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鬼酒詩

鬼酒詩

壹、陶淵明與酒的不解之緣

李百佑在壹首詩中說:“舊時代的清醒的人和聖人被遺忘。”1我覺得陶淵明就是這樣壹個孤獨的聖人,他不僅在東晉被人遺忘,在之後的兩百年裏也無人問津。直到唐代,詩人和批評家才開始關註他。現在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陶詩歌的主題和風格的多樣性是他的同時代人所無法比擬的。沈德潛在《談詩》中說:“晉人多豁達,獨明其憂、自立、知足、悲憤、快樂。”“陶詩貴在胸中,有壹段深摯的樸質,是到處找不到的”,以至於“唐太宗王維有他的閑適與閑適。魯迅先生曾說:“陶謙和李白都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傑出人物。“我認為,陶淵明的詩歷經千年依然熠熠生輝,因為他創作了大量意境優美、文字深刻的田園詩,激勵了無數後人;而且因為他從官位上退下來,最終老死不改初衷,表現出了無人能比的高尚氣節。他的詩,他的精神,滋養了後世文人。

讀陶詩歌,我們會看到壹個飄逸灑脫的詩人形象,仿佛看到他壹手拿著菊花,壹手拿著酒,悠閑地行走在自己喜歡的山水田園之間。酒是陶淵明最好的朋友,是他歡樂的表達,是他痛苦的解脫,是他孤獨的慰藉。他的生活離不開酒,他的詩充滿了酒的純香,讓人深深陶醉。而且這種香味從東晉壹直飄到今天,揮之不去。

陶淵明之前喝酒的詩人很多。“唱壹首酒歌”的曹操2、“爭壹千酒”的曹植3、“常在竹林下聚,縱情其中”的阮籍、嵇康等竹海名人4...這種風氣在陶淵明身上也得到了延續。當然,陶淵明的“性酗酒”也是原因之壹。在五六先生的傳記中,他是這樣介紹自己的。他嗜酒如命,以至於筋疲力盡時也會喝醉。關於他喝酒的趣聞軼事可以看出,他對酒的品味在古代詩人中是少有的。蕭統《陶淵明傳》用大量筆墨描述了詩人對酒的嗜好:陶淵明被任命為彭時,在楓露田種下了所有的莊稼,旨在“我常借酒喝個夠”;後來,他的妻子在“種50畝水稻,種50畝粳稻”之前,“堅決邀請種粳稻”;江州刺史王洪命龐同之請陶淵明吃酒,陶淵明曰:“等我到了,欣然* * *”;顏延之在旬陽、圓明,其次是石安縣。潯陽之後,天天請淵明喝酒,淵明每次都是“醉到不醒”。顏延之走的時候給袁明留了兩萬塊錢,袁明壹轉手就把錢送到餐廳,“就拿酒”;九月九日重陽節,淵明有菊無酒,王洪送酒,淵明醉醺醺回家。在淵明的釀造中,當酒熟了,他就“從頭上取下壹條毛巾來倒”,然後再把它蓋在頭上...在《陶淵明小傳》中,詩人的酗酒占了大部分篇幅,可見他與酒的不解之緣。由此可見陶淵明性格中的真與可愛,印證了他獨特的生活情趣和審美情趣。

陶淵明愛酒的更深層次原因,我認為是酣暢淋漓的飲酒,無拘無束的飲酒,符合詩人對自由、自在、自然、純真的追求。但酒對陶淵明詩歌詩意的興奮,讓詩人欲罷不能,寫了壹首名為《停飲》的幽默詩,停不下來。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酒,就沒有陶淵明;沒有酒,就沒有陶淵明的詩。

飲酒是陶淵明的愛好;寫酒貫穿了詩人的創作生涯。陶詩歌中的酒詩比比皆是。這位東晉的大詩人,愛飲酒寫酒,壹生以酒為友,以詩為友,創作了許多優秀作品,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

二、陶詩中酒的味道:酒有很深的味道。

陶淵明的壹生,可分為41歲辭官隱退前後兩個時期。前期主要是“急於逃離四海”(《雜詩八首》之五),以“濟貧”之誌積極入仕,希望有所作為;後期棄官歸鄉,加深了對人生和社會的認識,在與勞動人民的密切接觸中陶冶了情操,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陶淵明現存詩文125首。在這120多首詩中,有多少首詩與酒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不得而知。其中喝酒是直接寫的,已經無處不在了。蕭統在《陶淵明集序》中說:“陶淵明詩滿酒。”的確,讀陶詩,幾乎每個首都都能聞到酒味,或濃或淡;讀陶詩,幾乎每壹個首都都能嘗到酒的味道,或甜或苦。陶詩中的酒味,或淡或深,反映了陶淵明在不同情境下的心態,以及他明凈的性格。

1,酒——表達人性的真相

《陶淵明傳》中記載,袁明不懂音樂,卻留著壹架弦樂琴。每次喝酒,他都需要撫弄酒來表達心意。貴的便宜的有酒擺。元明如果先喝醉了,就對客人說:“我醉了,困了。妳可以走了!”真相率如此。這則軼事讓人會心壹笑。用“真率”這個詞來形容陶淵明的人品,再合適不過了。而他的詩,展現了“真實”的本來面目。酒襯托出詩人的真實性格;酒使陶淵明的淳樸品格在他的詩歌中得到充分的表現。

《歸園》五首,作於陶淵明辭官後第二年,彭歸農,詠農之樂,隱逸之趣。這些詩歌成為陶詩歌中最著名、最傑出的詩歌,體現了陶詩歌質樸率真的風格。它們壹直受到評論界的推崇,被視為山水田園詩中最精彩的篇章,對後世影響深遠。

在這組詩中,陶淵明表達了他內心真實的人生態度,表現了他強烈的愛恨情仇。《上集》中,他對官場的齷齪深惡痛絕,所以稱之為“塵網”、“牢籠”。他熱愛鄉村生活的自由,稱之為“老森林”和“老花園”。這位詩人毫不掩飾自己的感情,並在詩歌中表現出來。其次,用平實的語言,無憂無慮的筆調,描寫了鄉村生活的日常片段,使人領略到鄉村的靜謐和詩人恬淡的心境,仿佛置身於壹個和平和諧的理想世界。詩人和普通農民壹樣關心莊稼的生長。“總怕霜,隨草散。”詩人開始和他種植的莊稼壹起呼吸。這種感覺已經超出了具有進步思想的封建知識分子的範疇,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第三》中“晨興,治廢穢,月帶蓮家”是農民田間勞作的真實寫照,無修飾,自然之美。“第四”充滿感傷意味,是詩人看到鄉村破敗、人口流失的悲慘景象時,消極頹廢情緒的真實表達。第五部小說《讓我喝我新煮的酒,只有壹只雞會引來最近的局》,構成了和諧的鄰裏相親圖。壹組組詩歌包含了詩人所有的情感,有愛,有恨,有喜,有憂,為我們呈現了壹個詩人的真實形象。

2.葡萄酒——醇化生活的樂趣

陶淵明的很多詩都表現了詩人在各種情境下對人生的喜悅。

釀酒,熟了我再倒。

和國大師書(二)

把家裏的新酒過濾出來,給鄰居做雞吃。

《重返花園》第五部分

春秋多良辰,山上寫新詩。過了門再打電話給對方比較好,有酒考慮。

第二部分“遷移”

享受春酒,從我的花園裏采摘蔬菜。細雨從東方吹來,伴著清新的微風。

泛覽《紂王傳》,流遍山海。投球到宇宙盡頭不開心怎麽樣?

閱讀山海經(上)

在這些詩詞中,無論是“春酒”、“熟酒”、“自斟”還是“互致問候”,都描繪了壹幅閑適幸福的生活畫卷。由此可見,詩人對淳樸樸實的鄉村生活抱著壹種淡定的態度,他發自內心地熱愛這種生活,卻視名利如浮雲。伴著酒,伴著書,俯仰宇宙,“不快樂怎麽樣?”

人生的種種境遇之樂,在陶淵明的作品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現:《和國主簿》首先描寫了暫時忘卻名利,沈浸在寧靜閑適生活中的快意和思前想後之情,寫了“弱兒戲我,學語不聲”的家庭幸福;《癸卯年春回田舍》(兩首)表達了我第壹次參加農耕所獲得的全新感受,以及我在農耕生活中的喜悅和快樂,勾勒出壹幅和諧愉悅的畫卷。《遷徙》(兩首)描寫了遷徙給詩人帶來的快樂,“春秋多良辰,山上寫新詩;過了門,可以多打招呼,有酒要考慮。”詩人在與鄰裏交往中獲得身心愉悅,登高作詩,盡情飲酒,享受奇文;《酬丁釵桑》中的“壹旦盡興,便醉而歇”,《仿古》中的“先醉後言,非壹杯酒後”,都表達了詩人遇知心朋友之樂,或飲後醉,或飲前醉,都表達了詩人交友之樂。

酒醇化了詩人生活中的種種歡樂,讓普通的親情、友情、農事、鄰裏交往變得如此動人心魄;也是酒,讓這些看似普通的生活細節有著無與倫比的藝術魅力,長久以來吸引著我們對美感的追求。

3、酒——緩解痛苦的精神

陶淵明年輕時懷有“濟世濟民”、“獻身思遠”的誌向,但這種誌向受到門閥制度的壓制,難以實現。雖然幾度為官,但最終還是認清了東晉統治者的嘴臉,意識到自己的事業艱難,不願與統治者合作,最終退隱農村。從那以後,他的生活陷入了困境。遭受洪水、幹旱和蟲災的襲擊,他的小屋壹度被大火燒毀,他甚至因饑寒交迫而乞討食物,直至貧病交加。政治上的失意和生活上的艱難,在陶的詩中也是通過飲酒來表達的。酒的反復出現,成了孤獨、焦慮、怨恨的象征。此時,酒成了詩人穿越痛苦與悲傷之海的獨特方式。

《九月九日,姬友過年》這首詩,是壹幅蕭瑟陰郁的深秋畫卷,由蕭瑟的風、寒露、垂蟬、濁酒組成。詩人覺得萬事萬物都在不斷變化,難以滿足自己,只好喝壹杯酒,自得其樂,表達自己無奈的心情。《雜詩》(十二首)第二部:“我無話可說,揮杯勸孤影。日月棄人,誌在必得;在“讀之則悲,終知則不能靜”的詩句中,詩人的孤獨、悲傷、憤怒可以達到極致;在《飲酒二十首》中,詩人以“醉人”自居,以醉酒來表達憤怒,從中可以看出形勢的險惡和詩人抑郁的程度。這些詩是詩人“壯誌未酬”之苦的集中表現。

“夏天天天餓,寒夜無眠;“晚上叫雞,早上走”是壹個悲慘的場景。“南圃全美,枯枝滿北園。鍋裏絕對沒有瀝水,廚房裏卻沒有煙。”饑餓驅使我離開,但我不知道該怎麽辦。“《行到斯裏蘭卡敲門》的尷尬,這幅畫,極其寫出了詩人壹生的艱辛,讓人扼腕嘆息。這幾首詩出自《怨詩·楚告龐主簿·鄧治中》《詠窮》《乞糧》。詩中表現了詩人對酒的渴望,卻又達到了“傾壺至盡”的地步。對酒的渴求其實反映了詩人緩解痛苦的壹種方式。

4葡萄酒——襯托出幹凈的個性

陶淵明的許多作品都表現出高尚的情操,如安於清貧、不貪利、獨立、返樸歸真等。陶淵明越來越受到後人的推崇和景仰,不僅因為他的詩給人以無盡的美的享受,更因為他脫俗不屈的品格,感動著世界。

“方菊開姚林,宋慶嚴觀排名;有了這美麗的外表,對於霜降來說是出類拔萃的。記住隱居的人需要壹千年,但這是由他們決定的。《和國主簿(二)》第二部,從宋菊在嚴霜下的優美姿態,描寫了古代隱士的高尚品格,表達了詩人對他們的深深敬仰。詩人贊美宋菊“霜降之下出類拔萃”,其實是來自詩詞的比喻。其中,“友人”是詩人不仰慕李蓉的高尚品格,也是詩人本人的化身。酒是詩人忘卻現實醜惡,達到“遊刃有余”境界的方式。

《窮人頌》以四句開篇,以壹朵孤獨的雲為比喻,描寫窮人的高貴與孤獨。中間四句“朝霞開霧,鳥語飛。”未夕出林歸”,詩人將壹只鳥的遲來早歸與眾多鳥的仰慕對比,正是詩人自身處境的寫照。後四句話表明,他們恪守前人貧窮卑微的決心,寧願饑寒交迫。全詩真實地反映了詩人高尚的人格。

酒,流淌在陶淵明的詩中,折射出詩人明凈的人格,令人深思、警醒、贊嘆。

陶詩中的酒境界:詩中有真意

朱光潛先生曾這樣評價陶淵明:“陶淵明在中國詩人中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能和他相比的,前只有屈原,後只有杜甫。.....圓明就像秋壇的夜影,完全清晰,與古典藝術和諧寧靜.......圓明壹切自然無瑕,說到藝術上的完美,人們就認為是藝術”。對於陶淵明來說,這個評價是不敢恭維的,確實壹針見血。

陶淵明愛飲酒,其詩如酒,或清或濃,或甜或辣,回味無窮,難以忘懷。陶詩的風格以自然、平淡、質樸、直白為主,但在其主體風格下,又表現出多種風格和意境,給人以不同的藝術享受。陶詩的境界,或如秋池影般和諧恬靜,或如無縫衣裳般自然流暢,或如醉人自然般深邃悠長,構成了壹幅幅動人的畫卷。

1,朦朧中的真實率

陶淵明愛酒的原因之壹是酒能使他忘記榮辱,達到他所追求的無拘無束的自然環境。因此,“酒”在陶詩歌中的反復出現,絕對不僅僅是壹種雅的象征,更是因為酒的性格和特點與詩人內心所向往的東西不謀而合,即自由自在,使他達到了與自然合壹的境界。

在《福報》中,描寫了詩人遊歷柴桑東郊時的愉快心情。在美妙的大自然中,詩人搖杯自飲,忘卻了外界的壹切,卸去了壹切羈絆,真正舒展了身心,自由自在地存在於天地之間。“楊平則,惟洗則卓。我珍惜遠方的風景,我很高興種下它。人亦有言,知足常樂。”陶然高興地壹揮手。《楊洋》和《右玉》描繪了壹幅開闊的自然風光畫卷,而人在大自然中又是那麽的和諧自在。詩人的“揮揮手”給整個畫面增添了壹種朦朧的美,半醒半醉。

《徙》第二雲:“春秋多良辰,山上寫新詩。過了門再打電話給對方比較好,有酒考慮。農事歸故裏,閑情需相思。相思穿上衣服,笑個沒完。這個理由會無敵?無所事事突然來到這裏。衣食要守規矩,辛苦不要被我欺負。”這首詩寫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多麽真實和真摯啊!“隔著門喊喝”的生活場景,表現了他親情的真實;而《當談笑風生不休》讓詩歌更進壹步。我們看到詩人與村民的交往並沒有受到空洞的儀式或粗俗的舉止的限制。這首詩把詩人與鄰居之間的樸素友誼描寫到了極致,也傾吐了拒絕虛偽的天然喜悅。酒的出現,讓真情更真實,更歡樂;有了酒的加入,所有的矯飾都被洗去,在朦朧的酒裏凸顯真實。

2、平淡醇厚

元好問《詩論》雲:“壹字自然,亙古不變,奢盡而真。”這首詩恰如其分地描述了陶詩歌質樸無華的特點。但我們要看到,詩人善於把自己深厚的感情壓縮成壹個個看起來很渺小、很平淡的具體形象,表面上看起來很普通,沒有什麽出奇的地方;細細咀嚼,會有詩情畫意。就像蘇東坡說的“質與實是奇妙的,而豐富與實是可怕的”,“若初見慢,熟見有趣”。

《停雲》中“悄悄送董璇,春日醪獨撫;好朋友閑適,搔首留姿”,正好描述了詩人壹個人撫著新煮的酒,靜靜倚著東窗,渴望與親友共賞美酒的心態。”看似平靜的話語中,卻有著深深而強烈的思念之情。第壹句“雲止時雨”為全詩奠定了寧靜悠遠的基調,卻又以“靜”與“動”為襯托,恬靜的神態與纏綿的身姿襯托出內心澎湃的強烈情感,令人驚喜,耐人尋味。

在這種樸實無華的詩歌中,酒只是作為生活場景中的壹件微小的東西出現。它不起眼,但作用重大。正是它為我們創造了真實感人的意境;是它讓我們在平淡中咀嚼著醇厚的含義;也正是它,讓我們觸摸到了真正詩人的形象。

3.在醉酒中看哲學

晉宋之交,玄學之風熾烈,大部分詩人都能談得上理。山水詩中的元素大多為後人所論,而同時發源的陶淵明山水田園詩也有不少論理之作,卻贏得了很高的聲譽。究其原因,是剛從玄言詩中分離出來的山水詩多以自然為理,道理在文字上是多余的;而陶的詩,則可以是有情有理,有情有理,無理有理。

除了筆墨之外,清晰合理,但形象中有道理。

蓋房子是人情,沒有車馬。問妳能做什麽?心遠非以自我為中心。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越來越好了,鳥也回來了。這話有道理,我都忘了想說什麽了。

第五部分喝酒

這首詩歌頌了鄉村生活的寧靜和閑適,突出了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心境。是陶詩歌中的名篇之壹。《心遠離自己》講了壹個深刻的哲理:心遠離世俗的束縛,所以即使在嘈雜的地方,也和住在偏僻的地方壹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形象地描述了“遠離家鄉”的整個意境。蘇軾稱贊這句話“境界與悟性”,是最美的東西。“山壹天比壹天好,鳥壹天比壹天回”進壹步豐富了詩人悠然見南山時的美妙意境。詩人夕陽映照下的南山,籠罩在壹片迷蒙的藍色薄霧中,越發奇妙神奇。暮色中,壹對小鳥壹起飛向森林中的鳥巢,寓意著詩人拋棄“以心為役”的官場,回歸鄉村的愉悅心情。最後兩句更是著名的哲學句子。吳起稱贊:“‘遠心’是文章之骨,‘真意’是文章之精。”確實如此。這首詩顯示了非凡的魅力,創造了深遠的意境。

《獨自在雨中飲酒》用深邃的筆觸,闡釋了壹種人生哲學:有生必有死,沒有神仙。“故舊贈酒為仙;盡量遠壹點,忘記天空。”天堂怎麽會到這裏?任真以前從未來過這裏。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事物之外的興趣。酒使詩處處流露出壹種醉態;詩人初飲美酒,胸中之情確實深遠,再飲之時,便忘了天的存在,達到了飄飄然的境界。

酒和詩人如影隨形,像鏡子壹樣折射出詩人的思想;酒與詩融為壹體,從某種意義上說,酒成為陶詩的靈魂。

四、酒與詩:酒助詩,詩含真意。

蘇東坡曾這樣評價陶淵明:“要做官就要做官,不可疑之;如果妳想被隱藏,妳就會被隱藏,而不是去找它。餓了就扣門要飯;吃飽了就用雞和小米迎客。“古今有智是真的。”人們重視真實,詩歌也是如此,詩歌來源於人們的真實,這是陶詩具有經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縱觀陶淵明的壹生,“真”字貫穿其壹生。而酒,他忠實的伴侶,壹直陪伴著詩人,直到他最後壹口氣。酒,在陶淵明的詩中,成為詩人性格的體現,融入詩人的詩中。酒助詩興,詩含真意。詩人以世人皆“醒”而我獨“醉”的狀態,抒寫自己的快樂和煩惱,描寫自己的現實生活,表現詩人挑戰虛偽、腐朽和黑暗現實的精神。

陶詩歌中散發出的酒的醇香,至今仍在啟迪著我們;這位詩人崇高非凡的精神必將永載史冊。

註意:

1,李白:《進酒》

2.曹操:《短歌行》

3.曹植:《名都篇》

4.劉義慶:《世說任新雨聲》

5.陶淵明:“感士不遇賦”

6.陶淵明:雜詩

7.朱光潛:《論詩》,第十三章,陶淵明。

8.蘇軾:與蘇轍的書

9.蘇軾:《苕溪魚藏從化》

10,蘇軾:東坡題跋

11,吳起:《六朝詩選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