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第壹單元是2004年8月教的
壹、單元內容
本單元選文全部圍繞“長征組歌”主題。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上驚天動地的壯舉,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多少文人墨客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對長征的感悟和贊美。
毛澤東的《七律長征》是詩歌創作史上不朽的傑作。56個字,滿載著長征路上的千難萬險,飽含著中國* * *產黨的種種壯誌豪情。它是中國革命的壯麗史詩,是中國詩歌寶庫中壹顆璀璨的明珠。這是革命和詩歌史上的壹個裏程碑。
《長征之歌》用10個不同的戰鬥和生活場景描繪了人民軍隊的光輝形象。
魯的《老山界》壹文,以細膩傳神的筆法,描寫了紅軍翻越長征第壹座艱險大山“老山界”的情景。
格拉斯從壹個普通士兵的角度塑造了周恩來的光輝形象。
長征以文學劇本的形式,反映了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長征途中的經歷,表現了他們的革命樂觀主義。
二,教學目標
1.了解紅軍長征的光輝業績和重大意義,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
2.了解不同風格作品表達同壹主題的壹般方法,感受紅軍指戰員高大的形象和豐富的內心世界。
3.熟記並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句子。
4、學會理清壹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把事情的起因、過程、結果寫清楚。
5.學習做壹個節目主持人,要有自信,有口才,有人脈,有服務意識。
三。教學時間安排(***14小時)
單元整體學習(1課時)
正文《七律長征》(1課時)
正文《長征組歌》二(1課時)
課文《嶗山邊界》(2課時)
課文草(2課時)
《長征》課文節選(2課時)
閱讀鑒賞(1課時)
寫作(3課時)
口語交流(1課時)
第三,教學設計
第壹節課單元整體學習(初級班)
教學
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註
1導入
想想看,妳知道紅軍長征的故事嗎?妳能給我們介紹壹下嗎?想
講述
。
2快速閱讀單元課文,完成兩項任務:
(1)本單元五篇課文從什麽角度講述了長征?
(2)能不能給每個人寫至少壹個單元教學目標?。
想
討論
寫作
目的是初步了解課文,激發興趣。
3 .明確單元學習任務:
請根據單元提示、課文練習和自己的經驗,明確本單元的主要學習任務。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集體討論,做到基本壹致。參見單元教學目標。
教學
自我檢查/反省
第二節課《七律長征》。
教學
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註
1導入
妳對長征了解多少?
老師補充了關於長征的內容。今天,我們將學習毛澤東寫的長征七法。
交換已有的信息,比如長征經過哪些省份,走了多少英裏。
通過老師的補充講解,進壹步加強對長征的理解。
2大聲朗讀課文
(1)老師讀全詩很標準,正字法發音。
(2)學生可以自由閱讀,體驗詩歌。
(3)教師指導背誦,引入四字學習。
法律-翻譯、閱讀、理解和背誦
翻譯:指疏通詩歌的主旨;閱讀:反復閱讀,揣摩味道;啟蒙:理解詩歌的內涵;朗誦: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大聲朗讀來再現作者的情感。
聽講座;
大聲朗讀;
掌握方法。
3研究課文
1.這首詩的重點在哪裏?這首詩表現了紅軍的什麽精神?。
2.“紅軍不怕遠征難。”探險“難”在哪裏?作者在這首詩中描繪了多少“難圖”?
3.首聯、駢聯、頸聯的結構關系是怎樣的?第壹個環節和最後壹個環節是什麽結構關系?
4.紅軍1935年6月攻占遵義,1935年5月搶過瀘定橋,巧渡大渡河,1935年6月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第壹座大雪山:金笳山脈。《顓頊令》和《誇烏蒙》是按時間順序寫的。頸聯的上下句為什麽不按時間順序寫?平行對聯和頸聯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
.5。8月21935,21,以為首的右翼軍在草原上出發,而以張為首的左翼軍南下,成立了新的中央委員會。賀龍、率領的二方面軍沒有開始長征是歷史事實,但為什麽作者在詩中說是“三軍之後”?
(“不怕”——革命英雄主義;“更多的歡樂”——革命樂觀主義。)
(躍過武陵,大步跨過烏蒙,巧渡金沙江,飛過瀘定橋,踏過岷山雪原。)
(總分與總分的關系,聯承“前山”,頸聯承“萬水”(總起總收,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的統壹)
轉聯。:誇張。項鏈:紀錄片。
“三軍”壹詞的使用充分表達了毛澤東對紅軍第二、第四軍的關心。
廣大指戰員的殷切希望和重托。
4拓展閱讀
二萬五千裏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上壹首壯麗的歌曲。毛澤東不僅寫長征來贊美它,而且在長征中寫了許多詩。請讀下面兩首詩,讓我們進壹步體會紅軍戰士無所畏懼、樂觀向上的革命精神。(用投影儀打出“清平樂?”六盤山,憶秦娥?婁山關》)
自由朗讀,有興趣可以背誦抄寫。
教學
自我檢查/反省
第三節課,有兩首長征歌曲。
教學
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註
1導入:重溫歷史,走進長征
師生誦讀七律長征,引入新課。
學生們可以自由朗讀兩首長征歌曲。
談四渡赤水河,穿越雪域草原的情況。
朗讀
學生可以自由朗讀
討論和交流
營造壹個感受長征的場景。
播放《四渡赤水》和《穿越雪山草地》的片段,讓學生感知歷史,體驗革命自豪感。
。
。
觀看剪輯
理解
3.聯系正文了解長征
(1)反復背誦和朗讀詩歌。
(2)設計問題,揣摩味道。
壹:妳能寫出這兩句歌詞的中心句嗎?
二:這兩句歌詞的前幾句都是三句話。妳知道為什麽嗎?。
背誦和閱讀
兩句歌詞的中心句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和“官兵同甘共苦,革命理想高於天”。
短句的特點是節奏緊張而短促。這裏短句的運用,凸顯了自然環境的惡劣和紅軍生存環境的艱難。
4.記歌詞唱長征
(1)播放視頻《長征組歌》,在音樂欣賞中欣賞歌詞。
(2)學會唱這兩首歌。
看
學習唱歌
..
5安排工作
完成問題練習2和3,並形成壹篇書面材料。
。
教學
自我檢查/反省
第四、五課時“老山街”
教學
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註
1創建場景:
如果半夜只能在高山上休息,路只有壹尺寬,壹翻就掉下懸崖,路上的石頭很不平整。睡覺的時候會有什麽感覺?組織學生交流。我們紅軍戰士在這樣的條件下過了壹夜,還是吃不飽。他們感覺如何?為什麽會這樣?讓我們壹起來看看課文。給我看看題目。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
2
總體感覺:
1.自由閱讀課文,用壹句話概括文章內容。
(模式:本文描述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2.毛主席“七律長征”的主題是“紅軍不怕遠征難,錢山只有閑”。想壹想,紅軍在翻越老山界時遇到了哪些困難?
3.紅軍在翻越老山界時遇到了“四難”。士兵的態度是什麽?試著從文章中選擇合適的句子。
4.為什麽紅軍戰士能表現出這樣的態度?結合自己的理解談談感受。學生仔細閱讀課文
自己找,自己劃。
寫啊寫。
互相交談
很清楚1,紅軍在長征途中越過老山邊界。
清除2號,3號,
(1)難走——沒有絲毫膽怯。
(2)難以入眠——郝毫無怨言。
(3)吃飯難——餓著肚子爬山。
(4)處境艱難——嘲笑敵機的無能。
3研究課文:
根據課文,完成紅軍爬山的簡短行軍圖,引導學生掌握根據時間變化和地點轉移描述壹個完整事物的方法。學生們展示圖紙,互相交流評論,談論作者把寫作的重點放在哪裏,很有意義。
4拓展訓練:
拿起亮點,做模仿練習。
(1)例:寫無聲,可以用無聲寫無聲,也可以用有聲寫無聲。文中不僅說“寂靜”,還說“耳中有不可預知的聲音”,用的是壹般聽不見的聲音;因為聽到了平時聽不到的聲音,說明真的很安靜。練習:妳在生活中有過這種感覺嗎?試著用壹兩百個字來寫,並練習使用隱喻。
寫壹寫
說出來。
發表評論
5安排工作
摘錄並背誦課文中優美的段落。
教學
自我檢查/反省
第六課“草”
教學
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註
1創建場景:
同學們,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幾棵不起眼的小草,滾著晶瑩的露珠,充滿了頑強的生命力,卻也威脅著紅軍戰士的生命。
聽課
講述以紅軍過草地為內容的長征故事,如紀念碑、金鉤等。
2整體感知:
1.快速閱讀課文,在妳認為不熟悉的單詞下面劃線。
2.復習課文,用壹句話概括全文。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規劃,然後分組交流補充。不壹定要統壹
3讀課文:
我們在閱讀這樣的文章時,壹方面要理解所描述的事件,另壹方面要註意閱讀文章要凝練自然的語言,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字裏行間所包含的感情、道理、意義和味道。請選擇壹兩句話來分析。
(1),(他的)語氣中透露著濃濃的感情:“長大後,妳會想起這些草,會認識它們;妳會看到:正是因為我們吃草,我們才強大,才取得了勝利!”
(2)周副院長舉起野菜看了看。他慢慢地把它放進嘴裏...幹裂的嘴唇緊閉著,濃密的胡須不停地抖動,壹雙濃眉漸漸收緊。
(3)小說結尾說:“他生病以來第壹次笑得這麽開心。”妳說周副院長為什麽“笑得那麽開心”?
學生活動,交流評價。
兩個“會”強調了年輕壹代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的必要性,強調了革命精神和革命意誌對於壯大隊伍、戰勝敵人的重要性。
這句話充分顯示了周副主席作為紅軍的革命領袖,盡管身患重病,不顧個人安危,對紅軍戰士的生命健康高度關註,對革命大業高度負責,無比忠誠的高尚品質和非凡氣度。
周副主席“笑得好開心”,因為他聽到了警衛員對小衛生員說的話,他很高興戰士們受到了革命傳統教育。要註意語言的有序完整,表達的準確清晰,欣賞的具體。
4經驗發展:
看完文章,妳是否意識到是什麽原因使紅軍在黨的領導下戰勝困難,取得長征和中國革命的勝利?學生討論
5項任務:
(1)學習這篇文章後,妳得到了什麽啟發?
(2)想想主人公在妳心目中的形象?應該聯系到文本,從文本到現實生活。
教學
自我檢查/反省
第七課“草”
教學
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註
1看正文說英雄:
讀課文。文中的主人公都有哪些特點和性格?
總結:同樣的紅軍戰士,同樣的破衣服,同樣的錚錚鐵骨。
性格小貼士:從不同的動作和語言。課堂交流
因為個人感受不同,允許有不同的理解,學生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然後總結。
2品味細節,認識英雄:
對事業忠誠,對戰友熱情無私的幫助,對革命前途充滿信心。這些革命者的精神面貌是通過細節表現出來的。請從文章中找出相關細節,並加以欣賞。
我最佩服的壹個細節是:———————,理由是:————。
學生查閱字典來理解細節描述的意思。然後學生在課文中尋找細節。給出妳的理由。
三
遷移和擴展單詞hero:
什麽樣的人是英雄?結合課外積累談談妳心目中的英雄。
總而言之,英雄就是男人。
有人說,當今時代是壹個沒有英雄的時代,大多數人崇拜的是媒體偶像。妳同意這句話嗎?說說妳的理解。
各抒己見
聽起來很合理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4播放並閱讀劇本。現在英雄來了:
在壹個小組中,幾個學生選擇文章中最喜歡的部分,表演長征。鼓勵學生加強對文章的整體理解,更深入地理解課文。提高學生的口語交流和合作能力。
5項任務:
1,寫壹個表演後的感受。
(1)聯系正文。(2)說出自己的真實經歷。(3)字數不少於300字。
教學
自我檢查/反省
第八、九課時《長征》節選
教學
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註
1創建上下文感知文本
用壹句話表達感知到的環境氛圍:這個不錯
故事。讀課文
填寫答案。
2..再讀壹遍課文..理清妳的思緒:
讓學生分別用小標題概括文章的四個場景。
啟發學生理解文本是根據場景的變換而清晰地分為四個部分,並隨著人物的對話、動作和事件的發生發展而壹步步推動情節向前發展。鼓勵學生用準確簡潔的語言概括課文各部分的主要內容,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
3.首先,選擇壹個場景並創建壹個腳本。
1.文中選了四個場景。哪個場景最讓妳感動,為什麽?
2.選擇自己喜歡的場景,組織誌同道合的同學,準備下節課表演。
第二,分組按照分工表演自己的劇本。
結合課文,多角度評價各組的表現。。
因為個人感受不同,允許有不同的理解,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感受。
學生讀課文,結合自己的理解,重新加工劇本,老師會巡回指導。
..
4.首先播放長征的片段。(第22集)
引導學生對比電視劇,進壹步對比差距,反思自己的表現。
第二,引導和總結電視文學劇本的壹般特征。學生。看好了。
反思。表演
掌握電視文學劇本的壹般特征。
5討論、擴展和延伸
學完這支部隊,妳對紅軍長征有哪些深入的了解?妳認為紅軍戰士能在惡劣的環境下取得長征勝利的主要原因是什麽?除了在這支部隊學到的東西,妳最想了解的紅軍長征史是什麽?妳怎麽知道妳想知道什麽?妳覺得這五篇課文怎麽樣?可以寫壹篇短文談談自己的理解嗎?學生認為。
討論和歸納
完成作文
教學
自我檢查/反省
第十節課,閱讀欣賞《詩人領袖》,復習七律長征。
..
教學
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註
1指導學生查閱資料,了解寫作背景。學生交流
2
要求大聲朗讀,舉辦朗讀比賽。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求學生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反復朗讀後逐步加深對這首詩的主要內容和藝術特色的理解。
3 .
1.七法長征引導學生收集毛澤東詩詞。
第二,組織討論
詩的最後壹句“亮東方”是什麽意思?這個怎麽樣?
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並互相交流。
比較壹下,看誰收的快,收的多。
。
師生用歸納法討論* * *問題。
。
。。
教學
自我檢查/反省
第十壹、十二、十三課時的單元作文
教學
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註
第壹課。準備:
2、1,組織學生自己“把壹件事情的起因、過程、結果寫清楚”。
3.2.口頭完成練習2:講壹個關於我的故事。
4.(2)寫作:
5、1,提供參考題目:“關於我的壹個故事”,或者“我們班的新鮮事”等。學生可以自己討論。
6,2,明確寫作要求,學生寫作。
閱讀、思考和交談。
第二節課是寫作練習,自我評價,展示評價和批改的標準和要求,小組內互相交流和批改。寫作,自我評價
第三課7、互評,作文評價,師生互動評價批改作文,好文章推薦。互相評價,聽,讀。
教學
自我檢查/反省
第14課口頭交流——做壹名主持人
教學
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註
1指導學生收集壹些著名主持人的主持節目,與學生交流。
2要求:學做節目主持人,自信,能言善辯。能夠發揮自己的特長,大方自然。學生參與並選出最好的選手。
3 (1)引導學生自學成為口語交際中的主持人;
(二)、播出央視《挑戰主持人》或其他著名主持人主持的欄目;
(三),創設情景
如果妳是壹個“走近妳我他”的主持人。
學生可以默讀,不動聲色。也可以使用圓形和圓點筆畫。
互相交流,說說自學的心得。
結合電視加深對主持人要求的體驗,交流經驗。
扮演角色,互相評價。
如果妳是《我訴說我的煩惱》節目的主持人,請完成連詞,並在課堂上互相交流評價。
教學
自我檢查/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