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廣大的附中怎麽樣?

廣大的附中怎麽樣?

廣州大學附屬中學

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評估自評報告

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創建於1950。是廣東省首批省級中學,廣州市重點中學。其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五兵團幹部子弟學校”,由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五兵團司令員洪學智將軍創建於1950。1956,更名為“廣州市八壹中學”;文革期間更名為“廣州市第五十三中學”;1981,轉制為“廣州師範學院附屬中學”;2000年更名為“廣州大學附屬中學”。65438-0994學校通過廣東省教育廳評估驗收,成為廣東省首批省級學校。學校現有55個教學班(含初中),學生2900余人,教職工200余人。學校聚集了壹支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專任教師171人,特級教師和高級教師61人,研究生學歷教師19人,占46.8%。學校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根本,以教學為中心,紮實推進課程改革實驗,加強教學管理,規範教學行為,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保障。近十年來,學校教學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在社會上享有較高聲譽。

我校的教學水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壹,教學管理

1,“以學生為本,與時俱進”,樹立鮮明的辦學理念。

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在長達57年的辦學實踐中,經過幾代人的努力,逐步探索出了獨具特色的發展道路和辦學思路。“以學生為本,與時俱進,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的辦學理念是我們在深刻理解教育規律和時代特征的基礎上確立的,它突出了“優”(優秀的教學質量和校風)和“新”(新的辦學理念)。為了實現這壹辦學理念和培養目標,我們根據高中新課程標準和“以學生為本,與時俱進”的辦學理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理念,即“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本,面向全體“為了踐行這壹教學理念,我們積極營造“平等、和諧、健康”的教育環境:我們構建了“啟發、互動、自主、合作、探究、創新”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夯實基礎。在教學過程中註重實踐,培養能力,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根據學校的教學理念,通過師生的廣泛實踐,我校逐漸形成了“啟發、互動、自主、合作、探究、創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強調啟發式教學的運用,努力實踐互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探究、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鼓勵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真正落實我們的辦學目標和理念,不斷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

2.貫徹新課程理念,制定符合新課程要求的教學管理制度。

學校制定了《廣大附中課堂教學規範》、《廣大附中教師教學事故責任追究制度》、《教師教學業務考核規定》、《新教師培訓制度》等壹系列規章制度。根據《廣東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學校教學管理意見》要求,建立符合新課程要求的學生選課指導管理制度、學分認定和學籍管理制度、崗位責任和學科考核評價制度,學生選課、學籍管理和學分認定有章可循。教師考核評價由教師自我評價,結合學科組評價、校領導評價和學生民主評價形成,促進教師反思自身教學,不斷提高教師職業道德和專業水平。

3.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實驗,重視校本課程的研究與開發。

學校制定了面向全校廣大附中的課程發展規劃,從課程改革、發展規劃、實施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和發展目標,創造性地實施國家課程,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選修課程。課程內容體現學校的特色和優勢,滿足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化需求。比如學校開設的綜合實踐課程,對學生有很強的吸引力,參與人數達到100%。學校成立了課程改革領導小組,由校長鄧雲舟擔任組長。副校長於任副組長,組員包括學校各系主任、學科負責人和教師。他們負責課程研究與實施、學生綜合評價、教師安排、教室配置、後勤供應保障等。校長、教師、學生和家長有效參與課程建設和學校管理,建立科學民主的課程決策機制,保證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在課程設計方面,立足我校實際,按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的要求,突出高中學生的主體性、差異性和潛能性特點,建立有特色、有活力、有利於促進學生發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課程設計與實施新體系。目前已開設必修、選修基礎課和體育、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音樂、美術等非高考科目,所有課程均按課改要求設置。整個課程體系體現了“重基礎、多樣化、層次性、選擇性、綜合性”的特點,努力培養學生的自主選擇、主動學習和創新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新課改實施以來,學校開設了三類校本課程,即特色課程、競賽課程和活動課程。美術組等特色課程在高壹、高二年級開設“鑒賞與繪畫”模塊教學,充分發揮學生各自的個性和特長,培養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讓學生全方位感受和體驗藝術,體育組利用教師自身的專業特點,在學生的選修課和活動課中開設了“三人籃球”、“體育舞蹈”、“定向運動”等新的運動項目。隨著教學內容的整合,英語部分為學生提供了“中國之旅”、“英語寫作”、“語法練習”和“英語電影欣賞”。語文學科組以“我的未來不是夢”為主題,引導學生關註、探索、思考人與自然、社會的關系,並開設了化學博士論壇、身邊的化學、我與化學、家庭化學實驗100秒等,極大地豐富了他們。“競賽班”如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體育、英語、語文等學科。每學期有數十門校本課程,編寫出版了數十種語文、數學、英語、生物、物理、化學、政治、歷史、美術、地理等學科的校本教材,開發了人文學科的課程拓展校本課程,滿足學生開闊知識視野、培養學生興趣、充分體現學校人文特色的需求。比如我們開發的文科課程有:中國古代文化知識、中國詩歌史概述、附中人文環境、黃花路的昨天和今天、電影藝術欣賞等。這些校本課程允許學生自主選擇,滿足他們的不同需求,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起到良好的作用。它為學生的選擇性、發展性和創造性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活動課豐富多彩;學校每年都舉辦科技節、藝術節、合唱節、運動會和各種球類比賽。本學年,我校還成功舉辦了首屆廣大附中數學文化節,充分展示了學生的才華和能力。三七社、橋牌社、車模社、英語社、影視藝術社、機器人社、文學社、武術社等社團活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二、教學保證

1.繼承軍隊光榮傳統,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

學校把教師專業發展作為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堅持“全面培養、選擇性引進、優化組合、超前培養”的原則,始終高度重視教師職業道德培養,牢牢把握“塑造良好職業道德、提升專業水平、維護教師權益”這壹主題,努力培養和造就壹支具有現代教育理念、愛崗敬業、以教學為榮、有教學專長、有科研能力的高素質隊伍。學校213名在職教職工中,專任教師171人,特級教師和高級教師61人,研究生學歷教師19人,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全市各學科帶頭人35人。

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我們也建立了壹套促進教師發展的規章制度。用制度激勵教師發展,重視以情感為紐帶,用高尚的精神感染人,用真實的案例教育人,用真摯的感情團結全體教職工,欣賞和關愛教師,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同時,學校還完善了教師梯度培養制度,建立了“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青年骨幹教師”培養計劃。教師是學校的基礎。樹立以教學為學校中心的理念,必須把教師放在學校工作的首位。學校對優秀教師給予優待,在教師職稱評聘、優秀教師評聘、初任教師評聘、實地考察等方面優先考慮對學校有貢獻的教師。學校不僅在物質獎勵上傾斜,還在精神上大張旗鼓地宣傳優秀教師的事跡,每兩年進行壹次“十佳教師”、“十佳班主任”的評選。在評價方面,有不同的等級,如“特別貢獻獎”、“優秀員工”、“教學新秀”等。,從而有效地“營造健康氛圍”和“以身作則”,讓有能力、有貢獻的教師昂首挺胸,規規矩矩。讓每壹個老師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是有用的,自己的才能是可以展示的,自己的工作是可以掙錢的,自己的工作是可以得到回報的,這樣才能勤奮地、創造性地工作。近年來,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和示範高中建設的需要,我校制定了“三級人才培養工程”,即新教師實施“園丁工程”,通過師徒結對培養;青年教師實施“青年骨幹教師培訓工程”;資深教師實施“學科帶頭人培養工程”,不斷優化師資隊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通過各種專業培訓,我校教師隊伍結構得到優化,已有19名教師獲得研究生學歷,初步建立了壹支結構合理、業務過硬、師德高尚的教師隊伍,贏得了學生和家長的信任。擁有特級教師1人,省教育專家4人,廣州市名師1人,市級骨幹教師16人,省市級教學界新秀教師10人,廣州市語文、英語、數學十佳教師6人,市、區中心教研組成員30余人。

2.充分發揮教學科研的主導作用,推動教學水平再上新臺階。

學校把加強教師教育科研作為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通過邀請教育專家做輔導報告,拓寬教師視野,促進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真正做到“在教學中學習,在研究中教學”。近年來,我們邀請了壹批著名高校的校長、教育專家、特級教師來校講學,其中包括華東師範大學的霍、應俊峰教授,廣州大學的、華南師範大學的郭教授,拓寬了教師對“新課改”總體思路和內容的理解。

同時,學校還結合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開展“近距離”的教學研討。我校鄧雲洲校長通過“分析身邊案例,選擇科研課題”專題講座,以我校教師遇到的問題和正在進行的研究為例,通過案例分析,幫助教師了解和掌握結合教學實踐進行科研的方法,即在教學困惑中尋找立足點,在實際問題中尋找突破點,在學科特色中尋找突破點,在成功經驗中尋找升華點,在教育發展趨勢中尋找聯結點,在教育理論中尋找聯結點。

近年來,學校每學年都召開以系領導、學科備課負責人為主體的教學論文交流會,在學科、備課組之間相互學習管理經驗和教學經驗,編輯出版了《廣泛教學論文集》。

幾年來,近百名教師參加了市、區級以上公共教學展演活動,承擔了100多節觀摩課,在學校開展了各種主題教學研討活動。

2003年“打開教學之門”活動是我校的壹次全市性教學研討會。它的目的不是展示和示範,而是請求教導。希望借助專家和同行的優勢,為我們的老師,尤其是青年老師開壹個“專家門診”。

2004年的“學習”?研究?培養人才”,通過“課堂教學討論”、“教風展示”、“教學成果征集”、“科研論文交流”等壹系列活動,探索“學做研究型教師,培養研究型學生”之路。

2005年,啟動了壹個研究項目。合作?發展”為主題的教學研討活動,把新的教育理念貫穿於教學改革的全過程,通過在課堂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體現教與學的互動效果。

2006年舉辦了“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師角色與教學行為”研討會,指出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角色特征的變化必然導致教師教學行為的變化。課堂教學不僅要傳授基本知識和技能,還要引導學生體驗學習過程,獲得學習方法,培養實踐能力,激發創新精神。

各教研組結合教學中急需解決的問題,組織教師進行攻關。數學教研組進行“分層教學”研究,化學教研組進行“改進實驗教學”研究,外語教研組進行“擁抱外語世界”教學活動,體育教研組進行“選修課教學”研究。這些學科的教研活動緊密聯系教學實踐,既提高了教師的素質,又有利於成果轉化,真正惠及廣大學生。

根據辦學和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校本培訓,包括課程培訓、教育教學研究培訓、教育科研培訓和專題講座。目前開設了《師生交流的藝術》、《有效教學討論》、《如何提高學習效率》、《人生準備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新課改的引入》、《FLASH動畫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等自訓課程和項目。這種校本培訓有利於培訓內容和方式的要求與個人需求相結合,有利於教師發展的長遠目標與短期需求相結合,有利於教育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對提高我校教師的整體素質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

近三年來,我校教師共獲得國家、省、市各級獎勵214項,出版編輯著作30余種,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目前,學校已承擔國家級課題3項,省級課題2項,市級課題20項,各級教育學會20多個。

3、完善教學基礎,嚴格按照新課程要求配備先進的教學設施和設備。

學校現在校園布局合理,教育教學設施齊全先進。校園占地面積26695平方米(不含在建大學城高中校區),生均面積10.68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35190平方米,生均14.08平方米;綠化占地面積16017平方米,綠化面積達到校園面積的60%以上。教學區、圖書館區、運動區、生活區布局合理。九層教學樓配有先進的教學設施,功能齊全,完全符合新課程標準。學校設有網絡中心、監控中心、電視制播中心、微機室、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多媒體實驗室、地理歷史專用室、天文館、物理化學生物探究實驗室、機器人室。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的開放率達到100%。圖書館設有電子閱覽室和圖書室,藏書139529冊,生均53.8冊,各類教學參考工具書64302冊,各類視聽資料4327件,計算機教學軟件數量和種類能滿足教學需要。閱覽室全天對學生開放。體育設施齊全,有200米環形跑道和遊泳池。體育博物館裏有乒乓球場、排球場、籃球場、體育館、輕型網球場等等。為加強校園信息化建設,學校建設了千兆主幹校園網,建立了教育教學信息資源庫和現代化辦公管理系統。所有教室均配備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平臺,校園網與廣州基礎教育網聯網,全面應用於教學管理、教師備課、課堂教學、學生學習等教學環節。每個老師配備壹臺筆記本電腦,每個學科組辦公室配備壹臺臺式電腦。計算機網絡教室全天對學生開放。

第三,教學過程

1.關註常規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學校建立健全了校長、教務處、系級組、備課組四級教學管理體系,在教學實施中積極發揮重要作用。常規教學的正常運行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每學期開學時,指導辦要求科學部組織教師學習中學教學總要求和學校職責,通過集體討論研究,制定科學部和備課組學期工作計劃。各科、各小組充分發揮備課組長的組織作用,加強集體備課,認真做好記錄。教務處定期檢查“分科組活動記錄表”和“備課組活動記錄表”。很多備課組使用電腦備課,實現了網上資源共享,提高了效率。壹些老師還編寫了大量的電子教案和課件。考試方面,我校參加了廣州中學“十校”學期聯考。通過閱卷與分析、與兄弟學校的溝通與反饋,分年級檢查各科課堂教學質量,有效促進了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導處每年組織骨幹教師和本學科教師聽高中畢業班教師的課。課後由學科組評課,並將評課結果上報學校。每學期學校組織壹次全校性的評教活動,對優秀備課組進行表彰獎勵。

2.建立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我校認真貫徹新課程理念,根據《廣東省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建立並實施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全面考察學生學習情況,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專門制定了《廣大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表》和《學生學習記錄表》,既註重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又註重對教學過程的管理和評價。完善學生的《成長記錄手冊》,不斷收集學生發展過程中的信息,將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合作能力、作業質量作為評價指標。新的評價體系關註學生的差異和不同的發展需求。各學科教學評估按省制定的計劃和標準進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根據自身學科特點積極開展過程性評價。根據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知識技能、探索與實踐能力、合作、交流與分享等壹個或多個方面進行描述,判斷學生當前的學習狀態。根據學生的基礎,指出學生的發展變化,他們的優勢和不足,並在此基礎上提出具體合理的改進學生學習的建議。在教師評價方面,要樹立促進教師專業水平不斷提高的評價理念。評價教師的表現,不僅要看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考試成績,還要看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教師的專業發展。我們采用其他評價與自我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法。通過自我評價,促進教師反思和改進,通過質的評價,實現“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我們還建立了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打破了傳統的只關註教師課堂行為而忽視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的課堂評價模式,引導學生參與課堂評價,讓教師的教學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服務。每學年由學生填寫“學生評價問卷”對教師的教學滿意度進行評價,每學期召開各班長、學習委員和部分學生代表座談會,對本班級教師的教育教學進行評價,提出意見和建議,學校將及時反饋給教師。

3、“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本”,構建立體化、多元化的德育平臺。

學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領導小組,以校長為組長,政教處為主要任務,團委為輔助,年級組長和班主任為骨幹,全體教職員工均為德育工作者。學校每年都會召開班主任工作研討會和德育論文專題交流會。我校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五兵團幹部子弟學校”,師生長期受解放軍優良作風的影響。因此,50多年來,我們壹直秉承“紀律嚴明、作風高尚、不怕困難、積極向上”的優秀辦學傳統;“好校風”已成為我校的金字招牌,在社會上享有良好聲譽。

在長期的德育實踐中,學校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育人為追求,確立了“品行端莊、人格健全、誠實守法、充滿理想”的德育目標,形成了以活動為教育載體的德育模式,強調“知、情、意、行”相結合,將德育目標落實分解到各種活動中,提高了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為構建科學有效的德育工作模式,我們要求德育工作隊伍具備“愛心、熱情、耐心、細心、關愛”五心,每年根據德育工作實際情況對德育工作隊伍進行專業培訓,逐步建立壹支德才兼備、有活力、有戰鬥力的德育工作隊伍。

我校的德育模式是以三個“三位壹體”為基礎的。壹是構建了“社會、家庭、學校”三位壹體的網絡。學校成立家長委員會,定期溝通,成立家長學校,定期邀請專家講課,建設各種校外社會實踐基地。老師和學生經常深入社區和孤兒院奉獻愛心和做好事。各省市的許多媒體都報道和宣傳了我們全方位、多層次的德育工作。二是實施“親情、友情、愛情”教育。通過家庭教育培養學生的禮貌和感恩,通過友誼教育培養學生的溝通協調能力和集體榮譽感,通過愛心教育滲透青少年健康知識,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三是通過“三個渠道”,即校園文化、學生社團和專項活動,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我們每月舉辦壹次“博士論壇”,邀請專家學者為學生做專題講座。這壹舉措得到了廣州八家媒體的充分肯定,都給予了高度關註,學生的參與熱情也很高。學生自己組織的“校園DJ大賽”也成為了學校壹道亮麗的風景線。學生社團活動在我校全面開展,如動漫社、攝影社、華影社、天文社、管樂隊、街舞社等等。我們學校的合唱隊和舞蹈隊連年獲得廣州市壹等獎,合唱隊還應邀在星海音樂廳作榮譽報告演出。學校朗誦隊獲得“廣州市首屆古詩詞朗誦比賽”特等獎。為搭建多元化的校園文化平臺,我們設立了“壹站壹報壹室”——學生電視臺、校園廣播站、附中校報、心理咨詢室,成為營造校園德育氛圍的重要文化平臺。

通過“三制、三制”德育網絡的構建,我校德育工作呈現出全新的局面,形成了獨特的品牌。《守望精神家園》、《成長的聲音》等德育研究成果已正式出版。近年來,我校師生犯罪率為零,學生德育評估平均優秀率達99%以上,後進生平均轉化率達96%以上。

第四,教學效果

1,適度減輕課業負擔,穩步提升教學效果。

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學校嚴格規定基礎年級布置作業的時間;語文、數學、英語科目不超過40分鐘,其他科目不超過20分鐘。合理控制學生的學業焦慮,減少考試次數和科目,不占用體育活動的時間和場所,讓學生每天都有壹節活動課。學校還積極營造輕松愉快的校園文化氛圍,在走廊和教室設置名言警句和警示牌,在教學區、圖書館和生活區設置多個宣傳櫥窗,定期展示學校教育教學成果、校園活動壹瞥和國內外最新重大事件。學校電視臺、廣播電臺每天定時播放新聞和學生稿件,整個校園充滿青春活力,有效緩解了學生緊張學習帶來的心理壓力,促進了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我校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學校的各項工作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教育教學科研成果豐碩,學生對齊飛進行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近年來,高中畢業會考和各科考試成績均居廣州前列。高考獲得廣州市高中畢業班特等獎或壹等獎16年。2003年,我們的高考實現了歷史的突破。重點大學上線率達到56.1%,本科上線率達到95.5%。3名同學800分以上,78名同學700分以上。其中,範艷以高分考入北京大學;小隋軍以總分868創下學校紀錄,以892的好成績獲得全省綜合科目和單科第二名。近三年高考,我們克服了擴招和生源質量下降等不利因素。三年畢業人數超過85%,本科重點線畢業人數超過33%。每年高考排名全省100的人數都超過了20人。有關詳細信息,請參見下表:

2005-2007年高考網上情況

年數和人數

本科比本科多100%

100%的本科課程

b百分比備註

2005 403 142 35.24 3 18 78.91 343 85.11總分700以上的有31人,單科800以上的有8人。

2006 578 140 24.22 371 64.19 448 77.51總分700以上的有35人,單科800以上的有7人。

2007 530 141 26.60 353 66.60 448 84.53 43總分605分以上的人。

2.綜合實踐活動取得豐碩成果。

我校綜合實踐課程豐富多彩,成立了59個活動小組,充分開發了學生的才能和潛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近年來,學生在各種學科和競賽中獲得國家、省、市級獎勵384項。我們學校在2007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萬子霖等同學分別獲得壹等獎1,二等獎2,三等獎1。我校獲得2007年“WRO世界奧林匹克機器人大賽中國區選拔賽”(廣州南沙)初中組步行機器人越野障礙賽壹等獎(2項);並於2007年在國家體育總局舉辦的“全國車輛模型錦標賽”中分別獲得第六名、第七名和第八名。我們學校的合唱隊和舞蹈隊連年獲得廣州市壹等獎,合唱隊還應邀在星海音樂廳作榮譽報告演出。學校朗誦隊獲得“廣州市首屆古詩詞朗誦比賽”特等獎。我校大力倡導健康第壹的理念,非常重視群眾體育工作。師生在業余時間參加體育鍛煉已經成為壹種普遍的做法。學校羽毛球隊、田徑隊、籃球隊、排球隊多次在省市各類比賽中取得好成績。

我校絕大多數學生舉止優雅,行為端莊,修養好,能力強,素質高,在社會上樹立了良好的形象。我校派往多所高校的學生也獲得了很高的評價。高校認為他們素質好,能力強,很多學生在高校擔任了各級學生幹部。這與他們的母校為他們的終身發展奠定了全面的基礎密切相關。

動詞 (verb的縮寫)存在的問題和努力方向

示範高中建設的過程是辦學理念的升華過程。在示範高中建設過程中,我們深知自己肩負著“引領”、“規範”、“輻射”的使命。近年來,雖然我校在辦學條件、學校管理、教育科研、教學改革和文化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仍存在壹些問題,主要包括:

1.大學城新校區尚未建成,目前校區占地面積較小,導致高中和初中無法分開辦學,學生活動場地和體育設施缺乏。

2.辦學特色不夠鮮明,教育科研能力有待進壹步加強和提高,以達到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壹定影響和知名度的目標。

3.我們學校在全國、全省都沒有足夠有影響力的老師。

未來的發展方向是:繼續爭取廣州市政府、市教育局、廣州大學等上級部門的支持,按照國家示範性高中的目標,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大學城新校區建設,進壹步改善辦學條件,增強辦學實力。通過“走出去”、“請進來”、“重實踐”、“抓研究”等方式,進壹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強教育研究,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進壹步探索新課程下教育教學和管理的有效新途徑和新模式。在“以學生為本,與時俱進”的辦學理念指導下,不斷加強與省市姐妹學校和國外友好教育機構的合作與交流,將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建設成為示範性突出、輻射力強的優質基礎教育基地。

按照《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評估指標體系》的要求,我們對三年來的教學工作進行了全面、認真、客觀的自評。自評結果為:教學管理24.5分,教學保障25分,教學過程24分,教學效果25分,自評總分98.5分。在此基礎上,我們認為我校已達到《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評估方案(試行)》規定的“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的條件,現向廣東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申報,請專家和領導進行評估。

廣州大學附屬中學

2008年6月5438日+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