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作文,但我不喜歡日記。作文裏有話題,多是“我的老師”“我的媽媽”等。寫的人和事都是我熟悉的,可以“得心應手”。對壹個小學生來說,不僅每天寫日記很難,寫日記的內容也很難。我當時的日記也差不多,壹直是這樣的:“早上背著書包去上學,路上看到兩只狗在打架。我看了壹會兒,就去上學了。”日期、天氣、風向等。應該填在日記之前。日期和天氣很容易填寫。風向呢?我只是抓壹把沙子撒在空中,然後填上“東”或者“東南”。因為不了解日記的作用,觀察不到生活,所以小學的時候壹直把日記當成負擔。其實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對於積累生活,練習寫作都是有幫助的。現在小學采用不定期的“日記”,給小學生壹些思考的空間,是適合他們的做法。
雖然喜歡作文,但是粗心大意,裏面經常有錯別字,到現在也沒有徹底改正。記得我的壹篇作文被老師選中,貼在教室後墻上“示範”,但作文裏有壹個很大的字,就是對眼睛有害的“有害”二字(眼睛局部紅腫發炎),被認為與眼睛有關,於是在旁邊加了“盲”字。“我傷了眼睛”,成了“瞎子”。老師沒看到。同學們知道了展覽的事,都笑我:“妳眼睛不是好好的嗎?”瞎了怎麽說?”“以後咱們就叫他‘孫瞎子’吧。“我氣得跑到教室後墻,把作文撕了下來。——粗心害死人!我小學畢業那年,是家鄉解放前夕。我輟學了,那年我才十三歲。家裏有四畝三分地。秋天來了,爸爸買了壹頭小黑驢,讓我去割草餵它。小黑驢的皮毛像黑緞子,但它的四個蹄子是白色的。我給它起了個綽號叫“站在雪中”。我很高興每天背誦姬子和割草。有時候割草累了在樹蔭下乘涼,看到壹群群學生放學回家,我會覺得羨慕。那些學生胸前戴著三角形的校徽,讓我想起了學習的欲望,於是他們不停地劃水”?“用鏟子在沙子裏。.....家鄉解放後,我又想上六年級了。我爸媽同意了,我去學校,校長回答,考壹個吧。有壹天,我興沖沖地走進教導處,那是三個大廳。指導主任讓我坐在壹張桌子前,以“壹件難忘的事”為題寫壹篇作文。看到這個題目,我立刻想到了我心愛的小黑驢《站在雪中》淮海戰役打響後不久,國民黨反動軍隊從徐州撤退,路過他們的家鄉,不僅到處抓人帶路,還搶劫老百姓的財產。家鄉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那是壹個寒冷而可怕的夜晚。幾個反動派的敗兵闖進我家,把小黑驢抓走了...這是我永遠不會忘記的事情。我伏在書桌上,飛快地寫著。教導處的老師和學生進進出出,特別是下課的時候。但是我壹點感覺都沒有,好像壹個人坐在三個房間裏。我完全沈浸在故事裏,像壹個演員進入角色。壹會兒驚恐,壹會兒憤慨,壹會兒痛苦,感情隨著劇情的發展瞬息萬變,我幾乎控制不住自己,壹口氣寫下了壹件刻骨銘心的事。這個時候放學了,只有院長在房間裏等我。第二天,我被通知入學。
這篇作文也成了我難忘的壹件事。
雖然我當時不懂文章實踐的理論,但我知道我必須帶著感情寫壹些我熟悉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