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的經驗來看,推薦《山外》,很適合探索未來大學畢業,基調比較明朗。
還有壹個推薦的《沒有走過的路》,比較深刻,有生活經驗的人會比較喜歡。劉慈欣,著名科幻作家,曾獲雨果獎“科幻界的諾貝爾獎”,他的小說《球狀閃電》中多次被引用,這是幾位科學家的座右銘。劉本人非常喜歡這首詩,並在壹次中秋詩會上親自朗誦。
後面的《山之外》和《沒有選擇的路》則完整呈現:
在王家新山的另壹邊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常常躺在窗前做白日夢-
山那邊是什麽?
我媽媽告訴我:大海
哦,那是山那邊的海嗎?
所以,懷著壹個秘密的願望
有壹天,我終於爬到了那座山的山頂。
然而,我差點哭著回來-
山的另壹邊,還是山。
山那邊的山上,有壹張鐵青的臉。
給我的幻想打零分!
媽媽,大海呢?
山那邊,是海!
是用信仰凝聚的海。
今天,我沒想到。
壹顆從小漂浮的種子
但它在我心裏紮了根。
是的,我壹次又壹次的失望。
當我爬到誘惑我的山頂時
但我壹次又壹次的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為我聽到大海仍在遠處向我呼喊-
雪白的潮水每晚都來。
壹次又壹次浸濕我幹枯的心...
山的那壹邊,是海嗎?
是啊!
人們,請相信-
翻過無數座大山之後。
在壹次又壹次克服失望之後
妳最終會爬上這樣的山頂。
翻過這座山,就是大海。
這是壹個全新的世界。
瞬間點亮妳的雙眼...
《羅伯特·弗羅斯特沒有選擇的路》,顧譯
黃色的森林裏分出兩條路,
不幸的是,我不能同時參與,
我在那個十字路口站了很久,
我看著壹條我能看到的路,
直到消失在叢林深處。
但我選擇了另壹條路,
它郁郁蔥蔥而又孤獨,
顯得更有魅力,更漂亮;
盡管在這條道路上,
很少留下旅行者的足跡。
那天早上樹葉落了壹地,
兩條路都沒有被腳印汙染。
哦,留條路改天見吧!
但我知道這條路沒有盡頭,
恐怕回不去了。
也許幾年後,在某個地方,
我會輕聲嘆息,回顧過去:
兩條路在森林裏分岔,
我選擇了人跡罕至的壹個,
從此決定了我的人生道路。
《致朋友》汪國真
不要站起來
以免摔倒
而且
我們要去環遊世界。
這次墜落是壹個紀念。
紀念是壹朵溫暖的花。
尋找太陽、月亮和星星
什麽是跋涉?春夏秋冬?
我們只是牽著手。
走,走,走
妳說當妳看到大海的時候,
妳會笑得很舒服。
是啊是啊。
我們的笑聲能托住雲彩。
但是,我不知道。
當我們想笑的時候
是能還是不能
但我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