳奇。據說可以從“看人知物”到“先知後誠”。18歲那年,王陽明在回家的路上遇到的,正是這個人——樓良。在壹位專家的指導下,王陽明壹直把自己對事物的認識記在心裏。

朱認為,要發現良知,就必須聯系事物,研究事物,發現規律。會導致“良心”的出現。所謂面向對象,就是了解事物的本質規律,壹個人的認知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

起初,王陽明深受朱認識事物思想的影響,以至於他廢寢忘食地研究事物的本質。但找不到真諦,於是開始修習儒家六經,到處尋找師友。同時修習禪定,修身養性。十幾年過去了,他還是壹無所獲。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他找到了壹種新的方式來認識壹個人的心態是如何影響他的認知能力的。這也是心法的開悟。從此,他通過自身修養,了解了心的本體,從而獲得了壹種類似於“靈感”的本能的、高效的、直觀的認知能力。

第七章:理解心靈的終極秘密。

“樹欲靜而風不止”,“安心自然涼”在隆昌的惡劣環境中,他漸漸平靜下來。壹開始他以為這裏只有等死,開始每天打坐修煉。終於有壹天,王陽明實現了真正的“自我”,他的心靈有了棲身之所,他的智慧得到了最大的生成。這是王陽明的:隆昌悟道。他明白,所謂“對事物的認識”中的良知,在於每個人的內心。排除環境的各種幹擾,如聲、色、名、利的誘惑,擺脫束縛,人的內心才真正擁有強大的力量,敢於承擔世間的壹切。

要不斷調整自己的意識,進入壹種寧靜、虛無、最終無的狀態。隨著見識的提高,對世間事物認識的加深,我們可以在無為中靈活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心靈的力量不在於征服外在的東西,而在於認識真正的“自我”。

第八章:創造萬物的力量

王陽明心學開悟後,與萬物融為壹體,有了自然的心態,開始有了探索萬物本質規律的力量。儒家認為修身養性,體悟自然是君子追求的最高境界,接下來就是做聖人了。所謂聖人,就是闡明自己的本心,洞察萬物的規律,獲得大智慧。

儒家所強調的“誠”,相當於壹個人的內心與外界事物相連的虛擬狀態,也就是頭腦中接近本源的狀態。只有達到這種狀態,才能對人性和事物的規律有深刻的認識,把握事物之間的內在本質,自然接受,保持靈活主動的心態。

?他稍微領悟了壹下,覺得自己的心靈進入了壹個全新的世界。他從龍城啟蒙開始,邁出了長征的第壹步。

第九章:生命的意義是什麽?

王陽明壹生講學,弟子眾多,但元亨始終與他為敵。、嵇,字才幹,湖南人。從小就熱愛儒家思想來培養自己的修養。10多歲的時候,目睹了身邊親人的離世,開始探索生命的意義。

對於生命的意義這個問題,答案可能會因個人經歷、感受、心情的不同而不同。今天大部分人都覺得生活很空虛,找不到值得去奮鬥的東西,覺得生活沒有意義,讓人覺得很痛苦。古人早就意識到,人生的意義必須在自己的內心尋找,而不是寄希望於外在的東西,這樣才能獲得持久的幸福和安寧。

早年,王陽明到處講學,嵇對他的心學思想印象深刻,拜他為師。起初,王陽明婉言拒絕。在王陽明心學之後,嵇又來拜師學藝,從而改變了他的人生和命運。

第十章:喚醒更高層次的“本體”思維。

?元亨、信江來到隆昌後,開始了追隨王陽明的求學啟蒙之旅。關於儒家修身中“仁”的學問,王陽明認為世間萬物皆有“仁”。它是逐步變化、逐步深化的,它以其固定的規律推動著各種事物的發展。所以,它是萬物的動力和源泉。只有靜下心來,慢慢觀察,慢慢體驗,才能看到。

儒家提倡的“仁”,其實就是道家所說的“道”,是宇宙萬物的本能驅動力。我們被外在意識所控制,因為外在意識善於聯想,浮躁,不穩定,使我們容易產生情緒。正是因為這些情緒,我們阻隔了自然與內心的同壹個通道,遮蔽了我們原本的能量與智慧。

?認識“仁”,就是認識壹種心理本體論的智慧。要把這個更高層次的“自我”稱之為“自我”,我們需要更加專註,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這個上面,直到忘掉“自我”。進入忘我的潛意識狀態。這和中國太極文化中的“陰極楊勝”理論是壹樣的。事物總是在矛盾的不斷交替中,到了壹個極點,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變化。

?外在的意識屬於陰,內在的潛意識或無意識屬於陽。他們需要壹些相互轉化的條件。就是要求註意力達到壹定程度,淡化意識,放松自控力,逐漸將意識控制活動的正常狀態轉變為本能(潛意識)自動控制自己活動的狀態,從而進入壹種超自然狀態。

第十壹章:不堅持思考會怎麽樣?

王陽明接著教導,“欲知仁,當知止”。“仁”是貫穿萬物的原始力量。《大學》說:知止以後會決定,然後他會安靜,然後他會冷靜,然後他會冷靜,然後他會思考,然後他會得到它。只有當我們達到平靜、安寧和安全的狀態時,我們才能正確地思考。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從心靈的本能中獲得巨大的力量。發揮妳的聰明才智。這就是儒家的“謀士教育”。

我們的日常思維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幹擾和困惑。往往我們靜不下心來,反而讓我們向外追求物質和精神的滿足。這是壹種錯覺認知。這種生活缺乏智慧,靈魂找不到歸宿,讓我們感到焦慮。這種思維的不確定性抑制了心靈原有的智慧和光明。要達到持久的快樂、幸福、和諧,需要靜下心來,學會在沒有外界幹擾的情況下,停止自己的想法。這裏的思想指的是外界的情緒幹擾。要做到:無為而有為,內聖外王,修身養性而積極進取,心靜而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