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達主義,來源於法語單詞“Dada”,是他們偶然在字典裏找到的壹個詞,意為縹緲、迷茫、冷漠;法語原意是“特洛伊馬”。它取寶寶最初發音的名字,表示寶寶在學習語言期間對周圍事物的純生理反應。聲稱作家的文藝創作也要排隊接受觀念的幹擾,只表現感官感受到的印象,就像嬰兒學英語壹樣。在紮拉起草的宣言中,他曾這樣定義“達達”:“自由:達達,達達的達達,是壹種難以忍受的痛苦的嚎叫,是各種約束、矛盾、荒謬的東西和不合邏輯的東西的混合體;這就是生活。”也有人進壹步解釋說:“達達,就是妳什麽都感覺不到,什麽都沒有,什麽都沒有,什麽都沒有。"
達達主義者對壹切都持虛無主義態度。他們經常用帕斯卡的名言來表達自己:“我甚至不想知道在我之前還有別人。”回顧達達主義運動,紮拉說:“目的是試圖證明詩歌在各種情況下都是壹種有生命力的力量,文字不過是詩歌的偶然寄托。無非是詩歌這種自然事物的表達。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形容詞,只好叫它達達。”
達達主義者的行動準則是摧毀壹切。他們宣稱藝術傷口應該像貝殼壹樣。人被殺後,要焚屍滅跡。人類不應該在地球上留下任何痕跡。他們主張否定壹切,破壞壹切,推翻壹切。因此,達達主義是虛無主義在文學中的具體表現。反映了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壹些年輕人的壓抑心理和空虛精神狀態。
自從1919年達達集團在巴黎成立後,巴黎就成了這個流派的根據地,文學雜誌《文學》也成了達達的喉舌。參與這壹流派的作家有布羅東、阿拉貢、蘇波、艾呂雅、皮卡比亞等。達達主義雖然壹度引起人們的關註,但由於精神上的空虛,並不持久。到了公元1921年,巴黎的壹些大學生背著壹個象征“達達”的紙人,扔進塞納河“淹死”,以示對達達的仇恨。1923年,達達主義派成員舉行了最後壹次聚會,並轟然倒塌,其成員中的許多人立即轉向加入現實主義作家的行列。
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現的現代文學和藝術流派。倡導者是法國詩人特裏斯坦·察拉。1916年,Zara在瑞士蘇黎世與壹些青年詩人組成了壹個文學團體。他們翻開壹本字典,用手隨便指了指,以“達達”這個詞命名。“達達”最初是壹種幼兒語言,意為“馬”。把它作為文藝活動的旗幟,沒有任何意義。但達達主義的目的是反對壹切有意義的東西,反對壹切傳統,壹切習俗,反對壹切被認為有意義的文學藝術,包括達達主義。它主張用夢幻混亂的語言和怪誕荒誕的形象來表達不可思議的事物。就像壹場史無前例的戰爭正在摧毀壹切。
當世界的質量和人們的生活,壹群年輕人痛恨這場戰爭和產生它的精神世界。他們想否定這個精神世界,卻不知道用什麽來代替。他們意識到的是,舊的精神世界必須被徹底摧毀,新的精神世界才能被創造。這是達達運動的根本意義。
達達主義者的精神狀態很空虛,經常用帕斯卡的話來表達:“我甚至不想知道在我之前還有別人。”回顧達達運動,紮拉說:“目的是試圖證明詩歌在各種情境下都是壹種有生命力的力量,文字無非是詩歌的偶然寄托。無非是
詩歌,自然事物的表達,找不到合適的形容詞,只好叫它達達。紮拉認為,達達運動的歷史意義在於:“指導我們行動的原則的確是‘摧毀壹切’,但它的價值也在為後續的事情掃清道路。”
達達主義藝術運動是1916年至1923年出現在法國、德國和瑞士的繪畫風格。達達主義是壹場無政府主義藝術運動,它試圖通過廢除傳統的文化和審美形式來發現真正的現實。達達主義是由壹群年輕的藝術家和反戰積極分子領導的,他們通過反美學的作品和抗議表達了對資產階級價值觀和壹戰的絕望。
達達主義的倡導者紮拉在宣言中給達達主義下了定義,他說:“這是壹種難以忍受的痛苦的吶喊,是各種約束、矛盾、荒誕的東西和不合邏輯的東西的交織,這就是生活。”達達主義的目的和對新的視覺幻象、新的內容的渴望,表明他們正在以批判的觀念重新審視傳統,試圖擺脫反主流的文化形式。達達主義的毀滅沖動對當代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成為本世紀藝術的中心話題之壹。
代表:
讓·漢斯·阿爾普。
特裏斯唐·查拉
馬克斯·恩斯特(馬克斯·恩斯特)
奧托·迪克斯(奧托·迪克斯)
馬塞爾·杜尚(1887-1968)是達達主義的創始人之壹。作品:《春天》;有胡子的蒙娜麗莎;連新娘都被單身漢脫光了衣服。
/article/article.asp?序列號=08090805-20040920-0005