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和央視女記者車禍身亡的男人是誰~姓名~工作單位。

和央視女記者車禍身亡的男人是誰~姓名~工作單位。

連日來,曾的名字頻頻出現在全國各大網絡和報紙上。面對危險,他舍身救人的事跡也感動了全國。曾走了。雖然38歲的年齡很短,但這個出生在新豐縣偏遠鄉村的農村小夥,卻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臨危不懼、樂於助人的高尚品格和舍己救人的時代精神。

在危急時刻,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

3月15日,在北京搶救央視車禍女記者費雅(本名劉偉),同時遇難的江西信豐大塘埠鎮青年曾的遺體抵達家鄉,在親友的悲痛中下葬。

近日,網絡和部分媒體報道了壹則央視女記者車禍搶救無效死亡的新聞。眾所周知,報道中提到的“無名之輩”就是在京創業的新豐青年曾。據了解,曾出生於1972,在廣東東莞工作了10多年。2006年,有了壹些積蓄,他和姐夫劉到北京創業,開了壹家馬具店。今年3月9日晚10,曾和姐夫途經北京六環小湯山路段,發現壹輛大眾甲殼蟲失控側翻在路邊。他馬上攔住姐夫,說車裏肯定有人被困。兩人不顧高速公路上的危險,迅速救出事故車上的壹名女司機。所幸女司機並無大礙。曾把手機交給女司機,讓她聯系家人,同時讓劉報警。就在這時,壹輛李霞汽車因為失控撞上了欄桿。曾和剛剛得到幫助的女司機立即跑去營救被困在車裏的人。不料壹輛金杯車飛馳而過,將他們撞出10多米遠。

“聽到響聲後,我發現他們都倒在了路上,女司機昏迷不醒,嘴巴和鼻孔都在流血。”劉流著淚說。“就這樣,他們兩個素未謀面,但那個在緊急情況下攜手救人的年輕人卻離開了我們!直到3月15央視的人找到我們,我才知道女司機是央視記者。”

曾年邁的父親在3月9日得知噩耗後去世。事故發生後,劉和曾抵京的家屬忙於善後事宜,沒有透露他們見義勇為事跡的消息。媒體報道了這壹消息後,仍然不知道這位獻出生命的“好心人”是誰。直到曾的遺體被運回家鄉,並被央視等媒體追蹤,他的真實身份才被解開。

為人處事,心裏只有別人。

3月16日下午,記者驅車來到曾家進行采訪。進村的路又窄又顛簸,車過了壹個坡突然停了下來。司機告訴他前方無路,記者只好步行。雨後的道路泥濘濕滑,大約花了15分鐘才到達曾的家。

面對記者,曾的妻子楊素蘭談起曾的壹生,心痛不已:“阿香是個好人。嫁給他我不會後悔的!”

楊素蘭告訴記者,她的老家在高安市石腦鎮,65438到0995在東關打工時認識了曾。當時,她只覺得曾誠實善良。1997年,楊素蘭與曾結婚。楊素蘭說,自從她結婚13年以來,阿香從來沒有罵過她。他們在東莞壹家工廠上班,每天早上7點半上班。為了讓她睡壹會兒,阿香早早起床,給她買了早餐。晚上加班,阿香怕她餓,就買宵夜等她回來。他們在東莞的同壹家工廠工作了六年。阿香自己洗被子和衣服,每天晚上,阿香削蘋果給她吃。後來大兒子上學了,她就不跟阿香出去了,但阿香只要放假兩三天就會回來看望他們母子。今年正月十七,阿香離家赴京,並承諾今年五月回家給小兒子做第二次手術。沒想到,此行竟然是永別。

下午4點,楊素蘭帶著兩個兒子,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曾的墓地。壹看到阿香的墳墓,楊素蘭突然感到難以忍受的悲痛,跪在墓碑前大聲哭泣,壹度暈倒。“阿香,妳和我約好今年五月回來。妳怎麽就這樣離開了……”短短幾天,壹對美麗的夫妻陰陽相隔,楊素蘭在親人的攙扶下下山,哭聲在山間久久回蕩。

曾78歲的母親沈英嬌臉色蒼白,壹言不發,只是默默地擦著眼淚。當記者問兒子曾對她好不好時,老人淚流滿面:“我兒子香兒是個大孝子。從小到大,他從來沒有讓我和他爸爸聽到壹句壞話。只要我們想吃什麽,他都會給我們買。”老人說,2008年冬天,香兒下班回來,聽說父親要吃蘿蔔餃子和涼粉。已經是晚上7點多了,黑暗中很冷。香兒騎著摩托車專程去縣城給父親買蘿蔔湯圓和涼粉,卻凍得臉色發紫。老人說,今年春節前,她看香兒的衣服有點破舊,讓他自己買壹件,他不肯自己花錢買,卻給他們買了壹套新衣服。“我在外工作多年,每隔幾天就會給家裏打個電話,問問我們兩位老人身體好不好。只要我們回家,就會給我們零花錢。”說著說著,老人就哭了,伸手從口袋裏掏出曾的照片,仔細看著,淚流滿面。

說起曾,從小和曾壹起玩耍,長大後壹起外出打工的鄰居黃永清紅著眼睛。他說,由於萬興村地處偏僻,三面環河,車輛無法直達村裏。在雨季,老人和孩子根本不能出門。幾年前,曾在東莞打工,有了壹點積蓄。和他商量了很多次,決定帶頭集資給村裏修壹條路。但去年,曾的小兒子因先天性心臟病住院,花了七八萬元。今年春節期間,他和曾聚在壹起,談修路的事。曾青香感到非常內疚,認為他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在去北京的前幾天,曾對他說:“等我兒子的病好了,我們村裏壹定要修這條路。”現在曾不在了,不知道這個修路的願望什麽時候才能實現。

62歲的黃永德告訴記者,曾是壹個偉大的人,尤其是尊老愛幼。每到雨季,村民出村都要過河。因為河水上漲很深,老人和小孩過河很危險。只要曾在家,他就會主動背著老人和孩子過河。現在村裏大部分人都出去打工了。在農忙季節,曾只要看到沒有勞動力的人,就會伸出援手。“這麽好的人怎麽能就這麽走了呢?”聊著聊著,黃永德嘆了口氣,轉身離去,流下了眼淚。

人性的光輝感動了大江南北

3月15日上午,央視女記者劉煒追悼會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舉行,與劉煒壹起舍身救人的曾的遺體也於當天中午被運回新豐縣大塘埠鎮萬興村老家,在親人的悲痛中安葬。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在得知江西信豐曾是不顧個人安危勇敢救人的英雄後,代表中央電視臺委托江西工商部門向曾敬獻了花圈,並發來慰問信,向救人英雄致敬。3月16日下午,中央電視臺派出新聞中心社會新聞部3名記者前往曾老家,向其親屬送去慰問金10000元,並在曾墓前三鞠躬表示哀悼。

曾在京不幸遇難的消息經媒體報道後,新豐縣委、縣政府領導高度重視。3月15日,曾遺體運回老家後,信豐縣民政局代表政府機關來到曾老家看望曾的妻子楊素蘭,並給她送去5000元慰問金。大唐港口鎮黨委、政府也送來了2000元慰問金,安排專人幫助辦理喪事。3月16日下午,新豐縣委政法委領導代表縣委、縣政府來到曾老家,為其家人送去慰問金,並叮囑楊素蘭不要悲傷,保重身體,照顧好兩個兒子。曾生前在東莞工作的企業得知消息後,派人到曾家送去2000元慰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